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4 11: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1:02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儿童绘画心理【1】
摘要: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
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儿童 绘画心理 认知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以辅导儿童绘画。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绘画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
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一、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认知方式
艺术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苏珊・朗格在强调艺术的价值时说,人了解世界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逻辑的推理方式,另一种就是艺术感知方式。
儿童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陌生感的世界,所以他们的求知*很强。
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简单,经验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绘画能给他们更广阔和自由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因此,他们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和反映他的世界。
约翰・杜威在谈到美术的本质时说,艺术是一个生动而实在的例子,证明人能有意识,有意义地再现感觉、需求和冲动的统一以及生命活动的特征。
意识的介入带来了规律、选择能力以及对素材的重新处理。
所以它们永无止境地改变着艺术。
但是,意识的介入及时地将艺术的思想变为意识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成就。
在杜威的眼里,艺术是一种赋予生命以活力的体验,它帮助一个成长中的机体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它使一个人上升到一定的情感高度,使他能够认识到艺术的体验是他生命中一件特别的事。
二、未知世界是儿童想象的空间
儿童比*更喜欢画画,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算得上是天才的艺术家,难怪*们常常为儿童们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涂抹惊讶不已。
经常有孩子的父母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多么喜欢画画,画的画多么好看,因此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具备极高的艺术天赋。
我相信这一定是真的。
因为在教学中,我也常常被孩子们作品中的绚丽的色彩、大胆的线条和奇妙的构思所陶醉,我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以赞美之辞。
然而,我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会逐渐减弱。
原因是,他们对原本陌生的世界开始熟悉,当他们对眼前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后,想象力就受到了约束。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将一滴墨汁滴在一张白纸上,拿给幼儿园小朋友看。
小朋友们有的说是蝌蚪,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再拿给大学生看,都说那是一滴墨汁。
这个实验正说明,人的客观认识往往*思维的自由想象。
远古人类想象天上有上帝和神灵,于是产生了那么多美妙的神话传说,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再靠想象去描绘宇宙万物,而是用科技手段。
课堂上,我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民间搞剪纸艺术的老太太,以剪虎闻名,她剪的老虎形象夸张,生动可爱,被邀去一所大学讲学。
校方出于好心带老人家去动物园参观老虎,因老人从未见过真老虎。
结果观虎归来,老人再也剪不出来原来的那种生动可爱的虎了。
可见,想象是建立在对未知事物的探求之上的,已知事物往往成为一种外在的干扰因素,阻碍人们的想象力。
就像希腊人说的那样:知识始于惊奇,如果我们不再惊奇,也许就有知识停止进展的危险。
三、求知欲是儿童艺术兴趣产生的基础
儿童的认知*中存在着艺术兴趣产生的基础。
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表现在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上。
儿童没有见过的东西太多了,第一次见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感到非常的新鲜。
由于儿童的言语能力还不够完善,没有识字以前,形象思维和直观的形象感受是他们认识外界事物、形成概念的主要认知途径。
我们发现,所有的儿童绘画都有一定的情节性。
分析其中的原因可知:儿童的绘画带有一定的儿童语言的特征。
儿童在没有获得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技能之前,只好用他们仅有的一点简陋的形象语言来表达他们天真的思想活动。
儿童可能只会画一些简单的圆形或方形,但它能代表很多东西。
它可以是太阳、苹果、房子、书等等。
儿童画中的形象艺术语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有了这样的艺术语言,他们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形象模仿活动了。
儿童在他们自己的艺术活动中,使游戏增加了无穷的乐趣,他们从自己创造的形象中获得了最初的快感体验。
儿童的这种幼稚的“艺术活动”,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并成为对造型艺术产生兴趣的基础,这种基础在儿童中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四、儿童艺术创造活动的自发性心理
儿童艺术看起来很幼稚,然而却具有*艺术难以具有的独特性的形式、风格、想象力和创造性。
正如康定斯基所说的那样:“儿童们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入所创造的形式,岂不要比那些希腊的模仿者的作品更富于创造性吗?”那么,儿童为何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儿童的这种艺术心理是先天就有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儿童身上,在儿童身上组成一个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
它来自于遗传的大脑结构本身。
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
所谓原型,是指先天的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具有经遗传而带来的多知觉与领悟的性质。
那么,儿童之所以有那种独特而又共同的艺术心理,是因为他们都有独特而共同的原型。
而原型的外显为原始意象,荣格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
那么,儿童也可以说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是“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
儿童绘画时激动和快乐是成功的保证。
儿童一旦迷上画画,根本用不着大人去督促,如果没有画完,谁喊他都喊不动,画到得意之处时,自己还会笑出声来,完全进入了角色,全身心沉浸在创作的*里。
当他完成大作以后,他会拿给大家看,希望大家和他同享成功的快乐。
这时,别人的称赞对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儿童的原始性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质,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也曾给许多艺术大师以艺术上的灵感启示。
如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曾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但人们往往看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他们身上的原始性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性、现实性和普遍性。
追逐现代潮流渐渐成了他们现实的价值取向,他们离艺术的本质也就越来越远。
著名美术教育理论家维克多・罗恩菲德说过: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干扰,那么就没有必要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
任何一个儿童都会不受束缚地运用他根深蒂固的创造冲动,对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信心。
但是,艺术最终只为极少数人所掌握,而不是所有的人,尽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因为我们在儿时都曾经是艺术家。
总之,把握儿童的绘画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观察、解读儿童行为的水平。
教师要运用实践性、客观性、科学性、教育性与群众性原则实地观察每一个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将观察到的儿童真实的、情境性的行为进行细腻的叙述。
教师要把儿童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和主体,通过语言、行为、作品三种观察途径,了解幼儿情绪情感在绘画中的表现,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爱略特.W.艾斯纳著.张单等译.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美]H.加登纳著.李泽厚主编.兰金人译.艺术与人的发展.1988.
