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潮州一带“蛮獠啸乱”指的是什么事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19: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8:29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南方泉
(州)、潮(州)之间“蛮獠啸乱”,唐高宗李治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晋升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领府兵3600人进驻福建绥安(今漳浦)。诏文是很殷切严厉的:“莫辞病,病则朕医;莫辞死,死则朕埋。斯誓斯言,爰及苗裔,汝往钦哉!”
陈政字一民,号素轩,生于公元616年,其父陈犊字克耕号介翁,为河东(今山西省)一带地方首领,反隋归唐随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攻克临沂等郡有功,授玉钤卫翊府中郎将怀化将军,举家徙居河南光州固始县。李世民之子李治(唐高宗)诏讨蛮獠的669年,陈犊已殁,最小的儿子陈政也已54岁,他毅然率河洛子弟南征,经淮河沿大运河,由浙江仙霞岭入闽,越南平、福清,入仙游、安溪,抵龙溪县北侧九龙乡(今龙岩、漳平)一带,与“蛮獠”诸部展开激战,因寡不敌众,陈政率孤军退守于华安之九龙山,上表求援。
大唐北疆正值多事之秋,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攻占安西,大将薛仁贵奉派前往抵御,其余将领各赴边关。时年75岁的已故将军陈犊的夫人魏氏名敬,又名箴,字玉珏,系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后嫁陈犊生陈敏、陈敷、陈政,史称魏太母。她见家国危难,幼子陈政孤军陷于南蛮,乃召陈敏、陈敷向朝廷请命,集府兵58姓校尉四千余众南征。她自己把在固始府第的大门封存,偕同三房媳妇带着陈敏之子元敬、陈敷之子元易攴,以及最小的孙子,也即陈政之子元光随征,于是南征诸将也多携眷属随行。淮河之畔的固始,将士旌旗遮日,父老百里相送,是唐初自河洛向泉潮之间的九龙江流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军垦移民。
军行紧迫,进入瓯越之须江(今浙江江山),中郎将怀远将军陈敏,右郎将云麾将军陈敷因辛劳和不服水土,相继病逝。魏氏太夫人痛葬爱子,自统兵前行,越枫岭关入福建汉兴(今浦城),陈敏之子元敬、陈敷之子元易攴又亡故。魏氏太夫人拥13岁的幼孙元光坐于中军帐对诸将校说:“今政儿领3600府兵受困九龙山,奉王命吾河洛58姓校尉驰援自家子弟,别无退路,吾虽女流,当披甲率军奋进。”诸将校应身唱诺:“唯太夫人之命是从。”魏太母统兵日夜兼程,直下九龙江,与陈政所部会合,唐军拥有八千余众,进抵九龙江北溪柳营江驻屯,又向南夺取盘陀岭,进占云霄镇,声威大震。陈政与夫人鲜卑族的司空氏相聚,并抚爱子元光说:“若无汝祖母之力,吾八千河洛子弟焉能居此……”军中皆尊其为魏太母,日常呼为魏妈。
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病殁军中,年方弱冠的陈元光依例袭父职,带领兵众,年逾80高龄的魏太母襄赞军机,助孙儿运筹帷幄。当时九龙江流域尚属“蛮荒之地”,魏太母率军眷协助将士屯垦,引进中原耕作技术,力促陈元光遣部将刘珠华、刘珠成、刘珠福兄弟3人,率部沿九龙江上溯疏浚河道,“而达之北溪之上”,经漳平、宁洋直抵龙岩雁石,可通舟楫。陈元光遂在苦草镇(今龙岩市区)建立行台,上接泉州游仙乡松州堡,下连广东潮州之揭阳县,形成“东距泉建,西逾潮广,南接岛屿,北抵虔(赣州)抚,方数千里”的太平之区。汉蛮和睦相处,共同开发了九龙江流域。近万中原府兵及其眷属,带来了中原通行的隋唐官话河洛话,当地土著称他们为河洛郎,而尊称军中魏太母为“河洛祖妈”或“河洛阿妈”。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颁诏立漳州,领漳浦、怀恩二县,后又划泉州之龙溪,汀州之龙岩属之,形成上郡。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进阶为中郎将右鹰扬卫府怀化大将军、轻车大都尉兼朝散大夫。魏太母时已91岁犹常拄杖巡视九龙江两岸屯垦之地,与河洛府兵谈心。她见府兵多有旷男,乃谕陈元光让58姓校尉部众可与当地土著蛮女通婚,并说:“汝母即鲜卑巨族,嫁汝父育有汝,今唐军屯闽南,也可与蛮民通婚,足可化蛮獠之俗为冠带之伦。”有了祖母的支持,陈元光大力鼓励汉蛮通婚结亲,“胡越百家,愈无罅隙”,奠定了闽西南、潮汕地区一千多年的民族和睦统一和进入富庶之邦的基础。
魏太母卒于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享年96岁,全军大恸,陈元光率军民泣以葬之。
陈元光为国戍守战死后,追封为韬卫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左丞临漳侯,谥忠毅文惠,又封颍川侯,历代朝廷追封至威惠开漳圣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8:30
隋末唐初发生“蛮獠啸乱”,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派归德将军陈政南下平乱。陈政于凤仪二年(677年)病故,其子陈元光奉诏替代其职,几经艰苦卓绝的争战,平定地方,于垂拱二年(686年)奏准在故绥安县地设立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漳”取自漳江、“浦”意为水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怀恩县并入。明嘉靖九年(1530年)析置诏安县。 答案补充 隋唐以前,泉州与潮州之间地区大部分原住民称为“南蛮”或“蛮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