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0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34
出处: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出老》。
原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意思是:海的尽头就是天,大海以天际作为其岸,登山登到山顶,我就是最高峰。
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则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
扩展资料
林则徐1785年出生,福建侯官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林宾日是个私塾先生,收入甚微,并要偿还林则徐祖父积欠的债务,因此,生活十分清苦。林则徐的母亲和姐妹,靠做纸花和女工,赚钱补贴家用。
在这样艰苦的家庭环境中,林则徐养成了一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为困难所屈的品格。林则徐的父亲为人正直,有安贫守道的骨气,小时候,林则徐还亲眼看到父亲把米送给一贫如洗的三伯父,自己一家人却在挨饿。这种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情操,对林则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林则徐的父亲对他十分疼爱,又因为他聪慧过人,父亲在他四岁那年带他入私塾,他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但他自小就很懂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刻苦学习,勤奋读书,从来不用父母多说半句。夏天,他就在自家院子后面的泉水池边读书,蚊虫叮得他一身大包他都没觉察到。
冬天,他屋子里的灯总要到深夜才会熄灭。父亲曾经问他为何这样用功,小小年纪的林则徐答道:“上不愧对父母,下不辜负前程。”父亲听得眉开眼笑。
林家的厅堂上,有很多对联都是笔迹不同的父子两个人写的,因为经常是父亲出了上联,儿子对下联,这样的“父子双书联”在家里随处可见。一年除夕,林宾日在纸上写了个上联:
除夕月不同,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
然后故意装作思索,眼睛看着林则徐,林则徐早知道父亲的意思,就拿起手边的鼓槌,轻轻在堂鼓上敲了三下,然后提笔在纸上写出下联: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父亲一看,对仗工整,气度不凡,知道这个孩子将来必有一番成就,很是高兴。从此父子双书联的佳话也流传起来,林则徐在当地的名气更大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35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35
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有一回,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 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别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厌、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此联后来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36
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有一回,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