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0:49
目前,河蟹养殖产量越来越高,高产养殖所带来的养殖污染将超过蟹塘本身的自净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今后池塘养蟹产量、品质、效益的提高,制约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宜兴市杨巷镇地处太湖上游,经济发达,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等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水质,杨巷镇17000×667平方米池塘养蟹面积,无法正常换水的就达到12000×667平方米,为此,我们从河蟹养殖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养殖节水减排的角度入手,探索蟹塘水循环操作技术,来化解池塘养蟹的制约因素,达到河蟹养殖高产高效的目的。2007年开始实施,参加实施的养殖户有 4户,总计面积154×667平方米,成效显著。2009年发展到171户,总面积2351×667平方米,平均667平方米产河蟹89.6kg,青虾32.5kg,一定数量的鲢鳙鱼、鳜鱼等名优品种。667平方米产值7117元,667平方米利润3912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1 养殖技术 1.1 池塘条件 实施蟹塘都是经多年养殖老塘,中间为田板,四周为深沟,水深1.3~1.8m,平均水深1.4m,池底淤泥深度15~30cm,平均21.3cm。蟹塘周边必须具备蓄水池,蓄水池由各养殖户根据蟹塘及周边条件改造而成,蓄水池形状不限,水深1~2m,总计面积平均占蟹塘面积的15.3%,蓄水池主要作用相当于湿地,通过蟹塘、蓄水池水体交换,净化蟹塘水质,同时是蓄水备用,外河水经蓄水池净化后再注入蟹塘,可有效避免蟹塘误进污水。所有实施塘口水源质量较差,外河水源富营养化或严重老化,偶尔有工业污水流入,蟹塘用水十分困难。冬季蟹塘干池后清除过多的淤泥,淤泥深度控制在10~15cm,淤泥经曝晒、曝冻5~7d后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kg泼洒,达到改善蟹塘底质和消毒目的。同时整修塘埂,保证蟹塘不渗漏,保持养殖水位。蓄水池要清除淤泥、杂物,并用生石灰100kg/667平方米带水清塘,以杀灭野杂鱼、有害生物、病原体等。 1.2 水草种植、管理和投放活螺蛳 蟹塘苗种放养前种植伊乐藻、黄草,同时根据水草长势,3月份补播适量苦草种子,5月份移栽部分轮叶黑藻,充分发挥各水草的优势,水草面积控制在65%左右。3~5月份水草的茎和叶常附着一些有害藻类及杂物,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可用EM活力菌等生物制剂泼洒达到清除的效果。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伊乐藻生长过旺的蟹塘,要分期分块用拖刀将伊乐藻头部割掉30cm,每次割掉一块占蟹塘总面积的20%左右,并及时将割掉的水草捞出,每次割掉的水草面积不能过大,每次割草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或过小短,间隔时间应掌握在5天左右,这样蟹塘环境、水质在割草期间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了养殖期间水草和河蟹的正常生长。分次投放活螺蛳,3月份前投放300kg/667平方米左右,6月份再投放200kg/667平方米左右。蓄水池种植水草品种以苦草、轮叶黑藻为主(以上水草在夏季高温期间生长旺盛,净化水质能力强),四周浅水区再种一些挺水植物,水草面积控制再80%左右;蓄水池螺蛳根据水质净化需要也可分多次投放,一般在夏季,蓄水池螺蛳总量控制在1000kg/667平方米左右,使蓄水池具有了天然湿地的功能。 1.3 苗种放养 选择优质苗种。选择本地产优质蟹种、青虾苗种,搭配放养鲢鳙鱼、鳜鱼等品种。实施面积中,平均放蟹种965只/667平方米,规格155只/kg;青虾11.6kg,规格1255尾/kg;白鲢7.2尾,规格7尾/kg;花鲢5尾,规格6尾/kg;鳜鱼6.5尾,规格200尾/kg。蓄水池667平方米放同样规格的青虾1k左右,白鲢、花鲢各15尾左右,主要作用是用于观察蓄水池水质情况。 1.4 水质* 水循环操作只是蟹塘与蓄水池进行水交换,蟹塘水质较差需要换水时,可将蓄水池上层水直接注入蟹塘,再将蟹塘底部池水注入蓄水池,二个注水口分别设在蟹塘的对角或对面,为保持蟹塘及蓄水池水位相对稳定,也可将蟹塘、蓄水池水交换同时进行。