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3 2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1:26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 从一个“牛郎织女”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故里”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直至如今山西两地对“帝尧故里”的文化攻势。近年来,文化遗产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迭出。 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可喜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在志在必得的“文化*”背后,是利益驱动下“遗产经济学”的精细打算——“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现实注脚。我们在册的世界文化遗产,十分之一由于“过度开发”受到警告就是明证。不少已经夺得文化遗产“归属权”的地方,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杀鸡取卵似的经营。 这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利好”,而是历史文化的灾难。 当三江并流、都江堰、武当古刹等文化古迹传出“过度开发”的消息,当几乎每一种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荡荡却毫无魅力的新建“伪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化名著,都演化为一座荒唐可笑的娱乐场时,不仅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许多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争夺战中,人们频繁看到当地*的身影。 今年上半年短短六个月里,一些*参与的公祭活动席卷南北——陕西黄陵、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枝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 由于地方*的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些耗资巨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应运而起。“帝尧故里”争夺战中,临汾修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门”的华门,这座出手不凡的大制作从规模到设计处处“天下第一”。在此之前,长达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高达40米的刘邦铜像,在河南两地轰轰烈烈地打造。 *参与社会事业的文化构建,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的建设应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面对此起彼伏的“争夺战”与“伪文化”浪潮,*本应做正确的引导,为何却成了推波助澜的主导? 实际上,逐步升格的“崇古活动”与不断新建的“文化标记”,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一轮面子工程的集体亮相,甚至有些国家级贫困县也卷入其中。在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口号之下,一些*的心中,不仅有对经济效益的图谋,更有对“政绩收益”的盘算。他们用行政拨款下注,看能否博取更大的利益,创造经济一文化上一*的多赢。 让经济利用,被*挟持,结果是,以文化为名义的文化行动,非但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反而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这恐怕是“遗产经济学”更大的后患! |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争夺现象。文章的立意要围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各地争夺文化遗产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更好地更长久地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遗产,而是急功近利地利用其进行所谓的发展经济,获取政绩。这一“叶公好龙”式的做法正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文章的立意可以批判“急功近利”和“叶公好龙”的错误做法,也可以探讨正确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