单晶硅电池片主要的电性能参数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7:24
单晶矽太阳能电池,是以高纯的单晶矽棒为原料的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
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体矽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种,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套用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单晶矽太阳能电池 外文名 :single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原料 :高纯的单晶矽棒 套用 :空间和地面 特点 :是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 领域 :电力
详细介绍,构成作用,产业发展,套用领域,功率计算,测试条件,中国研发,
详细介绍
单晶矽是指矽材料整体结晶为单晶形式,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光伏发电材料,单晶矽太阳电池是矽基太阳电池中技术最成熟的,相对多晶矽和非晶矽太阳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高效单晶矽电池的生产建立在高质量单晶矽材料和成熟的加工工艺基础上。 单晶矽太阳电池以纯度高达 99.999%的单晶矽棒为原料,也增高了成本,难以大规模使用。为了节省成本,目前套用的单晶矽太阳电池对材料要求有所放宽,部分采用了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料以及废次单晶矽材料,或者经过复拉制成太阳电池专用的单晶矽棒。单晶矽片制绒技术更是减少光损失,提高电池效率的有效手段。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地面套用的太阳能电池等采用太阳能级的单晶矽棒,材料性能指标有所放宽。有的也可使用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料和废次单晶矽材料,经过复拉制成太阳能电池专用的单晶矽棒。将单晶矽棒切成片,一般片厚约0.3毫米。矽片经过抛磨、清洗等工序,制成待加工的原料矽片。
单晶矽太阳能电池加工太阳能电池片,首先要在矽片上掺杂和扩散,一般掺杂物为微量的硼、磷、锑等。扩散是在石英管制成的高温扩散炉中进行。这样就矽片上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法,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矽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覆减反射源,以防大量的光子被光滑的矽片表面反射掉。 因此,单晶矽太阳能电池的单体片就制成了。单体片经过抽查检验,即可按所需要的规格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用串联和并联的方法构成一定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最后用框架和材料进行封装。用户根据系统设计,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亦称太阳能电池阵列。单晶矽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实验室成果也有20%以上的。
构成作用
1. 钢化玻璃其作用为保护发电主体(如电池片),透光其选用是有要求的,第一,透光率必须高(一般91%以上);第二,超白钢化处理。
单晶矽太阳能电池2. EVA用来粘结固定钢化玻璃和发电主体(如电池片),透明EVA材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件的寿命,暴露在空气中的EVA易老化发黄,从而影响组件的透光率,从而影响组件的发电质量除了EVA本身的质量外,组件厂家的层压工艺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EVA胶连度不达标,EVA与钢化玻璃、背板粘接强度不够,都会引起EVA提早老化,影响组件寿命。
3. 电池片主要作用就是发电,发电主体市场上主流的是晶体矽太阳电池片、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两者各有优劣。晶体矽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成本相对较低,消耗及电池片成本很高,光电转换效率也高;在室外阳光下发电薄膜太阳能电池比较适宜,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消耗和电池成本很低,光电转化效率为晶体矽电池片一半多点,但弱光效应非常好,在普通灯光下也能发电,如计算器上的太阳能电池。
4. EVA作用如上,主要粘结封装发电主体和背板。
5. 背板 作用是密封、绝缘、防水(一般都用TPT、TPE等材质必须耐老化,组件厂家都质保25年,钢化玻璃,铝合金一般都没问题,关键就在与背板和矽胶是否能达到要求。 附:发电主体(晶体矽电池片) 我们知道,单片电池片的发电效率是非常低的,如一片156电池片的功率只有3W多,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多多片电池片串联起来,已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功率,电流、电压,而被串联起来的电池片我们称之为电池串。
