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畔:山水之间的人家与烟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2: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20:20
密云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水库——密云水库。水库建成前,这里曾是大片的良田,人们世代耕种,但随着水库的建立,库区的人们陆续往外迁移,迁到水库周边,甚至到远离水库的地方。
水库周边的村庄里,移民摇身变为渔民重新返回水库,其他村民也顺着渔“势”开起了农家乐,吸引了许多京郊游的游客。临近的山中,不仅适合踏青、徒步、赏雪,更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民宿入驻,为行旅者提供了美好的闲暇时光。
九月下旬,是密云水库开库捕鱼的日子。
为了保护水库生态环境,自 2003 年起密云水库开始实施禁渔令,每年的九月到次年的四月允许开库打鱼。渔民领证入库,只能使用挂网捕捞,网眼直径以 14.5 厘米为标准。通常来说,每次开库允许 300 条船入库。
渔船的规格也有*,很小,只容得下一位舵手和一位捕手,在船窄小的角落里放了一两盏风灯、一个煤气炉、一些锅瓢碗盏、几袋方便面。浅口平地的船舱先是塞满了渔网,而后便是载满的渔获,在彻夜等候渔获的时间里,渔民们便窝身于此处进行短暂的休息。
夕阳西下时,领证入库的船只四散而去,三三两两。渔民们相互帮衬着一截截地把渔网放置在水中,整个湖面顿时有了人气,成了村落,阡陌交错。
水库捕鱼是*为了补偿 1958 年修建密云水库时,*搬离原库区住地的移民们的一项*。自 2003 年开始颁发的捕捞证,只针对水库移民,因而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密云渔民,大多都是五十六七岁的水库移民后代,打鱼的经历不过一二十年。
若再往上追溯,渔民们的父母辈才是真正在库区生活过的人,都以务农为生。密云民间有老话云:“打鱼摸虾,耽误庄稼。”即便是这个山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北京郊县,人们从传统认知上仍认为“宁上山,勿下水”。
而库区所处的潮、白河流域,沿河两岸土地肥沃,库区的前人们历来只事耕作。渔民大多是 50 年代后出生的,这群人在打鱼的同时也发现了密云渔业的经济价值。
刚开始,打鱼都是公社的集体化作业,大型机船围网捕鱼,一网下去就能打出上万斤的鱼,不过那时国家进行统购统销,鱼价不过 5 毛一斤,不贵。移民们拿着工资干活,一块八一天,一个月 54 块钱,在那个时代算是份不错的工作。
1987 年,国家开放*,允许渔民在水库进行网箱养鱼,渔民们开始合股开渔场网箱养鱼。产出往往被北京市的客户抢购一空,年底时,渔场社员往往能分到四五千元的工资,在八十年代可谓是一桩难得的好生意。
与网箱养鱼相伴而生的还有鱼馆的崛起。先是镇*的招待所在水库边上拔地而起,生意红火,同时带动了各家私人鱼馆的兴起。当时,巨大经济利益引来了渔馆热潮,一时间库区周边渔馆林立。那时候鱼馆做的是垮炖鱼,最简便,也是最地道的水库鱼做法:取水库的水,把刚捞上的鱼在岸边大铁锅一炖,做一锅 “活水煮活鱼”,吃的就是一口“鲜”。
到了2003 年,密云水库为保护饮水水源,彻底取缔网箱养鱼,也将所有鱼馆从库区清理出去。但渔业带来的繁荣并没有中断,在溪翁庄镇的走马庄村,鱼馆一条街兴起,继续着这份热闹。走马庄村是是移民村,同时也是渔民大村,每年开渔季,走马庄村的鱼市是几大鱼市之一。
2006 年鱼馆经营合法化,迎来了*的利好,整个密云库区的渔馆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大规模兴建,走马庄村的渔馆一条街也开始迎来春天,一条街全年能创利几千万。
但鱼馆并不是所有渔民村的出路,同在水库南部的北白岩村也是一大渔民村,但相较于交通便利的走马庄村,比起渔馆,这里经营更多的是农家乐。有人开水库鱼特色的农家乐,也有人以水库移民为主题开起了精品民宿。
作为水库旁的村庄,水库生态保护是近水库区域的首要任务,因此对水土影响较小的第三产业成了该地区发展的首选。开农家乐和民宿是除渔馆外,水库区域的居民最常见的营生方式,仅在库南的溪翁庄镇便能找出三到四家精品民宿店。水库周边的山里,一些别具特色的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桩生意,也逐渐融入和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而农家乐在*鼓励下,更是村村户户都办了起来,且开始形成村落特色。
来京郊密云的游客,也有了越来越多不错的落脚地,春踏青,夏自驾游,秋徒步旅行,冬赏雪,住进这些个性化十足的民宿,享受温馨的体验与美好的周末时光。
时间流转,密云水库的移民们抛掉离乡背井的痛苦记忆,在长久的生活中,用智慧与努力 探索 生存之道,慢慢过好了自己的日子,也赋予了这方水域迷人的烟火气。一方水土哺育一方人,人与山水的新故事,也将继续流传下去。
- END -
撰文丨公梓蒙
编辑丨宋鹏飞
原文取自《风物中国志·密云》有增减、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