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4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10
穿梭于街道,偶尔飘来一阵阵烤红薯的香味。红薯的香,它是一种带着泥土的香,显然它的香在这色彩缤纷的都市显得并不那么的高雅。它的香带着一种朴实,朴实得像农民老汉穿着棉裤棉袄拍着尘土。它的香,不是令人神怡的芳草野花,但也带着乡村田野的气息。边走边闻吸这熟悉的气味,仿佛被引诱着走进了岁月的巷子。
小时候,红薯是农家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没有什么稀罕,但又不可缺少。不比现在,物欲横流,各式各样的吃,挑着吃,千奇百怪的吃,炫耀着吃,吃到不想吃。我们农村娃除了拿鸭毛鹅毛,牙膏壳换两颗糖疙瘩以外,能给予解馋的就是摆弄家里的两条红薯了。
背着大人,把红薯偷偷装兜里带出,就像厨师在厨房偷了肉,见不得人一样。厨师自会有自己的灶台,两块烧得已经发黑的红砖头连同瓦片藏在林子的秘密处,架起来就是完美的平底煎锅。点着的柴火升起了一缕缕炊烟,已经闻到了瓦泥的土香兼杂着上次烹煎留下的余香,唾液也从嘴颊两边慢慢渗出。刀功非常不错,薯片切得厚薄适当,均匀,非常完美。随着瓦片温度的升高,小小的薯片慢慢翘起,就像舞者随着音乐缓缓扭动了肢体。再翻个身,又匍匐下去,这舞蹈充斥美味的灵魂。早就迫不及待,冒着烫手烫嘴的狼狈,薯片从瓦片跳到了嘴里,在嘴里又从下颚翻到了上颚,再从左边转到了右边,来不及细细咀嚼就吞咽了下去。紧接着再来一块,馋意得到了满足,后面切的薯片才得以慢慢的烹煎。
薯饼煎完,垒在手里就像拿着赌场的筹码,只有输没有赢的筹码,拿起一个抛着抛着就没了,全输给了嘴。剩下的装两边兜里,收拾了现场,这才慢慢的上学去。路上往嘴里扔几个,课间塞两个,放学掏出吃两个,再跟同伴分享几个,不亦乐乎。童年的友谊就是在这煎薯片的香气中荡漾着。
_窑则是小崽子们炮制红薯的另一种手段,工程要浩大一点。有捡柴火的,挖土块的,砌窑的。倒像个真正的建筑队,分工明确。中间得有一个有经验的砌窑高手当头,一般年级大点孩子当此角色,这确实是个技术活。各自的红薯刻上各自的标记,以辨认,芋头也有,凑一块有一堆。随着窑身的土块慢慢的烧得通红,食欲也越越来越旺。伙伴们围着烧着正旺的土窑说说笑笑,唾液在嘴里努力的吞咽着,等待的就是封窑时刻的到来。
随着烧过的木炭从窑里扒出,一个个红薯芋头被放进去窑里,它们仿佛要到窑里经历一场闭关*,出来将是脱胎换骨。土块拍碎,泥土的高温渐渐渗透食物的身体内部,激发出诱人的香味,不过这香气还暂时埋在土堆里酝酿。接下来小伙伴们往往围绕土堆用游戏和捉迷藏来打发这显得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快乐时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经过焖_的红薯香味浓郁到透过泥土钻出来,夹着伙伴们奔跑扬起的尘土散发四周。很快,一条条_熟的红薯们被小心翼翼的扒了出来,拍拍泥土,外焦里嫩,皮肉分离,香气迷人。趁着热气腾腾,也不怕烫手烫嘴,大家围着先吃为快。哪怕间中吃到两口沙子也毫不介意,因为_红薯本来就是夹着泥土芳香,仿佛没有了沙子就不是正宗的_窑红薯。瞬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美味的食物了。
现在偶尔也看见大人们带着小孩到野外或乡下砌窑_红薯,他们更多的是往里面_鸡。锡纸包着整只调好味的鸡,红薯倒变成了陪衬,他们说让孩子体验体验这个过程。而我们当时倒真的不在乎什么过程,就是为了有得吃,能解馋,以致衍生了那个想方设法,满足贪嘴*的过程,才有了那段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现在很多事情都说让孩子体验体验,但凡事亲历者绝不是为了体验而经历,其过中的苦与乐,喜与悲又怎能是旁人能体验的了,充其量是知道这么个事情而已。我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此过程体验到了什么,鸡好吃还是红薯好吃。不可否认,鸡比红薯好吃,但我觉得红薯更值得回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11
因为喜欢吃啊,每个人都有自己更偏爱的食物,因为口味存在差异。就好像我觉得鸡肉更美味,而我不爱肉食的闺蜜更喜欢香糯的红薯一样。但也可能是因为食物触动味蕾所带来的浓浓的回忆,让人难以抗拒。
我是一个非常不挑食的人,很难有我不爱吃的食物。但是我却对番茄鸡蛋炒饭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热爱,隔几天不吃就想的厉害。如果让我在它和各种美味之间选择,我依旧还是会选择那一盘平淡无奇的番茄鸡蛋炒饭。
而让我对这种味道念念不舍的原因是,我爸爸给我做得最多的就是番茄鸡蛋炒饭了。上中学时经常晚自习回家都会饿,爸爸就会给我炒一份炒饭。每次都会非常满足的吃完,摸摸肚子感叹完美的一天。
慢慢的番茄鸡蛋炒饭这种带着酸甜的鸡蛋香味就成为了我回忆里抹不去的味道。每次吃到番茄鸡蛋炒饭都会有种无比幸福的感受,因为真正的能体会到被家人爱着的感觉,也能牵动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