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议论文主旨可以定为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3 17: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48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它强调的是以理服人。议论文的主旨即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灵魂。把握好议论文的主旨,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旨要鲜明
议论文要有鲜明的主旨。它是文章的根本,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所谓鲜明,就是作者在文中对人或事的看法要清晰明朗。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当了然分明,不能含糊不清。作者要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让人印象深刻,有所启迪。例如文章《谈意气》的开头: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文章一开始就引用李白、杜甫、*的著名诗句,回答什么是意气,开篇气势磅礴,阐释合理,主旨鲜明,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其实,不光在文章的开头,论点在篇末同样可以鲜明有力。例如文章《不要轻易说“不”》的最后一段:
生活有时突如其来*人作答,这时,我们不能拒绝难得的心灵历险。不轻易说“不”,并不是因为被生活的物欲掩住了眼;不轻易说“不”,谨慎地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才不会错过人生征途上的亮丽风景,铸就生命的灿烂辉煌;不轻易说“不”,让你轻松地去迎接新的晨曦,这时你将会发现,一路上花为你而开,鸟为你而唱!
在篇末推出论点,可使全文连贯自然,主旨鲜明,有水到渠成之感。
要使议论文的主旨鲜明,一定要对某一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形成一个确定的想法,然后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看法,敢于标新立异,使读者感悟、明理。同时,必须正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抓住要害,有的放矢;要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确立主旨。
二、主旨要集中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总是围绕议论的对象,确立一个主旨。在论证过程中,都要围绕主旨展开,将其讲深讲透,且要有理有据,言之成理,也就是说主旨要集中。无论是举例还是分析说理,都要为主旨服务。有些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常常不自觉地转移中心,转移议论的对象,出现多中心的现象;或者在议论时,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这都是犯了主旨不集中的毛病。例如下面的文段:
巍巍泰山,直插云霄,任凭风吹雨打,决不动摇,那是山的底线;参天胡杨,枝繁叶茂,任凭狂沙肆虐,威武不屈,那是胡杨的底线。尊严是人生最宝贵的,做人,更应该把握尊严的底线。
孤独的树,萧瑟的风,庄子宁做尘世外的月亮,冷眼看世间,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处世准则。既然世间混沌得容不下一丝澄澈,又何必苦苦寻求救世为民反而污了自己呢……
漫天飞雪,天寒地冻,苏武始终没有向敌人投降。任黄沙飞扬,带不走他的坚毅;任严刑拷打,折不了他的忠贞……
狮子山下,香江哀鸣,自从我们的“东方明珠”被英国殖民者强取豪夺之后,孤悬海外的她总是难抑心中的悲愤之情。自新中国建立以后,维护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成为了历届领导人对香港问题的底线……
上文的主旨显然是“把握尊严的底线”,但第二段却去写“处世准则”,第三段写“忠贞”,第四段写“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这样,整篇文章就显得主旨不明,混杂不清。
作文的第一要领应该是“旨戒杂”,就是说主旨要集中,目标要专一。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什么都想谈,什么都谈不深。只有抓住一点,紧扣主旨,深入下去,方能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确定了主旨以后,要从中心出发组织材料,展开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展开的内容是否游离了中心,能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结构合理,内容紧凑。
三、主旨要贯穿始终
写作时,文章要围绕主旨进行,用事例对主旨加以证明,使之具有说服力。例如写“学贵多问”,就应该从为什么要多问,多问有什么好处,不问又有什么害处等角度行文。有些同学在谈“问”的过程中渐渐偏向于“疑”,大谈“疑,”这样就无法与原来的论点保持同一性,文章也就没有了论证的力度。若一篇文章的主旨不能贯穿始终,文章就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如下面的文段:
人们常用“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来形容下棋,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人每走一步都是关键,一步虽小,却关乎一生。
秦朝末年,战火四起,陈胜、吴广被征发戍守边疆,因为下雨,耽误了时间,眼看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转而攻秦,引发了秦王朝的灭亡。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流芳千古。
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同为赵国大臣。开始,廉颇的地位比蔺相如高。后来,因为蔺相如出使秦国立了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所以“位居廉颇之右”。廉颇非常生气,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看到廉颇时,多次“引车避匿”。蔺相如的大度和宽容,传诵至今。
文章一开始便提出了主旨,那就是“人每走一步都是关键,一步虽小,却关乎一生”。然而,在第二节和第三节,却几乎看不到“主旨”的踪影。第二节列举陈胜吴广的事例,证明了“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重要性。第三节讲述将相和的故事,阐述了大度和宽容的重要意义。很明显,文章的主旨缺乏连贯性,思想内容已严重“移位”,给人感觉很凌乱。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及时调整,运用有关议例策略,让主旨贯穿始终。上文经过修改后,可以写成以下文段:
人们常用“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来形容下棋,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步走下去,走错了,一生损失;走对了,一生受益。所以,人每走一步都是关键,一步虽小,却关乎一生。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征发戍守边疆,因为下雨耽误了时间,眼看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于是他们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一步,给秦王朝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一步,给历史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同为赵国大臣。开始,廉颇的地位比蔺相如高。后来,因为蔺相如出使秦国立了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所以“位居廉颇之右”。廉颇非常生气,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但相如看到廉颇时,总是“引车避匿”,使得廉颇羞愧不已,负荆请罪。人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蔺相如的这一步,让出了大度,让出了宽容,让出了高风亮节。这一步,不但使蔺相如处理好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楷模。
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文字,强化了议论,前后衔接自然,使事例的运用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深化拓展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