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4 22:0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27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语见《五灯会元》等。
附录:
第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最初的境界,即:自己刚出生对什么都一无所知,或是刚到一个地方、新单位,刚接触没有经验,总之是没有觉悟和智慧,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好就是好、说坏就是坏,别人往东他就往东、往西就往西,自己会跟跟着别人的思想乱跑,着道听途说,包括对某人、事、物的评价;也可以说是一般的凡人,在社会上随着社会风气、习俗去为人处世,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却不知道,不知不觉之中去为善、作恶、造业,这是标准的凡夫,随波逐流,轮回六道,流浪生死。《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有云:“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
第二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有所觉悟的境界,即:随着自己经验的增加,知道了因果报应,真实不虚,或者是通过学习善知识,逐渐觉悟,有了智慧,知道自己再也不能随波逐流,造作恶业了,否则会永久轮回恶道,难以出离。于是就不愿随着社会风气、习俗去为人处世了,对于不合佛法的人、事、物有排斥、拒绝的心理和做法,不愿同流合污,想清静,特立独行,想归隐山林,逃避现实,但其周围的人对自己不理解,容易造成误会,甚至于矛盾。
第三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觉悟的境界,即:通过学习善知识的深入,自己达到了究竟觉悟,智慧通达,不但社会风气、习俗,以及各种人、事、物不能影响自己、污染自己,自己还要转化他们、度化他们,使他们觉悟。自己会通过言行,应机说法,在各种场合都能随缘,同他们一起步入各种场合,但是自心不起一点念头,时时处于楞严大定之中。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应该是打入对方内部的高级特工、间谍吧!
链接网址:http://blog.163.com/f99126@126/blog/static/145184201201292295615840/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27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