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水龙在海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4 11: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1:02
绘画基本情况介绍:
四岁,小男孩,无正式绘画经验。这幅画是他最近刚开始尝试在一个艺术家工作室学画画,他的前几幅作品之一。
小男孩活泼可爱,有规则懂礼貌,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有一个比自己大两岁性格内向的哥哥,也和他一起在工作室学画画。他们跟随父母及其真个家庭的文化:从小贯彻素食主义,从未食入过鸡蛋活肉类。他们在与我交谈过程中描述起鸡蛋的时候,我问他们有想吃鸡蛋么?他们齐声且坚定回答:不想!(据工作室朋友说,他们家平日的素食做的很好吃很很有品味,他们的奶奶经常端食物过来给我的朋友。)男孩的父母也是有较高素养的教育机构创业者。
该幅作品是在没有任何刺激物和引导下的,自我启动式的绘画,绘画开始之前让老师帮他准备好自己指定颜色的颜料到调色盘,直接用毛笔,水粉和水开始绘画。
绘画分析:
1- 从表层的内容来看:
整幅画基本是用各种颜色自由的线条,以及少量色块构成,比较凌乱地在整个圆形绘画区域填充和展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的曲线,随意的色块,活泼且生动。符合小朋友在该年龄阶段的基本特点:对线条和色块敏感,有涂画的*,在过程中获得主动性动作的快感,但控制笔能力较弱,这也是我们看到的整幅画面自由凌乱的原因。
该幅画色彩饱和度较高,小朋友不太喜欢用纯度高的色彩,更喜欢调和间色(两种颜色调和一起叫间色),和复色(用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产生出来的颜色叫复色。)颜色与感情的表达较为密切,使用了红绿黄蓝棕等多种颜色的调和,明亮热情,有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
小朋友在绘画过程中用笔干脆利落不假思索,用笔力度较大,在重复的动作中体验水粉在画纸上的感觉,反应了这一年龄阶段特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信,活泼,精力充沛的性格特点。
画面的整体效果上,很有可能是小朋友从自己的想象的,头脑中表征的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展开的,但经过不成熟的大脑加工,且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呈现出的内容可能是小朋友对事物的认识,将他的想法简单抽象地表达出来。这一点在与小朋友对画作进行交流和问询中,能够进一步体现。
2- 从关联性内容进一步探索:
小朋友没有对作品取名字,是在和他的交流,以及他绘画时的自述中,得知他画面中间蓝色的几条线条是他画的龙,他说是水龙。过了几个星期以后,当我们再次拿出这幅画,他第一眼看到,就又指着里面的蓝色线条说,那是一条龙,是水龙。又指着水龙下面的色块和线条,说是是海底世界,海底有一些连他自己也说不上名字的生物们。
想象力的确很丰富,同时我发现,这个过程也有很大的随机成分。这个年龄的小朋友还不具备整体观,常常是在随意挥洒的过程中想到一个兴趣点再展开,或是从自己已经画出来的形状中再进行观察和想象。这些在我与他的进一步观察与交流种体现了出来。
下面这幅是他第一次尝试水墨画的过程,原本他说画一个菠萝,但提笔的时候就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意图,开始用笔画点,画点的过程中无意发现将笔按住不动放在纸上,墨汁会在宣纸一点点晕染开来,他惊奇地说:越来越大了,会变。接着他就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整幅画完成:
思绪自由,无整体观,主题偏离,看起来凌乱无章,但这符合小朋友年龄特点,他在这个过程探索并感受中国画的宣纸,墨色,也对毛笔和墨的结合产生好奇和兴趣。这也是真正的艺术启蒙教育的意义所在。
小朋友处在自由的涂鸦期,并慢慢向象征期过度的过程,开始尝试用非常简单随意的符号表达某种现实或想象的事物,不具相似性和控制性,但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和生命力。
3- 总结与感受:
这幅画是小朋友在这个年龄段,自由的表达和挥洒。符合涂鸦期和象征期的特点,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孩子活泼生动的性格特点。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应该得到保护,我们不用刻意加入*固定的模式下的干预,适时做一些启发和引导即可,更多的是给予他更自由的创作环境和空间。让绘画作为小朋友表达自我,发挥想象力的载体,让他在表达自我种体会快乐。
绘画过程是知觉的加工过程,能用相似的共同的形式或形状表达出一些人类共有的特殊模式,也能体现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能作为一个了解或是治疗的辅助工具。但我们同时也认识到,绘画分析本身不是一种诊断或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表达情感,了解儿童,帮助儿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每种方式都是有它的局限和随机性。
我也切记,避免—手里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思维方式。正如上文的分析,儿童的绘画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即便了解一个人的特质的情况下,也没有一对一匹配的固定的解释,更何况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如果简单地将绘画分为单个特征和元素,并刻板地将某一特征和某一意义相联系,绘画分析将失去生命力。
