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14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力(读《人生智慧管理》认识体会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1 05: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9:22
一、什么是生命力?
生命哲学家提出了生命力的概念:除了物理的力和能之外,还有生命的力或能。认为生命力有其特殊性。
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认为生命力是一种向上喷发的冲动,物质则是生命冲动的逆转,是它向下坠落的结果。生命是一种绵延,对于生命的这种绵延的特征是不能靠感官的观察和理智的分析所认识的,而只能在对自己的生命的直觉反省中体会认识到。
通俗来说,生命力就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也指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状态。植物生长需要土壤、阳光和水,看起来都是环境因素影响了植物的生命力,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植物本身。如果这是颗病秧,无论用多好的土壤,施多有营养的肥料,它照样长不起来,甚至还会死掉。人,也是这样。无论外在条件有多好,无论你能给予自己多少,你是否能够享受到这些东西都取决于你是否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最直接的就是你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二、生命的智慧——饮食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了。但是你真的“会”吃吗?现在市面上的养生大全都在告诉人们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变得更健康更有营养。但是更多的人忽略了一件事——怎么吃。可能有人会反驳我,谁还不会吃饭啊?我来描述一下现在大多数人是怎么吃的:到了吃饭的时间,来到经常吃饭的地方,心里还在惦记着工作的事情,学习上的问题,男女朋友关系的问题,家里的事情等等;点上常吃的菜,然后和朋友聊天或是玩手机;饭菜来了,你开始习惯性的吃饭,心思依然停留在工作、和朋友聊天的话题或手机上;你或快或慢的吃完饭,也没有在意自己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因为你的目标是吃完饭,至于菜好不好吃,吃了多少,都无所谓了。发现问题了吗?吃饭的时候,心思根本就没在饭上。
可能有些人认为,吃饭只是维持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工具罢了。但是,吃饭不专心,你就无法好好地品尝食物的味道,无法把握健康的饮食方法,就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撑你繁忙的日常。你吃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情绪,是食物带给你的安全感,满足感,习惯和*在主导你的行为,而不是理智。如果想要减肥,想要养生,请从每一顿饭做起。先学会怎么吃,再考虑吃什么。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正念”吗?这种理念也完全可以应用到吃饭中来。有一个数据,平均来说,吃饭分心的人平均体重比认真用心吃饭的人重18%,数据来源也许有待考证,但是对于减肥者,进食障碍者,正念饮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行禅师是这样用正念的方式吃橘子的:“专心地剥开橘子的皮,感受它刹那间射出的汁液,闻它散发于空气中的清香。然后取出一瓣橘肉,放进口中缓慢地嚼,全神贯注地体验门牙咬断它,臼齿磨碎它,舌头搅动它等每一个动作,直到它几近液化,通过食道吞咽下去为止……”一个橘子只有这样吃,才会全心身体验橘子的曼妙清香,这也是对自然赐予的橘子的极大尊重。吃的是橘子,修行的是自身。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如何才能专注地“吃”呢?
1.吃饭的时候不要看手机。对个人来讲,手机是最容易让人分心的东西,看手机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吃掉一大碗,整个人都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根本不太记得嘴里的饭是什么味道。因此,首先要在心理上降低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然后再把手机放远一点,别让自己轻易碰到。对一群人来讲,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讲究的是聚,一个个看着手机,反倒拉远了大家的距离。记得有一个新闻说老人去子女家做客,结果因为儿子孙子都在看手机没人理他,导致他离家出走。虽然老人的做法很极端,但是也反映出在面对面的时候,手机有时会疏远人们的感情。
2.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无论你是在聊天还是在想事情,请把注意力也分给食物一点,用心去感受心里的饥饿和对食物的渴望,要非常清楚自己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东西要多吃,什么食物要少吃,什么健康,什么不健康,启动身体所有的感觉器官,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去认真感受你正在品尝的食物。
3.关注自己的吃饭速度。进食的速度,会直接影响胰岛素分泌的速度,长期进食过快,会导致胰岛素长期分泌过快,身体会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因为胰岛素是身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荷尔蒙,一旦你有了胰岛素抵抗,你摄入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就非常容易转化为脂肪,这就是为什么吃太快容易长胖的主要原因。
4.不是为了吃完,而是为了吃好。明明吃饱了,剩了又浪费,不剩又撑,怎么办?不吃不爱惜粮食,吃了不爱惜自己……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按照健康的饮食标准准确估计自己食量然后再点餐,比如“不够再加”“少拿多取”,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生命的智慧——睡眠
好睡眠是一天好心情的开端,它会让你在每天早上醒来以后元气满满,整个人的气色都会变得更好,还会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现代人熬夜的状况越来越普遍,简单来说,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让你比其他人更容易变胖、变丑、变笨、记忆力下降、忘事、生病、得癌症。
在这里,我没有办法告诉你怎么样才能尽量健康的熬夜,这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我也无法告诉你如何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熬夜,因为除了特殊状况以外,是否可以早睡全靠你自己的自律。但是我可以引用BBC 纪录片中《睡眠十律》的观点,为你提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小建议。
