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18:49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01 13:16
1、《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把斯克省的一个小镇,在1937年4月26日,德国战机应西班牙国民军政府的要求,向巴斯克城市格尔尼卡猛烈轰炸,造成严重伤亡。这就是毕卡索创作这幅画的背景。
2、1936年,毕卡索担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术馆名誉馆长期间,为保护艺术珍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37年初,他创作了蚀刻画“佛朗哥的梦和谎言”。这是一组连环漫画式的版画,共有18个画面,另加一首隐晦的,丑化佛朗哥的题诗。
3、画家通过出售这组画的复制品将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济金。就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发生了“4月26日事件”。因此,这组画中的最后4个画面,与日后创作的“格尔尼卡”有关密切的联系。组画中的公牛在最后的画面中,抵伤了象徵佛朗哥的马形怪物。该组画被复制后,法国当局作为宣传品,用飞机将其散发到了佛朗哥占领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08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该作品属于意向表现型。整个作品的色调有黑色和白色来主宰。黑色代表着战争的恐怖和死亡的侵入。白色代表着死亡的味道。同时,艺术家站在作品背后对死者的祷告和悼念。这是黑色和白色之间交相呼应。从整个画面来看,我们能看到很多看似认识又仿佛不认识的图像符号。因为被肢解了的人的身体,被丑化了的牛头怪兽,这些造型都是想用大写了一个“丑陋”都是直白的对战争的控诉。因为战争的残忍残暴使得那些热爱生活的生命被无辜的终结。所以整个画面带给人的是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使人在战争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为力,可以说战争的摧毁性是及其强大的。而且整个画面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所有的尸体在死亡前渴望求生的那一声呐喊,以及牲畜在死亡前因疼痛未叫出来的嘶叫声好像静中有动在我们耳边回响。这些回响构成的是杂乱无章的一种绝望的嘶吼。对生命被突然夺取的一种不甘,也表达了艺术家对无故引起战争的人的深切的痛诉和埋怨。这个作品在当下很应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今年国际新闻中占热度最高的可以说是欧洲了,虽然占国际经济*热度最高点,然而都不是很好的方面,一直不太平,战火纷飞。欧洲的格局来说,先说欧盟体,英国大家都知道的刚刚脱欧。从欧盟共和体上来说,在安全系统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无非是德国和英国。德国和英国相继在最近屡出恐怖事件,一副溃不成军的局面,可以看出整个欧洲出现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这代表着无声的战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无论是*件还是火灾等等,这都意味着战争的*近。再比如说像法国的恐怖事件,香榭大道非常的和谐犹如我们成都的春熙路,却发生了让人无法意料的事件,本应很太平的国家如今安全很成问题,目前的法国的状态就是完全的摇摇欲坠。所以在这我想用它来体现社会热点。这个作品属于反战类,他通过意向表现型,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认出牛,羊,马,人头,人的上身,人的腿。从这些当中,我们明显的发现,它们被重新截肢,夸张扭曲化了。由此可以证明,艺术家想要通过这些让我们看起来不舒服,看起来觉得迥异,一些异样神色造型,去给到我们视觉上的厌恶感,这种视觉上的厌恶感使我们对战争产生一种厌烦,憎恶。再通过画面的黑色和白色去表现战争的恐怖,同时用那些所有的人也好,马也好,仿佛要嘶叫出来,但又只见其形不见其声,无声的*,呐喊痛楚,去表达对战争的歇斯底里的刺痛和抨击。我们说过这是反战类题材,也是对战争的痛斥。当每一个人提到战争的时候,都是一种无力回天又渴望逃命的心思。每个人对战争都会有不可言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