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41
商王朝之后是周王朝,历史上称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西周地图
西周的官职权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商朝堂上权倾一时的巫史,已经无足轻重,他们仅仅是掌管历法、记事、策命、保管档案、记录史实等职权的官吏。简单的说,他们从神权中分化出来,抹去了神的色彩,成为正常的国家官职。
此时,权力的分配,主要根据血统远近来进行。担任高层职位的*,大多为王室贵族,他们的权力相当的大,经常可以左右朝政。在君主年幼的时候还能够代王摄政。比如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其子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代理朝政。
周武王姬发的影视形象
文王求贤
西周的政权机构发展得已经比较完备,官职设置也比较健全了。
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体系。
一个中心,就是王朝*。
这个“中心”设置的是王公贵族的职位,是对周王负有指导、辅佐、监护的责任,既是周王的谋臣参议,又是直接参与决策国家大事、统领百官、位崇权贵、责任重大的左膀右臂。这一类朝中“显贵”,主要有三个大类:
1、侯(公、伯、男、子等,有封国的);
2、大夫(采君,有封邑的);
3、士(有禄田的,可以任用武士和低级*)。
关于“侯”——周天子把一部分土地和臣民分封给亲属或者功臣,一般叫做“国”。拥有国的君主在王畿之内的称公、称伯,王畿之外的称侯;但是,同一君主在封国内也有称公或称伯的,还有称男、称子的。公、伯、男主要是以周天子为中心的亲属称呼,男多指与周族通婚而辈份较低的,比公、伯的地位要低一些;子则常常是周族对异族君主的蔑称,比如春秋时楚国君主就被称为“子”,是一种爵位,但却是较低的。对所有的封君,习惯上又有“诸侯”的泛称。
只有子爵的楚王
称鲁国君主,有鲁侯、鲁公的称谓;对晋国君主,有晋公的称谓;对魏国君主称魏侯……
在*机构(西周王朝之中),设置有这样的高层官职:
1、上公
2、王三公(“三公”设置:太师、太傅、太保)
3、侯、伯
4、王卿
5、子、男
6、王大夫、公之孤
7、王上士,公、侯、伯之卿士
8、王中士,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士
9、王下士,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
以上的九类官职,每一类官职都有爵位(也叫作:阶称、爵称)。
实际上,也是后世人思维中的“级别”。
级别的名称叫做“命”。上公是“九命”,后面递减,最低级别是“一命”。
此时的公、侯、伯、子、男还不是爵位,仅仅是表现血脉关系远近的区分名称。
西周王朝的这个中心,是一个大的中心。大中心之中还有“小中心”。
所谓小中心,就是内臣体系——为王室内务服务的*。
主要有如下:
1、宰,周王室的事务总管,奉王命负责处理王室事务。
2、膳夫,主管王室成员的饮食。
3、缀衣,主管王室成员的衣服。
4、太仆,主管王室成员的车舆,有时文书上传下达。
5、御,为王驾车的车夫。
6、趣马,喂养王室马的马夫。
7、师,负责王室宫廷的警卫。
8、门尹,宫门的看守。
9、宦官,处理后宫杂务。
……(大约有45种之多)
以上职位原本是王的生活打理,但由于没有明确职责划分,所以有时也可能越权染指国政。
小中心不止王的这一个,各个诸侯也都形成自己的小中心。
诸侯的小中心,是由两个小中心组成:一个是“小朝堂”,一个是内务。
诸侯的小朝堂,官职设置与王相近,只是官职少一些,级别低一些。
所以,导致了春秋末年各个诸侯国坐大称王,周王朝最后分离为多个国家并逐渐坐大。
诸侯的小朝堂,在西周时期,还不具备大实力,所以,各个诸侯国严格按照礼制,只有少量的*;而且,各个诸侯国的小朝堂,还缺少只有周王朝才有的“两个系统”——西周王朝的*机构中才有的两大块的*部门(相当于现代的“部委”级别的办事机构)。
*部门如同国之重器
*部门之一:卿士寮。
卿士寮,这是*的军政司法部门,直接管理天下政务。
卿士寮的首脑是卿士,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掌握军事,可以统兵出战。
卿士以下,主要是5大官职——
1、司徒——管理王朝的公田、山林以及征发役徒等事宜。
2、司马——征发军队给养,管理车马军械等军需物质。
3、司空——管理王室的宫殿营建维修等事务,兼管手工业等。
4、司寇——掌管司法刑狱。
5、大行人——主管对藩属诸侯的接待及礼仪事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42
*政权有两大官僚系统,分别为卿事寮和太史寮。卿士僚主管王朝的“三事四方”。所谓“三事”,是指王畿内的三大政事;太史寮的负责,掌文书起草、诸候卿大夫策命、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42
在西周,卿士是三公、六卿的通称。周代*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 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43
太史寮与卿士寮同见于《番生簋》、《毛公鼎》,掌管册命、制禄、图籍、记录历史、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等。其长官为太史,亦称尹氏,位仅次于太师。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44
卿士寮和太史寮是卿士与太史的统称。“寮”有“们”的含义。例如周公的左右卿士,诸侯的二、三卿士,卿士群体的统称为卿士寮。也有说法认为卿士寮和太史寮是统管卿士与太史的特殊官职,但是该说法同当代的金文考据略有冲突。仅以个人观点,我更加推崇第一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