加注水的处理,选择外河水源较好时段及时将河水注入蓄水池(为了避免工业污水注入,可在外河注水口上游附近设置小网箱,网箱里养一些小鱼虾,观察小鱼虾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决定是否注水),蓄水池加满水后及时用2× 10E~6漂白粉或30×10E~6生石灰消毒,药性失效后将蓄水池上层清水注入蟹塘,少量底层水排出池外,以维持蟹塘用水。蟹塘水质管理,5月份前,蟹塘以加水为主,平均水深0.4m,池水需有一定的肥度,有利于虾蟹的生长,3月上旬使用高效肥水宝,一些经发酵的有机肥培育肥水,4月中旬使用一次“底质优”1000g/667平方米改良蟹塘底质,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5~9月,5d左右水交换一次,或注水一次,并逐渐提高水位,高温季位达到最高并维持水位,每10~15天用一次生物制剂(EM、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每20天用一次生石灰,每次5~10kg/667平方米,池水透明度控制在50cm左右。蟹池在干池时将部分池水加满蓄水池作为备用水源。蓄水池水质管理,方法与蟹池相同,主要是加强对水草和螺蛳的管理,根据水循环强度及时调整蓄水池螺蛳密度,水草覆盖率控制在80%左右。 1.5 科学使用管道充气增氧机 采用管道充气增氧技术,用旋涡式鼓风机供气,功率配置为0.3kW/667平方米左右,鼓风机直接连接规格为3寸的PV管主管,主管用木桩固定于池塘*水面上方,高度以不接触水面为宜。支管垂直连接主管,并相互连接,对称均匀分布在主管两侧,支管为PV管,支管间距离6m,支管上每隔3m钻一直径为1.5mm的曝气孔,支管用小桩或水泥砖固定于蟹池底部,并均匀分布于整个蟹池。开动鼓风机,空气经鼓风机压缩后从支管曝气孔喷出,使氧气与池水充分接触达到增氧的目的。4~6月24∶00开机至明晨6∶00,7~10月上旬21∶00开机至明晨7∶00,遇到不正常天气延长开机时间。 1.6 投饵管理 蟹塘养殖期间每天傍晚投喂一次,3~5月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5%以上的颗粒饲料,并搭配投喂部分野杂鱼,7~8月份投喂小麦、玉米、黄豆、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颗粒饲料,9月份开始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到35%以上,确保虾蟹的正常吃食需要。蓄水池一般不投喂饲料。 1.7 病害预防 注重对池塘环境的改善和药物预防,4月上旬和9月下旬各用1次“甲壳宁”全池泼洒以杀灭纤毛虫,4月中旬用二氧化氯0.4×10E~6全池泼洒消毒1次,6、7月份各用二溴海因0.4×10E~6消毒1次。同时通过使用生石灰调节及生物制剂改良,加强对水草的管理,并合理使用增氧机,改善了养殖环境,整个养殖期间没有发生病害。 2 养殖结果 青虾捕捞主要分2期,第1期是5~6月,第2期是9~12月,河蟹、鱼在干池前捕捞。实施面积2351×667平方米,产河蟹210 650kg,平均667平方米产89.6kg,平均规格151g/只;产青虾76408kg,平均667平方米产32.5kg;产鲢鳙鱼17.5kg/667平方米,鳜鱼3.3kg/667平方米。总产值1673.2万元,平均667平方米产值7117元,667平方米利润3912元。 3 分析与讨论 河蟹养殖需要有优良的水质、充足的溶氧、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部分地区外河水源质量较差,不能完全依靠用传统的换水方式来改善蟹塘水质,为此,我们实施池塘循环水养蟹技术。蓄水池具有较强的净化水质作用,同时蟹塘合理的水草、螺蛳、鲢鳙鱼,对蟹塘水质的净化作用,加之生物制剂调水和管道充气增氧的作用,蟹塘生态得到良性循环,蟹塘水质、环境保持良好状态,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这对于今后池塘养蟹的可持续发展和水产生产的节水养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蓄水池面积所占蟹塘面积的比例,应根据蟹塘条件、放养密度、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蟹塘条件好,放养密度小,管理水平高,蓄水池面积比例适当小一些,反之要增加蓄水池面积比例,根据目前本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个比例应掌握在15%~20%的范围比较适宜,既节约了资源又达到了目的,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将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需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