6. 铝合金保护层压件,起一定的密封、支撑作用。
7. 接线盒 保护整个发电系统,起到电流中转站的作用,如果组件短路接线盒自动断开短路电池串,防止烧坏整个系统接线盒中最关键的是二极体的选用,根据组件内电池片的类型不同,对应的二极体也不相同。
8. 矽胶密封作用,用来密封组件与铝合金框线、组件与接线盒交界处有些公司使用双面胶条、泡棉来替代矽胶,国内普遍使用矽胶,工艺简单,方便,易操作,而且成本很低。
产业发展
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年增长速度为1-3倍,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2年1.07%增长到2008年的近15%。商业化晶体矽太阳能电池的效率13%-14%提高到16%-17%。总体来看,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技术竞争力大幅提高。在产业布局上,中国太阳能电也由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体矽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种,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套用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未来10年晶体矽太阳能电池所占份额尽管会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等原因而下降,但其主导地位仍不会根本改变;而薄膜电池如果能够解决转换效率不高、制备薄膜电池所用设备价格昂贵等问题,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套用领域
1. 用户太阳能电源:(1)小型电源10-100W不等,用于边远无电地区如高原、海岛、牧区、边防哨所等军民生活用电,如照明、电视、收录机等;(2)3-5KW家庭屋顶并网发电系统;(3)光伏水泵:解决无电地区的深水井饮用、灌溉。 2. 交通领域:如航标灯、交通/铁路信号灯、交通警示/标志灯、宇翔路灯、高空障碍灯、高速公路/铁路无线电话亭、无人值守道班供电等。 3. 通讯/通信领域:太阳能无人值守微波中继站、光缆维护站、广播/通讯/寻呼电源系统;农村载波电话光伏系统、小型通信机、士兵GPS供电等。 4. 石油、海洋、气象领域:石*道和水库闸门阴极保护太阳能电源系统、石油钻井平台生活及应急电源、海洋检测设备、气象/水文观测设备等。 5. 家庭灯具电源:如庭院灯、路灯、手提灯、野营灯、登山灯、垂钓灯、黑光灯、割胶灯、节能灯等。 6. 光伏电站:10KW-50MW独立光伏电站、风光(柴)互补电站、各种大型停车厂充电站等。 7. 太阳能建筑: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相结合,使得未来的大型建筑实现电力自给,是未来一大发展方向。 8. 其他领域包括:(1)与汽车配套:太阳能汽车/电动车、电池充电设备、汽车空调、换气扇、冷饮箱等;(2)太阳能制氢加燃料电池的再生发电系统;(3)海水淡化设备供电;(4)卫星、太空飞行器、空间太阳能电站等。
功率计算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下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 1. 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 2. 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
测试条件
(1)由于太阳能组件的输出功率取决于太阳辐照度和太阳能电池温度等因素,因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量在标准条件下(STC)进行,标准条件定义为: 大气质量AM1.5, 光照强度1000W/m2,温度25℃。 (2)在该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输出的最大功率称为峰值功率,在很多情况下,组件的峰值功率通常用太阳能模拟仪测定。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负载阻抗、日照强度、温度、阴影等几点。
中国研发
由中科院半导体所韩培德研究员领导的光伏能源组,在国家纵向和自筹经费的支持下,瞄准光伏企业需求,经过多年苦战,综合了入射光减反技术、钝化技术、选择性发射极技术、背面局部重掺技术等优点,在单晶矽衬底上研发出效率高达20.0%的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43.9mA/cm,开路电压VOC=602mV,填充因子FF=0.758),并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 在中国特色的光伏运动推动下,单晶矽/多晶矽太阳电池将以第一代电池身份跨入Martin A.Green说描述的第三代电池范畴(即光电转换效率³20%,电力成本£$0.5/W,制造成本£$100/m),单晶矽/多晶矽太阳电池在光伏能源中的主导地位将长期不变。正因如此,提高单晶矽电池效率、形成自主智慧财产权、引领光伏企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针对当前光伏低谷的产业形势,课题组提出了“提效率、重检测、降成本、促套用” 十二字方针,以此作为本组日常工作指南,努力走一条与企业需要相结合的研发道路。下一步将继续提高电池效率,同时对现有技术进行中试,并在产线上加以推广和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