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05: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05
在历史上,一般把皇帝亲自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非常少的,毕竟是一国之君,亲征有危险性,动静也很大。所以大部分皇帝都是坐在京城里远程指挥,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候一般不会亲征。
刘备在称帝第二年,就亲率大军东征伐吴。结果被东吴陆逊打败,元气大伤。刘备此次东征失败,折损了很多东吴名将,使得蜀国元气大伤。自己也恼怒于此次失败而一病不起,最后于次年病逝。那么,刘备为什么要亲自伐吴呢?
一,这是当时诸侯国的习惯性做法
汉朝末年,董卓祸乱朝纲,引起各路诸侯不满,大家纷纷组织自己的队伍讨伐董卓。但是各路诸侯各怀心思,都想趁机扩大势力范围,占地为王,致使讨伐失败。此时,汉朝已经*,诸侯想不被灭,就得拼命扩充军队,扩大领地,并且这个军队还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扩充势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将其他势力打败吞并,但是这个军队得由自己亲自掌兵,否则怕将军们野心膨胀后自己独立,曹操,刘备和孙策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魏国后期,曹操的军队都控制在曹氏和夏侯氏这些“皇亲国戚”的手中,所以曹操才能放心的坐在京城里发号施令。而东吴自从周瑜死后,也没有将领能够独自成一体。但即使如此,孙权有时候也会亲自上前线。刘备从拉拢队伍到现在,这支队伍都是由他亲自指挥,跟随他南征北战,早已成了习惯。
只不过,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拥有广阔的领地。孙权的江东历经两代,政权相对稳定,这二人可以专心做王。而刘备当皇帝较晚,还没有改变亲自带兵的这种习惯。
二,蜀汉大臣一致反对伐吴,让刘备不得不亲自出征
《三国志?法正传》记载这件事时说:“刘备称帝后,准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雪耻,群臣大多劝谏阻止,刘备一概不听。”失败之后,诸葛亮叹曰:“如果是法正还在世,就能劝阻主公,使他放弃东征的决定;即便是仍然东征攻打吴国,也不至于惨败到如此程度。”
刘备东征,除了张飞以外,很少有人支持。只有刘备自己御驾亲征,才能让反对者噤声,才能让举国上下一致支持东征。
三,刘备手上无人可用
刘备东征时,本来想让张飞为前锋,奈何张飞在出征之前被部下所杀。黄忠马超已经逝世,蜀汉朝中只剩下诸葛亮,赵云,李严和魏延。当时刘备入川时间不长,根基不稳,曹魏对蜀国虎视眈眈。诸葛亮需要辅佐太子镇守国家,更重要的是保障后勤供给,刘备在前,诸葛亮需要在后。因此,诸葛亮不能跟随刘备东征。
赵云是个将才,不是帅才。论单兵作战能力赵云很强,但是让赵云带兵打仗,恐怕难以担当大任。而李严和魏延在刘备看来,也不能担当东征大任。如此说来,蜀汉没有能够独立带兵东征的大将了。
四,刘备能够亲善待人,但不能大胆启用新人
曹操拥有“战将千员”,其原因是地盘大,人口众多,并且善于用将。而东吴,孙权在周瑜之后还有鲁肃吕蒙,再之后还有陆逊。而蜀汉在五虎上将之后还有谁呢?
并不是说蜀汉缺乏人才,而是缺乏提拔优秀将领的机制,不敢大胆启用新人。诸葛亮死后,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而这种局面追根溯源,却是从刘备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