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3 00: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6:50
日本七高山之一 。为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大本山。北衔比良山,南接滋贺山,属近江国滋贺郡,跨山城、近江二国。又作日枝山、日吉山、稗睿山。略称北岭、睿山。摹仿我国浙江天台山及山北四明山,别称天台山,最高峰别称四明岳。延历七年(788)最澄大师始创一乘止观院,奉药师如来为本尊。嵯峨天皇时,赐号“延历寺”。最澄之后,义真、圆仁、圆珍等诸师辈出,大阐天台宗风。至圆仁之法系良源任第十八世座主时,宗风益盛,与圆珍门派之余庆对立,余庆等退于三井园城寺,而有山门、寺门之彻底*。良源门下源信、觉运二师,亦各树一方之法幢。盖自平安朝以后,比睿山即与高野山并为日本佛教之两大丛林。元龟二年(1571),因门下协助朝仓义景反抗织田信长,寺宇被焚。天正年中(1573~1592)得全宗、诠舜与丰臣秀吉之外护,堂塔再兴,并获德川幕府归依,遂渐复旧观。 全山分为三塔十六溪,自古来往僧侣颇众,据载,嘉平年中,全山之僧侣有三千余人;宽正年间,僧兵多达二万余人。其坊舍于最盛时,号称三千坊,为圆、密、戒、禅并重,而净土思想特为发达之综合道场。此外,比睿山自古禁止女众登山。近时于各登山口道设有电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而逐渐变成游览地区。日本天台宗总本山延历寺的所在地,也是九世纪以来日本佛教中心之一。此山横跨日本京都市左京区与滋贺县大津市两地,为日本七高山之一。又作日枝山、日吉山、稗睿山,略称为睿山、睿岳、睿峰,或称天台山、台岭、北岭、艮岳等。山顶呈鞍状,以大岳(又称睿南岳、大比睿,标高八四八点三公尺)为主峰,其西有四明岳(标高八四八点八公尺)。横川的南尾波母山称为小比睿。相传古代有大山咋神(小比睿神)镇坐此山,后有大和三轮明神(大比睿神)被奉祀于此。
延历四年(785),最澄庵居于本山,七年创建比睿山寺(一乘止观院),二十四年以本山为根据地而倡天台法华宗,大造伽蓝。比睿山寺乃成为镇护国家的道场。弘仁十四年(823)敕改比睿山寺为延历寺。最澄之后,义真、圆仁、圆珍等高僧相继以延历寺为根据地,宣扬天台宗风。至第十八世良源时,宗风愈盛,其门下源信、觉运二师更各树一方之法幢。其后进入镰仓时代,诸宗开祖多至本山修学,各辟一宗。由是,自平安朝以后,本山与高野山并为日本佛教的两大中心。
良源住山时,山上置僧兵以护卫全山伽蓝,称之为山法师(后世以之与南都诸寺的奈良法师并称)。元龟年中(1570~1572)僧兵协助朝仓义景反抗织田信长,山上堂塔遂为信长烧毁,山势顿衰。天正、文禄年中(1573~1596),诠舜、全宗、豪盛等得丰臣秀吉之助,诠舜再兴西塔,全宗兴东塔,玄俊再兴横川,寻又得德川幕府所重,而渐复旧观。明治元年(1868)四月神佛分离,日吉山王社内的佛像经卷等悉被烧毁,且别立为日吉神社。
全山可分为三塔十六溪,古来住于此的僧众颇多,如据《碧山日录》宽正二年三月条所载,三塔会合僧兵有二万余人,盛时坊舍号称三千坊。然而该山自古以来即禁止女众登山。然至近世,于近江板本、京都白川道、云母阪道、走出道等各开登山口,并设睿山电车,比睿山遂成大众皆可前往之游览地区。
〔参考资料〕 安然《四明安全义》;《藤原武智传》;《睿山大师传》;《近江名所图会》卷三;《近江国舆地志略》卷二十一;《扶桑京华志》卷一;《比睿山》;《山城名胜志》卷十二(上);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