同时,我也尽量避免—看到绘画就启用看问题找原因的心态,以不平等的方式对话儿童绘画,就像朋友刘佳所说的: 只有你忘记了你自己,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你才能真正地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1:02
绘画基本情况介绍:
四岁,小男孩,无正式绘画经验。这幅画是他最近刚开始尝试在一个艺术家工作室学画画,他的前几幅作品之一。
小男孩活泼可爱,有规则懂礼貌,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有一个比自己大两岁性格内向的哥哥,也和他一起在工作室学画画。他们跟随父母及其真个家庭的文化:从小贯彻素食主义,从未食入过鸡蛋活肉类。他们在与我交谈过程中描述起鸡蛋的时候,我问他们有想吃鸡蛋么?他们齐声且坚定回答:不想!(据工作室朋友说,他们家平日的素食做的很好吃很很有品味,他们的奶奶经常端食物过来给我的朋友。)男孩的父母也是有较高素养的教育机构创业者。
该幅作品是在没有任何刺激物和引导下的,自我启动式的绘画,绘画开始之前让老师帮他准备好自己指定颜色的颜料到调色盘,直接用毛笔,水粉和水开始绘画。
绘画分析:
1- 从表层的内容来看:
整幅画基本是用各种颜色自由的线条,以及少量色块构成,比较凌乱地在整个圆形绘画区域填充和展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的曲线,随意的色块,活泼且生动。符合小朋友在该年龄阶段的基本特点:对线条和色块敏感,有涂画的*,在过程中获得主动性动作的快感,但控制笔能力较弱,这也是我们看到的整幅画面自由凌乱的原因。
该幅画色彩饱和度较高,小朋友不太喜欢用纯度高的色彩,更喜欢调和间色(两种颜色调和一起叫间色),和复色(用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产生出来的颜色叫复色。)颜色与感情的表达较为密切,使用了红绿黄蓝棕等多种颜色的调和,明亮热情,有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
小朋友在绘画过程中用笔干脆利落不假思索,用笔力度较大,在重复的动作中体验水粉在画纸上的感觉,反应了这一年龄阶段特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信,活泼,精力充沛的性格特点。
画面的整体效果上,很有可能是小朋友从自己的想象的,头脑中表征的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展开的,但经过不成熟的大脑加工,且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呈现出的内容可能是小朋友对事物的认识,将他的想法简单抽象地表达出来。这一点在与小朋友对画作进行交流和问询中,能够进一步体现。
2- 从关联性内容进一步探索:
小朋友没有对作品取名字,是在和他的交流,以及他绘画时的自述中,得知他画面中间蓝色的几条线条是他画的龙,他说是水龙。过了几个星期以后,当我们再次拿出这幅画,他第一眼看到,就又指着里面的蓝色线条说,那是一条龙,是水龙。又指着水龙下面的色块和线条,说是是海底世界,海底有一些连他自己也说不上名字的生物们。
想象力的确很丰富,同时我发现,这个过程也有很大的随机成分。这个年龄的小朋友还不具备整体观,常常是在随意挥洒的过程中想到一个兴趣点再展开,或是从自己已经画出来的形状中再进行观察和想象。这些在我与他的进一步观察与交流种体现了出来。
下面这幅是他第一次尝试水墨画的过程,原本他说画一个菠萝,但提笔的时候就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意图,开始用笔画点,画点的过程中无意发现将笔按住不动放在纸上,墨汁会在宣纸一点点晕染开来,他惊奇地说:越来越大了,会变。接着他就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整幅画完成:
思绪自由,无整体观,主题偏离,看起来凌乱无章,但这符合小朋友年龄特点,他在这个过程探索并感受中国画的宣纸,墨色,也对毛笔和墨的结合产生好奇和兴趣。这也是真正的艺术启蒙教育的意义所在。
小朋友处在自由的涂鸦期,并慢慢向象征期过度的过程,开始尝试用非常简单随意的符号表达某种现实或想象的事物,不具相似性和控制性,但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和生命力。
3- 总结与感受:
这幅画是小朋友在这个年龄段,自由的表达和挥洒。符合涂鸦期和象征期的特点,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孩子活泼生动的性格特点。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应该得到保护,我们不用刻意加入*固定的模式下的干预,适时做一些启发和引导即可,更多的是给予他更自由的创作环境和空间。让绘画作为小朋友表达自我,发挥想象力的载体,让他在表达自我种体会快乐。
绘画过程是知觉的加工过程,能用相似的共同的形式或形状表达出一些人类共有的特殊模式,也能体现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能作为一个了解或是治疗的辅助工具。但我们同时也认识到,绘画分析本身不是一种诊断或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表达情感,了解儿童,帮助儿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每种方式都是有它的局限和随机性。
我也切记,避免—手里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思维方式。正如上文的分析,儿童的绘画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即便了解一个人的特质的情况下,也没有一对一匹配的固定的解释,更何况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如果简单地将绘画分为单个特征和元素,并刻板地将某一特征和某一意义相联系,绘画分析将失去生命力。
同时,我也尽量避免—看到绘画就启用看问题找原因的心态,以不平等的方式对话儿童绘画,就像朋友刘佳所说的: 只有你忘记了你自己,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你才能真正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