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袁姓的由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1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23:41

一、寻根溯祖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数民族。据《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高车之种有六:狄氏、袁(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见《北史·高车传》。)六种之袁纥氏,袁韦形近,韦回同音,实乃回纥部族。《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与"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据的,其后裔自谓出自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随后人以袁为姓。
4.出自拓跋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皇姓拓跋改为汉字元姓,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姓。其后分不清元、袁二姓,故此支袁氏流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

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 南宋有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4000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袁氏又以"陈郡"、"汝南"、"彭城"、"陈留"等为其堂号。

【郡望】陈 郡:秦时置郡。此之袁氏为涛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彭城郡:西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四、家乘谱牒

浙江: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钱塘袁氏族谱二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湖南: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百井袁氏九修族谱十七卷、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四川:监邑袁氏麟亭宗谱、袁氏族谱一卷、袁氏家谱一卷 湖南: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湖南永兴板桥敦本堂袁氏族谱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五、历史名人

袁 枚:清代著名文学家,是当时著名诗歌理论家,论诗主张性灵,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著有《随园诗话》。与薛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袁崇焕: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屡次取得对后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锦大捷,又*皇太极大败而归。

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他性情秀远,擅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袁 盎:楚人,是历史上第一个扬名于史籍的袁姓著名人物。他在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赫异常。

袁 枢:南宋史学家。著有《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记239事,各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作。

