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26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2 13: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46
《西游记》这一本书的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下面是关于《西游记》读后感2600字的内容,欢迎阅读!
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西游记》可以算是最为闻名中外的著作了。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写了唐僧师徒一路上吃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到达灵山佛地取回三藏真经的故事。作品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社会的矛盾,歌颂了孙悟空、唐僧、沙和尚以及猪八戒不畏*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西游记》内容奇异,情节起伏,构思精密,描绘生动,展现给我们一个奇异诡秘的神魔世界。同时作品运用通俗易懂又丰富多彩的语言,刻画了一系列老少皆知的人物?同时作品驰神运思,出奇制胜,在情节曲折多姿之物中,有幻中含理,奇中寓情。活跃在这个幻想世界中的千奇百怪的人物,他们所演出的石破天惊的话剧,则让人躺瞠目结舌,惊叹不止。在西天路上一场接一场的恶斗,有体现着善与恶的冲突与斗争,渗透着浓厚的生活情理。书中写孙悟空?归正?,宣扬佛法无边,称颂贤军统治,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局限。
作者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其中主人公有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唐僧师徒三人,真是辛苦啊!一步一步的走完了十万八千里。路上是多么辛苦,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受尽了艰熬!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可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被白骨精陷害,使师傅“唐僧”对悟空有了误解,把悟空彻底否决了,悟空悲痛到极点。猪八戒和沙僧一路上也是为师傅拼命打妖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最终“工夫不负有心人”,唐僧师徒终于取得了真经!
在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的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闹天宫,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还自封“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就是林语堂说的“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后的悟空,戴上了金箍圈,从我行我素变得行为规范、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正当用途,他一路保驾师傅到西天取回真经。虽然他两次因受师傅气回到花果山,但是又因为担心师傅安危回来护驾。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段中他的特色最为突出。他有许多的缺点,但是一点也不让人觉得他丑恶,因为他是吴承恩塑造的最为成功的戏剧人物。他虽然没有孙悟空的超常本领,但也是一个下凡人间的天蓬元帅啊,我敢打保票,他对师傅的忠心程度也就百分之七八十,但是他也在取经路上立过大功。林语堂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
我觉得唐僧这个人物书中描绘的有声有色,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气馁,而是一定要取得真经!电影《大话西游》中最搞笑的就是唐僧了。在《西游记》中也差不多,他永远唠唠叨叨,吩咐徒儿做这做那,但自己却很懦弱、迂腐,最大缺点是心肠软,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会因人妖不分而把孙悟空赶走。而且动不动就纷纷落泪,魂飞魄散,骑马坐不稳翻个跟斗跌下马鞍。但是他却有坚强的意志,不为财色所迷惑,不为死亡而征服,在徒儿的帮助下最终取得真经。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唐僧身上都有体现。
单凭沙僧的言语就知道他是一个老实人。他永远服从他的上级,对师傅的忠心程度可真的是百分之一百。他平时少话,但是在为保护师傅而战斗时却显得很勇敢。他挑着最重的行李不紧不慢地走在上级后面,却没有一句怨言。对八戒,他也是一味地忍让。他的这些特点都反衬出孙悟空的玩劣,猪八戒的斤斤计较和唐僧的唠唠叨叨。
八戒是普通人的化身,他自私,他唠叨,取经路上一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想着要散伙回家。他好女色,当年做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还不知悔改,一见漂亮女子就眼睛发亮,忘记捉妖重任。他懒惰,脏活累活都推给沙师弟,欺负老实人。他爱撒谎,可笨嘴拙腮又说不圆;他还时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大师兄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虽然缺点很多,但是到关键时刻毫不含糊,帮助同伴退敌,力保师傅,最终得以修成正果。
沙僧默默无闻,憨厚老实,更像一个配角。但是若没有他的任劳任怨,故事也无法继续。他在四人小团体中起到了平衡作用。没有他的取经之路,悟空、八戒肯定闹得不可开交,没到西天就先把师傅气得精神*,吐血身亡……
总之,《西游记》的各个角色,不分大小,都将人类的秉性做了最集中的概括。这正是《西游记》能被各类人群所接受的原因。
我们学习的成果,就是我们要取得真经,有些人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懒惰,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耐心。有的人像沙河尚,诚恳老实!对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总是一点一滴的学佛法的精深和奥妙!有的人像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特别聪明,对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回到家,老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没有学的预习一遍,巩固一下知识。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孙悟空和沙河尚一样,有对学习坚定的决心,就会像他们一样,“取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