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10: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11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珠日河草原旅游区 兴源寺 福缘寺 双合尔山白塔 奈曼王府 开鲁白塔 金代界壕 大乐林寺 燕长城 舍力虎旅游区 阿日昆都冷草原旅游区 . 菜包 也叫饭包,是通辽地区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饮食,如今菜包已从寻常百姓家走上了宾馆酒店的餐桌,成为招待贵宾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美味。 菜包所需的原料是:米饭(大米饭、高粱米饭、小米饭)、白菜叶;副料是:葱、香菜、大酱,爱吃辣的人还要放些辣椒等。 炒米 牧区最常见的熟食,蒙古语“胡尔申巴达”,是以散糜子经过闷蒸、锅炒、碾磨等工艺加工而成。即把散糜子收拾干净,(即带着皮儿的原粮)。放入锅内,加水至略高于米,像闷米饭那样,加火把糜子闷至八成熟。然后,再把闷熟的糜子用勺舀一次一勺(半升许),倒入已加热成高温的锅里搅拌煸炒。米粒崩得像小炮似的“噼噼啪啪”喧响,而且热气腾腾,这一工序最要紧的是掌握好火候。热气冒尽,发胀的米粒稍稍复原后,即可出锅,用筛子将细沙和糜子分离开来。这样把煸炒好的糜子冷却之后,铺展在石碾上(厚度要适当,如过薄会把米粒碾碎),研磨两、三遍,米和糠皮完全分离之后,再用簸箕将糠皮簸出,所留的黄灿灿的米粒即为炒米。 玉米碴 又称“苞米碴”,将玉米脱皮,每粒破碎三四份即成。可以煮干饭和熬粥。把玉米加工成面,和好发酵后可做“大饼子”、“窝窝头”、“发糕”等。 高粱米饭 将高粱脱皮,用以煮饭、熬粥。夏季炎热时节,把高粱米饭放入凉水里,称为“水饭”。秋季,用新鲜白菜叶将米饭、葱段、香菜及豆酱、肉丝裹成一团,称为“菜包”。饭里放豇豆同煮,称“豆干饭”。把高粱米加工成面,和成面团,在格豆板上搓入滚水锅内,即成为“格格豆”。 煎饼 将小米面、玉米面撒至烧热的煎饼锅上并摊匀煎熟。煎饼色微黄,薄如纸张,可以卷着大葱和土豆丝食之。 切糕 将和好的黄米面在铺熟芸豆的锅屉上边撒边蒸,撒至一定厚度蒸熟。切糕,韧糯相宜,色黄味香,蘸糖食用最佳。 黏豆包 黄米面发酵后,用豇豆或小豆做馅包成圆团状,蒸熟食之,称“黏豆包”。黏豆包一般在正月、腊月里食用。夏季农忙季节劳动强度大时也食黏豆包。 荞面饸饹 将荞面和好,搓成长棒状面团,放入饸饹床子中压入滚水锅内,煮熟后捞出放卤子即食用。用饸饹床压出的饸饹,细白柔韧,筋道可口,久吃不厌。 烤全羊 内蒙古民族的传统佳肴,是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特制的盛宴。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将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烤好的全羊,皮黄而略红,外酥里嫩,香而不腻,味道鲜美。上席前,在烤好的羊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带,把全羊平卧在大木盘上。先让客人欣赏,后端下去改刀。切好的烤全羊,与葱、酱、薄饼等一并上桌。 手扒肉 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 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 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的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扒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但应注意,如果在牧民家做客,不要自己动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和地位,为客人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老年人一般吃羊大腿,肉嫩好嚼;青年人吃羊肋巴骨和脖子肉;小孩啃羊小腿;女宾更受照顾,一般吃肥嫩的羊脯肉。 烤羊腿 蒙古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相传,中国古代北方的狩猎和游牧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只的猎物和整羊进食,但是人们逐渐发现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后腿,便经常割下羊后腿烘烤。单独烘烤的羊后腿不但比烤整羊时间快,而且更加味道鲜美,食用方便,烤羊腿就逐渐代替了烤整羊。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被人们赞为“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涮锅子 风行内蒙古的一种食法,也称蒙古火锅。内蒙古草原无污染,水草丰美,温差大,所产绵羊肉鲜细嫩,无膻味,是涮锅子的上等原料。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11
通辽市理得话,你可以去西拉木*园,好吃的有牛肉干,烤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12
玩的地方:嘎达梅林、大青沟、狼嚎一条街(有颜色的)。吃的,风干牛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12
我觉得锅烙好吃,我在外地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