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3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0:33
古文中的“蓬草”,通常指野草或荒草,常常出现在形容荒凉、荒芜的场景中。以下是一些古文中出现的“蓬草”用法例子:
1. 《列子·汤问》:“穷慕陈宝莲,好心走蓬草,以为坟场在空虚。”
2. 《庄子·秋水》:“梁惠王游于南越,问管仲曰:‘吾闻南海之圆,天之苍苍,若有所止,无穷无尽,是可得而至乎?’对曰:‘臣闻之,横海之南,有蓬莱之山,其上有神人居,肌肤若冰雪,处无病,乐无辞,此人之有术也。南海之圆,则在此山之东。东则有赤水、浪涛、黑水,犬羊之声,鸡栖之类,陆地四万里,*有一山,高七十万里,名曰盘古,昔日神人站于其上,逝者吞声,存者久视。’”
3. 《离*》:“短褐穿结素,蓬蒿椒础余。”
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蓬草”这个词通常是用来形容荒凉、萧条或者荒原等场景的,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衣服或自身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0:33
在古文中,“蓬草”一般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也称为“蓬蒿”,属于菊科植物。它的茎叶细长柔软,常生长在荒野、路旁或废墟之中,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在古代文学中,蓬草常常被用来比喻荒凉、萧条、贫瘠的景象,也被用来形容人的悲苦、流离、颠沛。例如《离*》中就有“蓬蒿生于陵上,剪刈不尽,青春之去,不复还也”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