5911【江苏】云阳袁氏宗谱十卷
(清)袁秀芳 袁蓝田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卧雪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扉页作《袁氏宗谱》。此为十二修。该族
散居在丹阳、武进等地。
5912【江苏南京】袁氏随团支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南京市档
5913【江苏】江都袁氏宗谱六卷
(*)袁阜编辑
*十一年(1922)木刻本
江苏扬州市荡汪乡
5914【江苏】丹徒袁氏支谱八卷
(*)袁敏榕纂辑
*十年(1921)怀楚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清康熙二十三年袁世伟始修。
5915【江苏】丹阳松卜袁氏宗谱一卷
(*)袁修保重修
*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袁村
5916【江苏常州】袁氏宗谱
(*)袁国梁纂修
*五年(1916)冶邑心斋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首)
5917【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清)袁骏等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咸庆堂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918【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袁松全等修
*十九年(1930)咸庆堂刊本 八册
美国
5919【江苏武进袁氏】数典不忘
(*)袁牖编
*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民院
5920【江苏】武进南河堰袁氏族谱
袁牖编
*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921【江苏武进】毘陵袁氏族谱十八卷
(*)袁群英 袁士良等修
*十三年(1924)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8)
美国
5922【江苏武进】鲜庄袁氏宗谱十六卷
(*)袁仲藩 袁永康等续修
*二十六年(1937)伦叙堂刊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康熙四十三年,此为六修。
5923【江苏无锡】锡山袁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袁艺庭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维则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吉林大学
5924【江苏无锡】锡山袁氏(七修)宗谱三十三卷
(*)袁宗沂主修
*十三年(1924)维则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注:明永乐二年袁兵夫始修。
5925【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辑熙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敦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科图(残) 美国
5926【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文经 袁赓堂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澄江袁氏宗谱》。
5927【江苏江阴】澄江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袁瑜纂修
*三十八年(1949)仁风堂排印本 十八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始修於明宣德七年,此为六修。
5928【江苏吴县】吴门袁氏家谱八卷
(*)袁颂平续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 *八年(1919)
石印本
北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5929【江苏吴县】袁氏族谱不分卷
(清)责起澄纂修
钞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十七年。
5930【江苏吴县】袁氏家乘辑略一卷
袁藻屡纂
*间稿本 一册
吉林大学
5931【江苏吴江】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嵩龄辑
*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上海图
注:清咸丰间辑,后人续增至*初年。
5932【江苏吴江】袁氏家乘不分卷续编不分卷
*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二册
上海图
注:附《袁氏丛书》书目。
5933【浙江】桐江候川袁氏宗谱
(清)袁昌万修
清光绪九年(1883)顺德堂
科图
5934【浙江杭州】钱塘袁氏宗谱不分卷
袁泰 袁良等纂修
*二十三年(1934)写本 一册
南开大学
5935【浙江杭州】钱塘袁氏族谱二卷
(*)袁毓历纂修
*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庆贺 二册
北图 *民院 吉林大学
5936【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清)袁若启等续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严寿堂木活字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5937【浙江】宁波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卷
(清)袁钧纂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5938【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宗谱四卷
(清)袁钢铭 袁丕烈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进修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939【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三修宗谱二十二卷首
一卷
(*)蔡和铿 袁朝金等纂修
*二十五年(1935)进修堂木活字本 十册
浙江宁波市档 天一阁
5940【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二十六卷
(清)袁元镇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活字本 七册
人民大学
5941【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十卷
(*)袁丙熊 袁明山总修
*十七年(1928)敦本堂排印本 十一册
5942【浙江鄞县】鄞东沙家山袁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石鸿泰纂修
*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5943【浙江鄞县】鄞东莘桥袁氏宗谱四卷末一卷
(*)石固纂修
*三十六年(1947)愿丰堂木活字本 三册
天一阁
5944【浙江宁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马按康重修
*十五年(192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945【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享叙堂活宇本、
南京博(存卷4)
5946【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袁兆墀纂
*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首、卷10下)
5947【浙江奉化】棠溪袁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袁明秩重修
*十三年(1924)木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县档
注:此谱始修於元皇庆元年袁瓷。
5948【浙江绍兴】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五年(1889)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5949【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袁湘虞 袁凤昌编修 袁湘槐 袁剑
秋监修
*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九卷)
5950【浙江】上虞越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声扬纂 袁仑修
清光绪元年(1875)介祉堂木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注:宋乾道二年袁汝和始修,此为八修。
5951【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十八卷末一卷
(*)谷暘总纂 王鲁编辑
*十五年(1926)袁氏介祉堂木活字刊本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图
注:此为小越一支二修之谱,首修於清光绪元年
袁希龄、袁仑。
5952【浙江嵊县】嵊城袁氏宗谱十六卷
(*)袁耀章 袁人龙续修
*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文管
5953【浙江】天台义井袁氏宗谱□□卷
清同治六年(185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5954【浙江】天台袁氏宗谱□□卷
*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6、7)
5955【浙江云和】袁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二十二册)
5956【安徽】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大化 袁振邦等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卧雪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落蒙城、涡阳、定远等地。
5957【安徽】袁氏族谱□□卷
*间卧雪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袁彦德。
5958【安徽和县】袁氏宗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活字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5959【江西】袁氏十四修宗谱□□卷
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9、11)
5960【江西宜春】袁郡蓝祠主谱二卷
(清)蓝充苑等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汝轩堂木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1【江西】宜春袁氏族谱□□卷
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2【江西】万载袁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袁芝秀纂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汝南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缺卷2)
5963【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国奉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4【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
(清)袁奠周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5【江西】丰城袁氏宗谱□□卷
(清)袁孔义等纂修
清嘉庆二年(1797)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6【江西】丰城袁氏重具备宗谱不分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活字本
江西图(又一册)
5967【江西】丰城袁氏重修宗谱□□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5968【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令澧等六修
清道光三年(1823)崇德堂活字本 二册
北图
5969【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世肃等修(七修)
清咸丰九年(1859)崇德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970【山东淄博】淄川袁家谱六卷
(清)袁斯考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六册
美国
5971【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六卷
袁斯健等修
*二十年(1931)石印本 六册
北图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5972【山东曹县】袁氏五门世系图
(清)袁振纪续修
清世德堂刻本 一册
山东曹县图
5973【山东曹县】袁氐宗谱□□卷
(清)袁国撰
清光绪间世德堂刻本
山东曹县图
5974【山东临沭】袁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沭朱仓乡七岔河
5975【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袁黄谷峪
5976【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老圩子
5977【河南中牟】袁氏家谱
河南中牟县档
5978【河南商水】袁氏家谱一卷
(*)袁鹤亭等纂
*土十六年(1947)手钞本
河南商水县档
5979【河南项城】洹上私乘(袁世凯家谱)七卷
(*)袁克文
*十五年(1926)刊本 一册
美国
5980【河南项城】袁氏家族表
一册
河南项城县档
5981【湖北黄冈】楚黄袁氏宗谱二十卷
(*)袁祖凝五修
*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冯铺乡湖西村
5982【湖南】中湘袁氏六修族谱十八卷
袁氏族人纂修
*三十二年(1943)至仁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5983【湖南长沙】袁氏支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年(1840)木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5984【湖南浏阳】浏石围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袁贵慎等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5【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三卷
(清)袁必魁修 袁必绅纂
清嘉庆十五年(1810)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6【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五卷
(清)袁妙生纂
清同治九年(1859)汝南堂活字本 六册
湖南图
5987【湖南宁乡】沩宁袁氏四修上房族谱十卷
(清)袁思怡修 意思灏等纂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册
湖南图
5988【湖南宁乡】袁家河袁氏家谱□□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22)
5989【湖南宁乡】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
(*)袁之琳修 袁之育纂
*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首)
5990【湖南宁乡】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
(*)袁连岫修 袁艺柯 袁培良等纂
*二十七年(193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5991【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以和 袁式训等修 袁以瑢 袁式材等纂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四册
湖南图(存五卷)
5992【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器什 袁式偲等修 袁大合 袁善钊
等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3【湖南湘潭】百井袁氏九修谱十七卷
*二十一年(1932)仁凤堂刻本 十八册
北京大学
5994【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忠信 袁邵周修 袁文城 袁鸿量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宗臣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末)
5995【湖南湘乡】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袁忠谛修 袁忠乾 袁本浃等纂
清光绪七年(1881)叙伦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6【湖南邵阳】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
(*)袁周臣 袁庆堂等修
*七年(1918)小鲁轩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997【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袁品清重修
*四年(1915)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5998【四川】盐邑袁氏麟奠亭宗谱□□卷
(*)袁炳勋等纂修
*石印本
四川图(存卷3)
5999【四川新都】袁氏族谱一卷
(清)袁德模等重修
清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6000【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二卷
(清)袁右督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四川合江悬车辋乡
6001【四川仪陇】袁氏家谱一卷
(清)袁代之纂
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
6002【四川宣汉】袁氏族谱一卷
手钞本
四川宣汉县三桥乡三村
6003 袁氏宗谱
(明)袁芾 徐馨等纂修
明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有正德三年青田山人唐溪袁氏谱序。
6004 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次一卷末一卷
(清)袁氏族人纂修
清道光七年(1827)卧雪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6005 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懋爵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刻本 八册
北京大学
6006 袁氏族谱□□卷
清活字印本
四川图(存卷5、6)
6007 袁氏家乘六卷
(*)袁名琳续修
*六年(1917)木刻本
广东海南行政区档
6008 袁氏宗谱
袁冰心续修。
*二十二年(1933)刻本 三十八册
北图
注:书签题:《袁氏 修世谱》。
6009 袁氏同宗会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6010【湖北麻城】袁氏宗谱一卷
清手抄本
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袁家大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23:42

