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1 21: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9:00
我国自古以来就地域辽阔,但也一直以来是一个人口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自然是统治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如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这个国家也不会太长久,随时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纵观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哪个朝代的灭亡不是因为统治者对民众的压榨和剥削导致的,正所谓:“官*民反,民不得不反”。
明朝的“袁隆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的领导人就深知人民群众吃饭问题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直到后来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出现,彻底的解决了中国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解决了中国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中国人民也不再因为吃饭问题而担心。
其实在中国明朝时期,也有一位和袁隆平一样的人,他当时也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因为他还被人们称为“古代的袁隆平”,他就是“番薯之父”陈振龙,当年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从菲律宾偷偷带回了一条藤条,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还让中国人口增加了3亿,接下来就说说他的故事吧。
随商船前往吕宋岛(菲律宾)
陈振龙生长于明朝万历年间,他的老家位于如今的福建长乐县,因为从小就看到家乡土地贫瘠,每年都没有好收成,自己和和家人都吃不饱穿不暖,所以他立志未来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于是在之后他放弃了学业,放弃考取功名,转而开始经商,因为在明朝万历年间,下海经商十分盛行,所以陈振龙就跟着一个商队来到了吕宋岛,也就是如今的菲律宾,来到这里之后,他发现这里的人都吃一种叫朱薯的食物,这个食物在当时的明朝是没有的。
陈振龙在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朱薯很容易存活,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而且还耐旱、高产,于是他决定将这种农作物带回中国,让人们也能吃上这种食物,缓解老百姓们每天忍饥挨饿的局面,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因为当时吕宋岛并不是随便进出的,在16世纪的时候,吕宋岛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着,而朱薯这种农作物也是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吕宋岛的,他们掌管着吕宋岛的一切,包括严查各地商人们进出吕宋岛的目的,他们不允许吕宋岛的任何东西被带出去外传,尤其是朱薯,更是被严禁外传,所以陈振龙想要将朱薯带回中国,必定遭遇重重阻碍。
当时来自中国的商队准备出发离开吕宋岛了,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内带不走朱薯,所以他决定暂时留在吕宋岛,伺机寻找机会带会,而且还可以学习一下当地人民对朱薯的栽培技术,在没多之后,他渐渐发现,相比带回整个朱薯,如果选择带朱薯藤或者是种子,会更加的安全和方便,只要一根朱薯藤,它就可以开花结果,一想到这里,陈振龙顿时喜出望外,他的计划也终于要实现了。
成功带回朱薯藤
1593年的时候,陈振龙已经做好了一起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要等待一艘中国的商船来找机会带他回去,人算不如天算,当时刚好就有一艘中国的商船来到了吕宋岛,于是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根朱薯藤藏在了船只上的麻绳中,来*船上的货物,这样巧妙地隐藏方法也成功躲过了西班牙海关的搜查,在商船离开之后,陈振龙担心西班牙追查,于是日夜兼程前行,不敢有任何携带,最终成功将这唯一的“希望”带回了中国。
陈振龙将朱薯藤带回之后,立刻就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因为陈振龙在吕宋岛学习过朱薯的栽培经验,所以在他的照料下,朱薯也成功在家乡这个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这让陈振龙兴奋不已,为了解决家乡的吃饭问题,他很快将朱薯的种植栽培技术推广到了整个长乐县。
朱薯覆盖全国,养活3亿人
在朱薯带回国的第二年,福建省就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当地的*非常苦恼,福建省的很多地方都因为旱灾受到了极大地影响,但只有长乐县因为朱薯的传播躲过了旱灾的影响,对于福建的其他地区所遭受的旱灾,陈振龙也看在眼里,于是他将自己带回的朱薯以及解决旱灾的方案上报给了福建*,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立刻就采纳了他的方案,于是陈振龙开始在福建全省种植朱薯,而那年的福建人民,也因为陈振龙带回的这一根朱薯藤,度过了大旱,这根朱薯藤也成了当时饥荒下唯一的救命稻草。
因为这个原因,福建巡抚金学曾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拥戴,随后朱薯的种植技术也被宣传到了广东、浙江等地,因为朱薯是由外番引进的,所以当时中国老百姓就都叫它“番薯”,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红薯,到了清朝初期,红薯的种植已经覆盖大半个中国,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红薯的种植彻底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据史料记载,在朱薯刚被陈振龙带入时,当时明朝的人口是1亿多人,而到了清朝康乾盛世时,人口已经突破了4亿人,看来人口剧增,离不开朱薯的种植。即使人口长了3亿之多,但当时也很少出现饥荒问题,足以证明,当时陈振龙引起朱薯是多么的重要和关键,要说他以一己之力养活了中国3亿人,一点也不为过吧
结语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格言联璧》
华夏文明之所以久盛不衰,就是因为在每个时代都有甘于奉献的人,他们心中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才最终在危难之际,拯救中国百姓于水火,曾经的陈振龙,现在的袁隆平,都是这样的英雄,他们的壮举,足以让他们流芳百世。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格言联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