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10: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40
体位性低血压
撰文 乔薇 王可婧
编辑 保健君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朋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起床时或是从坐位站起时,感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严重者还会发生晕厥、跌倒,以为自己发生了脑血管意外,但去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并未发现什么大毛病。
那么这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一下其中原因吧。
认识体位性低血压
其实,出现以上情况, 很可能是因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 其常见的症状包括 疲乏、头晕、目眩、晕厥和跌倒, 不常见的症状包括 颈部及肩背部疼痛、衰弱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严重者致卧床不起。
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比 较常见,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5岁以上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约为20%,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30% 50%。
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在于
体位改变后发生的血压骤降与反复跌倒、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认知功能减退等多种老年疾病密切相关。
目前公认的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是
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或头部倾斜大于60 ),收缩压下降 20mmHg(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下降 10mmHg。
根据发生速度,体位性低血压可分为早期型( 15秒)、经典型( 3分钟)和迟发型( 3分钟)。
部分病例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伴卧位高血压,即卧位时收缩压 150mmHg或者舒张压 90mmHg。
为何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健康 人由坐卧位转为直立时,有500 1000毫升的血液聚集在下肢和内脏循环,将导致静脉回心血量迅速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此时人体内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交感神经反射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这样可以*血压的下降,所以,正常的机体可在直立位后迅速进行血压调节。
但是,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体内, 由于一个或多个代偿机制失效, 会导致直立姿势时血压下降。
老年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老年人动脉发生硬化,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体位变化时不能快速感知血流变化,血管未能相应收缩以保证血压及脑部血供。
老年人肌肉萎缩、肌肉泵功能减弱,站立时回心血量下降。
老年人对口渴反应能力下降导致饮水量不足。
疾病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
严重贫血、失血等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的情况。
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系统性萎缩、帕金森病、多发脑梗死、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严重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
此外,还要考虑是否正在使用有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例如降压药、*酯类药物、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动剂)等。
如何测量卧位、立位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
主要靠监测卧位、立位血压来完成。
由于部分患者存在延迟性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在立位期间心血管适应性调节机制逐渐受损,导致动脉压在3 45分钟缓慢进行性下降, 必要时需要延长观察时间。
如何处理体位性低血压
处理措施主要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预防跌倒为治疗目标。
建议参考以下处理流程
第一步:评估和调整目前用药
评估患者是否正在应用可能导致或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可否减量、调整用药时间或停用?
第二步:非药物治疗措施
1、 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高盐饮食,但心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
2、逐级体位变换: 牢记“三个半分钟原则”,即起床时取半坐卧位30秒、双脚垂于床沿30秒、扶墙站立30秒,无不适后再行走。因体位性低血压易在晨起或进餐后出现,上述情况下更需加以应用。
3、阻力运动: 包括交叉双腿、弯腰、蹲下,绷紧腿部、腹部、臀部或全身的肌肉,这些动作可以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和血管外周阻力,从而帮助提升血压。
4、床头抬高睡眠: 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0 15 。
5、压力衣物: 高腰紧身衣是最有效的,其次是高达大腿的紧身袜,腹带则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6、温度调整: 由于体温升高会引起周围血管舒张,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应避免在温度、湿度高的环境下运动,避免浴缸泡澡、长时间热水淋浴等,建议使用淋浴座椅,并缩短洗澡时间。
7、 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症状时,应尽快蹲、坐或躺下,有助于维持血压及脑灌注。
第三步:药物治疗
若使用非药物治疗未能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可以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米多君 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一线用药,其他药物还包括屈昔多巴、氟氢可的松等。
由于以上药物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及治疗的个体差异,应谨慎使用。
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存在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 那么如何在夜间卧位高血压的控制与日间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缓解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需要不断尝试和摸索,寻找个体化的解决方案。
根据《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与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诊治专家共识》建议,卧位高血压的收缩压超过160 180mmHg时可能需要干预;但对于站立时血压下降幅度较大的患者(下降 80mmHg),往往需要更高的仰卧位血压才能保持站立位,因此可能需要耐受允许的卧位高血压。
医生建议
不管是否启用药物治疗,均建议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患者减少白天卧床时间,休息以坐位为主,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0 15 )。
对于卧位高血压较显著的患者,可考虑睡前口服短效降压药。但应警惕降压药可能加重夜间体位性低血压,造成夜间起床时的安全隐患。
专家简介
乔薇 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保健部一部主任。
专业特长: 擅长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血脂异常、心力衰竭等;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老年综合征、老年常见问题的诊治,率先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并在老年规范化营养治疗的应用推广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王可婧 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保健医疗部二部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脏病学、老年综合评估等方面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国临床保健杂志》青年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