1.体温下降有助于产生睡意当环境中的温度变低时,身体中热量消耗变多,人就会感到疲倦。因此睡前一小时可以洗个热水澡,热水能让人的体温升高一度左右,洗澡后,人的体温会下降,恢复到正常体温时,睡意就会来临。如果不方便洗澡,可以选择泡脚,泡到后脊微微出汗的程度,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2.通过睡眠*改善失眠a.严格*睡眠时间,比如晚11点到早7点,只有这个时间段能睡觉。b.起床时间到了之后要让自己清醒,起床,不要拖沓或补觉。c.不要在其他时间打瞌睡,强制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3.光线抑制褪黑激素,会让人更清醒如果想一觉睡到大天亮,可以把窗帘拉严,减少睡觉环境的光源,还有最重要的是——睡前就要少接触电子产品。因为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会刺激你的身体,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
4.食物影响清醒还是困倦实验发现,高蛋白有助于清醒,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睡眠。所以早餐和午餐宜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肉类。而晚餐宜多吃碳水化合物,如谷物、水果。临睡前不宜吃任何食物。
5.注意遵循睡眠周期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包括5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一个周期大概90分钟,睡觉最好睡满4到5个周期。但是周期时长因人而异,不能严格地按照90分钟计算。所以如果你提前醒了的话,那就起床吧,不要再睡了。多睡一会儿进入深度睡眠再被闹钟叫醒,反而会更痛苦。
6.肌肉紧绷-放松练习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依次紧绷、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注意与呼吸的节奏保持一致。连续15到20分钟有助于更快地入睡和保持更深的睡眠。
7.心理暗示:建立卧室、床和睡觉的关系床上尽量不要干不相干的事情,如果睡不着,干脆下床干点别的,产生了睡意之后再上床睡觉。
8.通过重置食物钟来调节生物钟除了生物钟,人体内还有食物钟,食物钟一般不发挥作用,16小时左右的饥饿才会激活食物钟,此时通过饮食能够快速地重置食物钟。所以如果跨时区旅行不想倒时差,可以先禁食16个小时,达到目的地后选择第一个正常的时间点吃饭,就能最快地调整好生物钟。
9.打鼾也是病,要及时治疗危害:打呼噜会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容易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原因: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疗法:轻微的打鼾可以通过侧卧、使用柔软的枕头、睡前避免烟酒等方式来改善,严重者可以使用设备或者手术对鼻、咽、喉增生组织部位进行功能性复位治疗。
10.自然疗法采用纯天然的薰衣草和缬草泡茶,选择一*康舒适的床具,模拟怡然舒适的自然环境,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四、对抗疲惫感
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可以乐观地看世界,高效地工作,并且给周围人带来青春活力的能量。可大多数人的状态是,在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满怀期待,做着做着就兴趣尽失,越来越累,这种疲乏、困惑、烦躁的心情充斥着大脑,使人无穷无尽地循环在得不到解决,又想改变现状的焦虑中。 想要对抗疲惫感,就要找出可能产生疲惫感的原因。 1.竞争压力。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连续不断地获取资源,比如物质资源、安全资源、社交认可资源等。在这期间,想要拿资源就要竞争,想要竞争必然会耗费精力,而精力付出—资源收获不对等时,就会心情低落,产生疲惫感。
2.生理性疲劳。我们的心理状态,会像海洋潮汐一样时高时低,我们称之为“心潮”,如果我们没有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就无法排出“毒素”,应激反应在降低,就会产生疲惫感。此外,女性生理期烦闷劳累的状态,也属于生理性疲劳。
3.过度追求完美。追求极致,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追求完美的最后1步,往往比之前的99步都难,我们在不满足、追求极致的状态中必然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从而产生疲惫。
4.过高的期望值。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你对这件事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但是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达到你想象中的样子,那么因为过高期待产生的心理落差也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和疲惫。
知道了产生疲惫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
1.提高个人能力。个人能力提高,获取资源这件事就会慢慢变得容易起来,即使存在危险,你也能够从容应对,得心应手,那么在做事时自然就会很轻松,继而去追求更优质的资源。
2.保持身心愉悦。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坚持不懈的运动,长此以往,会让你整个人容光焕发。如果感到疲劳就好好睡一觉,如果感到难过就找点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去做。比如东北人常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3.自我预防。在开始前,就掐断完美主义的观念,并且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事情的本身。例如,有的人为了提前完成任务,想要总结最高效的工作方法,结果在寻找方法时总是追求极致,把宝贵的工作时间花在了寻找方*这件事上,得不偿失。4.摆正心态要有期待、有目标,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尽力就好。不要始终沉浸在自我心理落差的环境中,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
五、修身养性。
心平以和气 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与自我排遣,尽量淡化得失恩怨,处理好人际关系。“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祸。”
无求以培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有奢求。奢求而不得,容易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以培养元气。如此,方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过分强烈,有损人的元气,健康更无从谈起。
宽胃以养气 人体是依靠肠胃来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因而宽胃以养气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荤素粗细要合理搭配,同时也不可过饱。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长啸以舒气。这是古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养生之法。长啸时对鼻喉胸腹都能起到按摩与刺激作用。歌唱者长寿便是明证。饭后茶余,闲庭信步,你不妨亮开歌喉,或低吟诗词,或哼几句小调,可以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之境界。
安静以通气。大脑安静有利于肌肉放松、气血畅通。每天白昼若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人的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