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过渡是怎么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1 20:2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5 06:20
【双轨过渡】就是价格双轨制,是指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种特殊的价格管理制度。价格双轨制指的是对同值的标的物实行两种不同的定价机制,在中国一般系指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是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次价格双轨制向的单轨制的转变,第一次是生产资料,第二次是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第三次就是现在面临的资本市场的价格双轨制--非流通股的场外转让价格与流通股的市场价格的并轨,也即非流通股在统一的市场上实现全流通。
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是1979年至1993年间中国所实施的渐进式增量改革(*外优先改革)战略的一个重要特征。双轨制的特点是同时存在*内和*外两种价格*。随着体外价格机制的逐渐发育、壮大,最终让*内价格丧失其显赫地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双轨制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双轨制类似于同一条道路上同时实施可以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的双重规则,这必然会导致撞车和混乱。另一方面,双轨价格的并存必然会助长计划内外的倒买倒卖和权力寻租现象,造成*蔓延。但是双轨制的实施是当时中国经济形势下所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它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虽然在其实施过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这种代价是转型过程所必需的,制度的变革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5 06:20
真晕,楼上的回答也太搞笑了
这里所说的价格改革期大约是指在八十年人后期的这几年时间,同一商品中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因同时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运行机制而形成。主要涉及粮食价格及生产资料价格。粮食收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后,国家规定“倒三七”比例价格收购,属于国家定价;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由农民和粮食部门协商制定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价格双轨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即同一城市、同种工业生产资料同时存在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的状态,国家计划任务内的生产资料实行国家牌价 ,超计划生产部分和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允许企业自销部分实行市场价格。这是经济*转换时期新旧*并存的反映。
长期以来,中国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计划价格形式,并且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严重低于价值。改革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改革的总方向是:除极少数重要生产资料外,绝大多数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 。但如果一步到位,各方面又难以承受。比较可行的办法是 ,计划外部分先放开,实行市场调节,计划内部分继续实行国家定价。1985年中国正式形成双轨制价格。这是从过去单一的计划价格转向未来的有控制的市场价格的过渡措施,其利弊都很明显。其有利方面表现在:①刺激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②促使生产资料使用企业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③搞活生产资料流通,使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及一部分国营企业能通过非计划渠道取得全部或部分急需的生产资料。其弊端表现在:①计划外冲击了计划内,计划合同任务难以兑现。②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情况下放开生产资料价格,引起价格猛涨。③引起市场秩序混乱,流通环节大增,滋长投机倒把和*现象。要去弊存利,创造条件使两种价格水平接近,最终实现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单轨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5 06:21
是不是从商品价钱与商品质量两个方面作一些变动呢,这样会提高商品的性价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