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后,怎么写观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18: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01
巧克力工厂的童话
昨晚看了期待已久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以下简称《查理》),煞是好看。巧克力和糖果做的瀑布、果子、草坪、小桥、树木,眼中,口中仿佛都飘荡着巧克力的芬芳。看过这个电影,本来对巧克力、糖果没有好感的人或许都会对她们另眼相待吧。而我则是越看越从身体里生发出了要吃它们的*。我犹犹豫豫,又心怀欣喜地把它们想象成早上吃过的那些巧克力。嗯,一阵令人昏眩的甜腻扑面而来,似乎有各种形态的巧克力呈现眼前。虽没有电影中那样多彩多姿,形象万千,却也美味非常。
儿童文学、童话大多带有说教色彩,告诉懵懂无知的孩童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怎么是对,怎样是错,一般的主题无非是正义战胜*、智慧成就幸福、或真诚真爱创造美好未来,诸如此类,不一而同。儿童电影自然也不能逃脱这种定势。这与其说是一种儿童作品的套路,不如说是人类幼年时期或者充满幻想时期永恒的话题。它不沾染现实中的阴暗、腐烂和人性的丑恶,而是永远活在“很久很久以前”,沉浸在阳光明媚、鲜花绿草铺满路,充满爱与正义、光明与勇气的美丽幻象中。
《查理》也是这种美丽幻象的折射。在童话故事里,穷孩子总是最终获得幸福的人,他们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歌颂,包括贫穷给予他们的美德。有钱人则永远是被批判的对象,他们肥头大耳,不是愚蠢之极草包一个,就是满肚子坏水,最终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遗臭万年。所以凡有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嫁/娶一个地位低下的穷孩子,只因为后者的机智、勇敢、善良和真诚所折服。如果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那么童话真真切切就是无数集体无意识的白日梦的满足。童话里是对美好世界的憧憬。它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动,剔除了现实中的消极因素,让人类对公平与正义、美丽与善良的希望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孩子们慢慢长大后碰到不公、创伤而独自饮泪时,希望做成的底片,至少能在现实中的所有灾祸为孩子敞开后给他们一个苟延残喘的角落,从现实的黑暗中撕开一个口,让阳光倾泻进来。
我一直都在反复说一个词“永远”。《查理》中爷爷对它有很精辟的定义。孩子们的“永远”是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宇宙终结,大人们的则指暂时的一段时间。或许这就是所有儿童文学、电影的特征—定要把孩子和*加以区别。从电影的一开始到它的完结,它若隐若现不停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孩子:又肥又贪吃自私自利的小胖子;为荣誉而争强好胜、整天口香糖嚼不停的金发女孩;被父母宠坏、什么都想要的骄傲“小公主”;拜倒在高科技和电视的强大威力下的小破坏王;还是主人公查理?在作者以及温卡先生看来前四个都不能算是真小孩,更不是乖孩子。他们对温卡特别准备的欢迎仪式毫无兴趣、对巧克力和糖果也漠不关心。他们想要的是“荣誉”,是能成为世界上可以进入温卡的工厂的五个幸运儿之一的殊荣。或许他们还未明白什么是“举世瞩目”,但他们已经懂得身份的重要,急切体会被聚光灯照耀得快感。失去了孩童特有的好奇、天真、想象力和善良,披上了伪大人的外衣,他们进入工厂后举止言谈,无不带有大人们狭隘、自私、冷漠的痕迹,孩子特有的东西在离他们而去。
相对的,家长们、大人们理想的孩子就是查理那般懂事、善解人意、富有想象力好奇心的样子。因此,他也成为温卡先生的工厂的最佳人选。但是看过全片,我认为真正的孩子是温卡先生本人。他迷恋于糖果制作,而与父亲端决来往,周游世界,终身奉献给巧克力。因为间谍事件辞退所有工人,与父亲赌气等都体现一种孩童惯有的任性和执著。它不为现实的摧残而熄灭,固执有失偏颇却非常可爱。温卡先生恶搞似的出场,明确的善恶感,旁若无人的滔滔不绝,天真的笑容(但这笑容老让人怀疑类似D伯爵的讽刺与*)都显示出一番孩子的风貌。莫怪于片尾说查理将工厂管理得很好,但其巧克力的味道始终比不上温卡先生的。我想那是因为他是被虚拟出来的*眼中的儿童的缘故。而温卡先生却是孩子们“永远”意义上的孩子,他有颗长不大的心。正如《圣经》上说:谁甘愿做儿童,谁就能理解天国。
天国的巧克力,孩子自己做的适合他口味的巧克力,应该都会比较好吃吧,如果他能做的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02
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无论发生了什么,家庭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哪怕只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顿热腾腾的饭菜,都能抚平我们心头的伤痛。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关爱的方式不同,不要因此和家人产生误会,破坏与家人之间的血肉亲情。多一些谅解,多一些关心,像查理一样成为最懂事,最能体谅父母的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02
按照自己的感觉写呀,比如:你不想去旺卡巧克力工厂吗?你佩服威利旺卡、查理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我也是刚看,真的很好看,要是真的能有旺卡巧克力工厂就好了...(*^__^*) 嘻嘻……,俺也爱吃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