[3][英]E.H贡布里希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探析儿童绘画心理【2】
【摘 要】早在18世纪中期,卢梭认为:“儿童有他特殊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绘画是表达人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
而往往未经修饰、纯粹的儿童画,是人类稚嫩阶段的一种天性流露,是儿童思想情感倾诉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情感 心理 绘画
一 提出问题
1.背景与意义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研究和进行日常教学的时候,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教授或游戏活动上。
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推广及深入,发现绘画活动在儿童的成长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视觉语言,它是人的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是儿童心理、情感、个性、创造能力的反映。
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给予孩子热情鼓励与正确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儿童的潜能得以开发,天性得以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能分析出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中绘画与发展的关系,甚至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心理以及情绪状况。
2.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20世纪中期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德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
他提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物,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阶段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模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
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二 研究内容
1.绘画包含幼儿情感倾诉的语言
想要正确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的内涵,需要了解他们绘画的动机和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过程不同,早讲话的不到一周就会牙牙学语,晚的孩子要快两岁才开始表达。
但是当儿童还不会说话时,儿童执起画笔的时段早于语言发育的时间。
当儿童能手执画笔后,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记录自己生活中影响情绪、表达情感的事件了。
让儿童在自由放松和谐的环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拿起画笔,在空白的纸上画下所想所悟。
绘画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每个幼儿绘画的表达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能外化人的内心素乱,倾听内心痛苦,从而使人获得解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1:02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儿童绘画心理【1】
摘要: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
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儿童 绘画心理 认知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以辅导儿童绘画。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绘画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
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一、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认知方式
艺术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苏珊・朗格在强调艺术的价值时说,人了解世界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逻辑的推理方式,另一种就是艺术感知方式。
儿童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陌生感的世界,所以他们的求知*很强。
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简单,经验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绘画能给他们更广阔和自由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因此,他们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和反映他的世界。
约翰・杜威在谈到美术的本质时说,艺术是一个生动而实在的例子,证明人能有意识,有意义地再现感觉、需求和冲动的统一以及生命活动的特征。
意识的介入带来了规律、选择能力以及对素材的重新处理。
所以它们永无止境地改变着艺术。
但是,意识的介入及时地将艺术的思想变为意识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成就。
在杜威的眼里,艺术是一种赋予生命以活力的体验,它帮助一个成长中的机体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它使一个人上升到一定的情感高度,使他能够认识到艺术的体验是他生命中一件特别的事。
二、未知世界是儿童想象的空间
儿童比*更喜欢画画,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算得上是天才的艺术家,难怪*们常常为儿童们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涂抹惊讶不已。
经常有孩子的父母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多么喜欢画画,画的画多么好看,因此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具备极高的艺术天赋。
我相信这一定是真的。
因为在教学中,我也常常被孩子们作品中的绚丽的色彩、大胆的线条和奇妙的构思所陶醉,我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以赞美之辞。
然而,我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会逐渐减弱。
原因是,他们对原本陌生的世界开始熟悉,当他们对眼前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后,想象力就受到了约束。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将一滴墨汁滴在一张白纸上,拿给幼儿园小朋友看。
小朋友们有的说是蝌蚪,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再拿给大学生看,都说那是一滴墨汁。
这个实验正说明,人的客观认识往往*思维的自由想象。
