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57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5 22:53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风俗,据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所以,在中国北方,一到农历冬至这天,不论*,饺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节日饭。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0:11
1、冬至俗称冬节、常至节等,属于中国二十四节气,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因此冬至要吃饺子也属于独特的节令食文化。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1:46
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这个习俗并不是谁创建的,而是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而自发进行的一项活动,不过也可以说是张仲景创立的,毕竟是因他而起。关于张仲景和饺子,有一个故事:
张仲景在东汉年间在地方做官,有一年冬天十分的寒冷,在冬至那天张仲景就想着去下面的农村视察一下,看一下平明百姓是怎么过冬的。那时候还没有冬至要吃饺子的习俗,而张仲景只是单纯的要体察民情。当张仲景下到乡下,顿时红了眼眶,因为平民百姓根本无法在寒冷的冬天存活。有太多的人家中四面漏风,没有吃的东西,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到这种情景,立马派人回到县城取食材回来,架起了大锅,包起了饺子。
而饺子,其实就是因为人们被冻烂的耳朵太过于显眼,于是张仲景就干脆以耳朵的形状,做起了面食,又为了给人们驱寒,在面食中加入了一些具有驱寒性质的青菜。于是外形类似耳朵的饺子就被发明了出来。
后来张仲景感叹天下苍生受苦受难,就干脆辞去了官职,专心研究医学,在民间四处为人们看病抓药,造福乡里。于是渐渐的周边的乡镇都传起了张仲景的传说,人们感叹他真心诚意为民着想,于是就在每年冬至的那天自发的包起了饺子,用来纪念张仲景。古时候虽然穷,但那时候的饺子并不像今天这样里面都有肉。那时候里面只是一张面皮包裹着一些野草罢了。而这种简单,又实用的食物,也就因此而流传了下来。
综合而言,冬至吃饺子其实有两方面,一是为了纪念张仲景,二是饺子这种食物确实制作简单,又可以有效的驱寒,对人的身体十分有利,自然也就流传了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3:37
因为冬至吃饺子是我国传统习俗。 冬至吃饺子源于医圣张仲景。当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上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冬至排在24个节气首位,称之为“亚岁”,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过后以寒冷天气为主,故人们进补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饺子是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滕州羊肉汤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辣椒油、花椒面、盐、味精等调和就成羊肉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5:45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每年农历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1、张仲景研制了祛寒娇耳汤为百姓治病驱寒。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是寒冬腊月,下着大雪,寒风刺骨,沿路的百姓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看了非常难过,就令弟子搭起帐篷,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为百姓医治冻疮。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2、张仲景把这种半药半食的食物捏成耳朵的形状,并命名为娇耳,后来才演变成了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的救命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张仲景生活的年代距今已1800多年,在古代,家家户户都会在冬至日包饺子,也有不忘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含义。今天,我们不再用饺子来治冻烂的耳朵,但饺子却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8:10
冬至吃饺子的原因如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10:51
冬至吃饺子源于医圣张仲景,当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上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13:49
可以不吃饺子的,吃什么都是可以的,至于为什么流行起来的吃饺子,有好多解释的,当一种解释成为主流后,后期就会延续和模仿,以至于最终为什么吃饺子已经不重要了,大家只知道要吃饺子,不吃有什么影响吗,我想也没有什么影响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17:04
这个就是一个习俗而已。你没发现北方大多数过节日都是吃饺子吗?但是南方冬至的话,是要吃汤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20:35
就是为了吃的一个理由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7 00:23
这是北方的习俗,南方还是以米饭为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7 04:28
流传下来的节气传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7 08:49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
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7 13:27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7 18:22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