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3 18: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56
读了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我深有感触。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1位是亲生母亲,1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和季羡林相比,我爱妈妈的情就=1杯“矿泉水”,季羡林对母亲就像广阔无垠的大海。我爱祖国的情怀就好比一棵“小苗”,而季羡林对祖国可以说是怀着深情厚意,好比一棵“百年树”一样“高大”!
我是多么幸福啊!长这么大,从来不知道离开祖国母亲是什么滋味。我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爱护和教育,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在家里我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爱抚。我这一切都是因为祖国!
周恩来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我想,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他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令我终生难忘。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以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有人曾问过,世界上什么爱最伟大?答案就是母亲!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崇高的!这个,世上有谁不知道?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报答过母亲吗?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今天,我读了语文书的第六课,是作家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这篇课文说在季羡林六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就弃养了,只活了四十多岁,这件事让季羡林非常伤心,使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从他失去母亲那一刻起,一旦想到母亲,就流泪不止,数十年如一日。他在德国留学之后,一直想着他的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在他1935年11月的日记里,让我读出他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敬爱,让我明白每个母亲都是喜欢自己的孩子的。在那之后,他写《寻梦》这篇散文里,就让我们知道他对两位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学习,我有时跟母亲吵架,有时偷懒不听母亲的话,没有努力学习,而季羡林小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没有母亲的呵护,他依然坚持学习,考上博士,在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一直想着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作文中,他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父母!”在这之后,我要多读书,多学习,要向季羡林一样,考上博士,报答父母。
季羡林老爷爷在六岁时就离开生母,去城里住。中间只回过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他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母亲弃养,只活了40多岁。季羡林老爷爷当时很痛苦。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他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他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镇上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季羡林老爷爷在他的日记上写到: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