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59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3 10:00
西方的街头文化不断地传入中国,其中在国内最受热捧的就是街头涂鸦和城市地画。街头涂鸦的直接参与创作者多,城市地画的粉丝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城市地画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城市地画的发展还是过于缓慢,但是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创作者,相信来未来的几年里会有一个质的发展。使用白色粉笔把草稿上面的辅助线放大到地面上来,然后支好三角架相机,确定好视点。没有相机的可以在选择一块儿纸板,中间抠出一个正方形小孔,然后固定在一个位置,通过小孔确定视点位置。开始在辅助线上进行作画,不断地从固定视点进行查看,结合着修改,注意好视觉原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6:41
街头立体画利用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令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D街头地画中的景物立体、细腻、*真,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其原理是:利用人眼立体视觉现象制作的绘画作品,主要是因为左右眼看到的东西有差异,然后通过光学聚焦的原理 和视觉和色彩比例分配的原理,使我们便能感觉到东西是“立体”的。
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解决该问题成为艺术进步和艺术史书写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教堂壁画、天顶画、市政大厅、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极好的模拟场所。3D街头地画可看作这一艺术逻辑在当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伸。所谓3D街头地画,顾名思义就是将画作展示于地上以求得立体的艺术效果,或直接以地面为载体进行绘画创作。
严格意义上的3D街头地画发源于国外,有着长达二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秉承后现代绘画理念,诞生于西方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最初是西方先锋街头艺术家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一种方式,它创作成本低廉,受场地*程度低,发挥的自由度大,因此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些西方草根艺术家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又因为它颇具娱乐精神与诙谐效果、易于与流行文化元素相关联,加之场地开放,创作与展示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打破了民众与传统绘画艺术殿堂的隔阂感,因此很容易受到参观者的认同、喜爱与欢迎。
德国最早的街头立体画是由一位有着20多年创作经验的街头画家用粉笔创作的。而街头粉笔画是德国和意大利的传统艺术形式,早于16至17世纪出现,后来逐渐被淡忘。直到1973年,一间教堂请来街头艺术家为教堂创作粉笔画,令这一艺术再次流行起来。因此便涌现出一些致力于3D街头地画创作的艺术家。如丹麦艺术家Julian Beever,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等,也标志着这种文化正在向国内蔓延。
2005年,国内首位3D街头地画艺术家齐兴华(Micheal Qi)将3D街头地画艺术引入中国,他的首张地画《漩涡》(原名:与一个坑)在--北京(北京大学、北京鼓楼、清华大学、颐和园、圆明园、)等地都做过现场展示,并引起了一定规模的轰动效应。近两年他的3D地画又参加了奥运会等展览,和在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下,3D街头地画已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具备了一定的认同度与美誉度,但总体来讲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大众对这种艺术形式仍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对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由于艺术的宣传,网格的发展,这种文化在过去的几年,频频出现在网络上,曾极受中国网民的热捧。于2006年街头立体画出现在上海,当地的媒体用“错觉连连”来形容其对观看者的震撼程度,不过画里面赫然有一支茶饮料。2007年立体画来了广州,主角变成某可乐产品。这次2008年的北京街头立体画,赞助商则成了乳制品企业。
在现实生活中,近两年立体画也开始出现在中国街头,不过,有所变身。可能是由于我国城市管理方面的*,很多街头立体画只能出现于特定的场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6:42
就一种3D的绘图效果,让人产生立体的感觉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9 16:42
街头立体画就是一般的丙稀画。只不过用了反透视的画法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