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0 19:4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7 12:07
译文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爱戴他,朋友乡党尊敬他,即使是鬼神也在冥冥之中帮助和保护他。作恶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讨厌他,朋友乡党责备他,即使是鬼神也在冥冥之中谴责和惩罚他。所以说,积德行善的人家,一定会有连绵不绝的吉庆;作恶多端的人家,一定会有接连不断的祸殃。
看见别人做善事,我一定会支持和爱护他。我如果能做善事,别人难道有不支持爱护我的吗?看见别人做恶事,我一定会厌恶他。我如果做了恶事,别人难道有不厌恶我的吗?所以凶恶的人做恶事,以至于丧失生命、败坏家庭还不醒悟的,都是因为不能自我反省啊。
现在的人往往因一言不合,或者为了争夺一些蝇头小利,就相互争斗打官司。我想要胜过他,那么他也想要胜过我。冤冤相报,以至于倾家荡产,给子孙留下祸患。怎么比得上容忍一时、退让一步,被邻里乡党称赞为善人长者,而且子孙也蒙受庇荫呢?
现在的人为子孙打算,有时甚至谋取人家的家业,抢夺人家的财产。一天到晚钻营算计,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古人所说的为子孙当牛做马,过分为子孙操心,但是自己身死之后,尸骨未寒,家业就已经属于他人了,仇家纷纷找仙人跳来报复,子孙反而遭受祸殃。这几乎是为子孙做蛇蝎了。哎,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出自明代王阳明《谕俗四条》
解说
王阳明以入仕实践心学,怀持着教化一方的理想,诠释了中国人对于责任的独特理解。他到地方就任出行,打的牌子不是戏文里常见的“肃静”“回避”,而是“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他创十字牌法、保甲法、乡约法,不仅防盗,更在于鼓励崇德向善,恢复古已有之的家族互助精神,强化乡里凝聚力。他用“谕俗”四条教育民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要因一言之忿、铢两之利轻易构讼,贻害子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7 12:08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族人亲戚喜欢他,朋友乡党敬重他,就算是鬼神也暗中帮助他。做恶事的人,不仅他的族人亲戚讨厌她,朋友乡党抱怨他,就算是鬼神也暗中陷害他。所以说“常做善事的人家,必然会有多余的喜庆,常做坏事的人家,必然会有多余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