袁姓起源于陈郡,始祖是涛涂。
据传袁姓为大禹的后裔,其祖为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传到了十八世孙涛涂的时候,就把其祖父庄的字作为姓。在古汉语中,“”字和袁、辕、、、援等字是相通的,所以,涛涂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字为姓,因此就有了“一姓六字五族之异”的说法。而在这六字之中,要以袁姓人数为最多,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因此,后人逐渐统一以“袁”为姓,繁衍开来。
一、大夫起家的袁姓
袁氏自立姓以后,主要活跃在河南一带。袁氏一直为陈国的大夫,在河南地区繁衍,逐渐形成了以汝南为中心的袁氏聚集地。汉晋南北朝时期,袁姓很快在华北地区发展起来,并向西部、东部、江南蔓延。至唐、宋时期,袁姓已遍布天下了。
二、袁姓名人录
在中国历史上,袁氏族人表现不俗。西汉有太常袁盎,即盎,历任齐相、吴相,汉武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东汉司徒袁安以严明著称,此外还有司徒袁隗、袁逢,诸侯袁绍、袁术。三国时有袁谭、袁尚、袁熙。晋代有音乐家袁山松、文史学家袁宏。南朝宋有司空袁昂、文学家袁淑,后者有辩才,能诗赋。唐朝有农民起义首领袁晁、火井令袁天纲、给事中袁朗、宰相袁智弘、文学家袁郊。宋代有文史学家袁枢,他创立了纪事本末的体裁。元代有国史院检阅官袁士元、文学家袁桷。明代有军事家袁崇焕、画家袁江、文学家袁宏道;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派的创始者;袁宏道在其中成就最大,著有《袁中郎全集》。清代有诗人袁枚、外交官袁昶。近现代则有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中国电影工作者袁牧之等。
三、袁姓名人
1。“随园老人”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天资聪慧,但十分好色。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黄文襄督两江时,曾让袁枚在三个时辰之内用一万字写出一篇赋,以此来为难自命才子的袁枚。不料袁枚运笔如飞,而且凡奇诞字全为水旁,一会儿,一万字的《江赋》写成,让黄文襄佩服不已。袁枚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儒家“诗教”不满。他的部分作品对汉儒学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并宣称“六经”尽是糟粕。他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袁枚好男色,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觉得男色较之女色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而是出于对美色的总体爱赏。因此,他男女二色兼嗜,是一个双性恋者。
袁枚接纳的美男以优伶居多。他在京的时候,还和几位内廷的歌伶交往甚密。袁枚在江宁为知县的时候,工作兢兢业业,可他风流成性,闲暇时一直忘不了选色征歌。上司告诫他“剔嬲歌”的行为“有伤盛德”,袁枚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据《随园轶事》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另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袁枚年已六十有七,常和其学生刘霞裳结伴同游黄山、两广、湘鄂,并且是“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由此可见袁枚的声色之求是无止境的。
2。抗清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进士。他最初在福建邵武当县官。他胆量大,智谋多,平时对军事十分关心,常常向年老退伍的士兵询问北方的防务和险要地方的地形。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主事。一次,他单骑出关,考察形势,回京后主动要求守辽。1623年,袁崇焕和大将满桂领兵到宁远去驻防,在两年之内就把宁远建成了一座可以坚守的前线要塞,并多次击退后金军的进攻。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10万大军西渡辽河,到了宁远城下。当时宁远只有万余守军。袁崇焕依靠军民齐心,浴血奋战,取得了宁远战役的胜利,升辽东巡抚。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后金军在宁远作战不利,又回师攻打锦州。锦州城墙坚固,护城河很宽,城上所用的火炮威力很大,后金军久攻不下,死伤无数,只好撤军。明军这次保卫宁远和锦州的胜利,被称为“宁锦大捷”,宁锦大捷巩固了明朝的东北防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崇祯帝即位,授袁崇焕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其间,袁崇焕大力整顿军队,他所统率的四镇军队建立了统一的指挥部,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其中尤以关外军队的战斗力最强,这部分军队是袁崇焕监军关外、经过较长时间训练出来的,并通过了两次战役的考验,士气相当高。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攻北京。袁崇焕星夜驰援,比后金军抢先一步到了北京城下。双方在北京城下展开了激战。袁崇焕在北京城下打退了后金军,然而京城之围还没完全解除,袁崇焕就忽然被捕入狱了,其原因是崇祯帝中了反间计,相信他与后金有密约。次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以“擅杀大将、勾引敌方来胁迫朝廷求和、谋叛欺君”的罪名被施以磔刑,即*肢体而死。
袁崇焕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受到了满洲贵族的敬畏和后世人民的称颂。

