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段中严羽认为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1 22:0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9:37
严羽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是
(1)“妙悟”说
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以禅喻诗”,他他在《沧浪诗话•诗辨》里以韩愈、孟浩然相比较,说明韩愈学问高出孟浩然,但其诗远逊于孟,这就是因为孟浩然的诗“惟在妙悟”。他说: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提出“妙悟”说。“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妙悟”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本指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把握,《涅盘无名论》说:“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就诗而言,“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真觉,一种感悟。他说:“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由于“悟有浅深”,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形成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诸家*的高下之别。
(2)“别材”“别趣”说
宋诗缺少唐诗那种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往往“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以“妙悟”和“兴趣”为其理论基础,认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批评反对宋诗的这一倾向。所谓“别材”,就是诗人有体现在“妙悟”上的特别才能,他以韩愈、孟浩然相比较,说明妙悟这样“别材”不同于学力。韩愈学问高出孟浩然,但严羽却认为其诗远逊于孟,这就是“诗有别材,非关书也”的注释,所谓“别趣”,是就诗的审美特征讲的,这里的“趣”便是“兴趣”,便是“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便是“兴致”,是一种包含在形象之中的理趣,而不是宋诗里充斥着议论、说理的枯燥的道理、性理。
(3)“以识为主”说
严羽强调学诗要以“识”为主,他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就是说诗人要有高度审美识见,即审美判断力。有“识”方可言辨,方可分出前人诗歌的高下。所以他又说:“作诗须要辨尽诸家*,然后不为旁门所惑。”(《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从高处入手,才能不为旁门左道所惑。他要求熟读汉魏古诗,次参李、杜等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可以说,“以识为主”正是为了对诗的“妙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9:38
严羽
以“气象”为标准表扬好诗,也以“气象”为标准批评坏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9:38
扫除美刺,独任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