□ 阅读全文(12) |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

南宋有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
台湾的袁姓,多居在嘉南地区,是台湾的第九十四个大姓。近两百年来,台湾也有袁氏后代繁衍。他们主要聚居于台北、新竹、南投、嘉义、台南等地。不过,多以嘉南地区为盛。其先祖多是在前清时期渡海东来的。

参考资料:http://www.prc.net.cn/prc2004/zhxs/items/xing/yuan/yuan_fb.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23:42

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四。�

寻根溯源 起源有三:1、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唐书·宰相世系表》、《明方九灵序四明姓氏谱图》等所载,袁姓出自妫姓,帝舜之裔,周时陈国始君胡公满之十一世孙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从齐桓公盟会,赐邑阳夏(故城在今河南太康),以祖父字名为氏(因古时爰、袁、辕相同)。2、一说涛涂字仲,谥号宣,人称之为袁宣仲,其裔孙告,秦末时避难于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③其他少数民族如满、蒙、回、土家、彝、瑶、白、朝鲜有此姓。

得姓始祖 袁涛涂。以妫为姓的后裔,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胡公满,妫满其孙靖伯庚,靖伯庚第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爰”为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爰”和“袁”在古时通用,爰氏亦为袁氏。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辕、氵袁、木袁、援”等字,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涛涂的后代世居阳夏,秦末年,传至辕颇裔孙辕告又避难徙居河洛之间,告少子名政,以袁为氏,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这样袁涛涂就成为袁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从前文所述,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辕告徙居河洛之间 ,而袁政因把辕改为袁,因而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西汉初年,袁政十一世孙袁 ,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 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阴一支,袁绍次子袁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子孙散逃于襄阳;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晋室南迁,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另外还有许多袁姓人聚居在江西袁州宜春郡,形成当地大族,袁州也因袁姓聚族而居得名。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而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而且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这一时期,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宋末,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近代史上,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望出项城,其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侨居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布海内外。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袁姓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

郡望堂号 袁姓郡望主要有:1、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2、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属河南);3、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4、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徐州);5、东光县,治所在今河北东光;6、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7、华阴县,治所在今陕西华阴;8、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9、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属河南); 10、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11、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12、宜春县,治所在今江西宜春。

堂号:“陈郡”、“汝南”、“彭城”、“陈留”、“怀楚”、“维则”、“介禳”、“介江”、“介祉”、“卧雪”、“守正”等。�

宗族特征 1、在汉晋南北朝时期,代有才人出,风光贵显千余年,为世人所敬仰。2、字行辈份严谨有序。如江苏丹徒袁姓一支字行辈份排语为:“恭宽信敏惠,仁义乃贤师,忠孝承家学,道德培福基。”

名人精粹 袁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东汉名臣,他多次*外戚专横,京师肃然,名重朝廷,时人称道。袁绍、袁术:汝南汝阳人,东汉末时诸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的兄弟俩,其中袁绍曾割据冀、青、幽、并,后在官渡之战中败北;袁术则曾僭号寿春,后亦为曹操击败。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博学能文,曾著《后汉书》百篇。他擅长音乐,与羊昙之唱乐、 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袁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采出众,代表作为《后汉纪》。袁郊:陈郡汝南人,唐朝文学家,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袁枢: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史学家,喜读《资治通鉴》,乃著《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各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作。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人,明朝学者,三袁是明朝复古派“七子”之后,*派的代表人物。其中以袁宏道成就最著,有《袁中郎集》传世,其善诗歌古文,反对摹古,以清新见长。袁崇焕:广西藤县人,明朝戍边名将,有勇有谋,敢作敢为,威震关东,后被奸臣陷害而死。袁于令: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作有传奇八种,杂剧一种,另有小说《隋史遗文》。袁江:江苏江都人,画家,所作景物多曲折有致,笔墨严整,为清代画界能手。袁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文学家,人称随园先生,其诗文不拘形式,自成一格,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书,为“江右三大家”之一。袁国平:湖南邵阳人,曾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23:43

袁姓起源有. 一、出自妫姓,为帝舜之后,其始祖是袁涛涂。 关于袁姓之由来,唐代林宝
所著《元和姓纂》认为出自“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
季子恬,悟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

参考资料:cn.netor.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23:43

袁世凯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找专业防水队做完还漏水怎么维权 法院会受理房屋漏水造成的纠纷吗? 巴西龟最长活多久,家养!!! 养胃的药最好的是什么啊 婴儿积食发烧不愿吃药怎么办 板门穴位在哪个部位 手机设置放偷看的方法? 凝结水回收器生产厂家? 个人账户养老金预测公式:现有5万元,缴费20年,能领多少钱? 临沂比较有名的男装品牌 外卖怎么领取粮票 卑姓怎么读 中国姓氏的复姓 暖气安装中安装法兰铸钢闸板用什么定额? 百家姓有姓念的吗? 气动开/关蝶阀,10k,法兰,铸钢制指什么意思 莫允乐年龄 铸钢闸阀法兰的螺栓标准哪里有啊 有些什么好看的日本伤感动漫 求几部日本伤感的动漫。 有好动漫的进来 神裕浩史声优配过的动画 Q235材质铸铁法兰。铸钢法兰。钢板法兰在应用上有... 百家姓寻根祭祖袁姓氏起源 神谷浩史配过的游戏 袁姓是舜的后裔。是黄帝的后裔。舜是黄帝的玄孙。... 好看的动漫推介?? 45#铸钢法兰的硬度应达多少 票据的种类有哪些 冷酷的小说女主名字 和朋友出去玩可以玩什么?? 有什么可以游玩的地方? 钙片有什么作用? 莫允熙的好姐妹是谁 和朋友出去玩可以玩什么? 钙片哪个牌子好?求推荐 袁姓蒙古族的袁姓蒙古族最早出处 LGB/LAX的全称是什么 哪个国家的港口 钙片哪个牌子好 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有什么区别 7岁孩子缺钙,哪个牌子的钙片好点 带暖字的女生网名 哪个牌子的钙片、补钙效果好 在淘宝买东西送人.可以直接快递到对方那里吗? 最新淘宝粮票在哪里兑 关于钙片哪种补充吸收的好? 美国最大的港口是? 什么是套套 白领们拥有“健康三宝”,拥有健康的身心,那么健康... 我想用淘宝买东西送人,可以让卖家直接把东西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