远古人类想象天上有上帝和神灵,于是产生了那么多美妙的神话传说,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再靠想象去描绘宇宙万物,而是用科技手段。
课堂上,我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民间搞剪纸艺术的老太太,以剪虎闻名,她剪的老虎形象夸张,生动可爱,被邀去一所大学讲学。
校方出于好心带老人家去动物园参观老虎,因老人从未见过真老虎。
结果观虎归来,老人再也剪不出来原来的那种生动可爱的虎了。
可见,想象是建立在对未知事物的探求之上的,已知事物往往成为一种外在的干扰因素,阻碍人们的想象力。
就像希腊人说的那样:知识始于惊奇,如果我们不再惊奇,也许就有知识停止进展的危险。
三、求知欲是儿童艺术兴趣产生的基础
儿童的认知*中存在着艺术兴趣产生的基础。
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表现在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上。
儿童没有见过的东西太多了,第一次见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感到非常的新鲜。
由于儿童的言语能力还不够完善,没有识字以前,形象思维和直观的形象感受是他们认识外界事物、形成概念的主要认知途径。
我们发现,所有的儿童绘画都有一定的情节性。
分析其中的原因可知:儿童的绘画带有一定的儿童语言的特征。
儿童在没有获得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技能之前,只好用他们仅有的一点简陋的形象语言来表达他们天真的思想活动。
儿童可能只会画一些简单的圆形或方形,但它能代表很多东西。
它可以是太阳、苹果、房子、书等等。
儿童画中的形象艺术语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有了这样的艺术语言,他们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形象模仿活动了。
儿童在他们自己的艺术活动中,使游戏增加了无穷的乐趣,他们从自己创造的形象中获得了最初的快感体验。
儿童的这种幼稚的“艺术活动”,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并成为对造型艺术产生兴趣的基础,这种基础在儿童中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四、儿童艺术创造活动的自发性心理
儿童艺术看起来很幼稚,然而却具有*艺术难以具有的独特性的形式、风格、想象力和创造性。
正如康定斯基所说的那样:“儿童们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入所创造的形式,岂不要比那些希腊的模仿者的作品更富于创造性吗?”那么,儿童为何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儿童的这种艺术心理是先天就有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儿童身上,在儿童身上组成一个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
它来自于遗传的大脑结构本身。
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
所谓原型,是指先天的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具有经遗传而带来的多知觉与领悟的性质。
那么,儿童之所以有那种独特而又共同的艺术心理,是因为他们都有独特而共同的原型。
而原型的外显为原始意象,荣格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
那么,儿童也可以说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是“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
儿童绘画时激动和快乐是成功的保证。
儿童一旦迷上画画,根本用不着大人去督促,如果没有画完,谁喊他都喊不动,画到得意之处时,自己还会笑出声来,完全进入了角色,全身心沉浸在创作的*里。
当他完成大作以后,他会拿给大家看,希望大家和他同享成功的快乐。
这时,别人的称赞对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儿童的原始性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质,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也曾给许多艺术大师以艺术上的灵感启示。
如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曾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但人们往往看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他们身上的原始性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性、现实性和普遍性。
追逐现代潮流渐渐成了他们现实的价值取向,他们离艺术的本质也就越来越远。
著名美术教育理论家维克多・罗恩菲德说过: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干扰,那么就没有必要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
任何一个儿童都会不受束缚地运用他根深蒂固的创造冲动,对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信心。
但是,艺术最终只为极少数人所掌握,而不是所有的人,尽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因为我们在儿时都曾经是艺术家。
总之,把握儿童的绘画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观察、解读儿童行为的水平。
教师要运用实践性、客观性、科学性、教育性与群众性原则实地观察每一个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将观察到的儿童真实的、情境性的行为进行细腻的叙述。
教师要把儿童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和主体,通过语言、行为、作品三种观察途径,了解幼儿情绪情感在绘画中的表现,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爱略特.W.艾斯纳著.张单等译.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美]H.加登纳著.李泽厚主编.兰金人译.艺术与人的发展.1988.
[3][英]E.H贡布里希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探析儿童绘画心理【2】
【摘 要】早在18世纪中期,卢梭认为:“儿童有他特殊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绘画是表达人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
而往往未经修饰、纯粹的儿童画,是人类稚嫩阶段的一种天性流露,是儿童思想情感倾诉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情感 心理 绘画
一 提出问题
1.背景与意义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研究和进行日常教学的时候,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教授或游戏活动上。
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推广及深入,发现绘画活动在儿童的成长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视觉语言,它是人的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是儿童心理、情感、个性、创造能力的反映。
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给予孩子热情鼓励与正确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儿童的潜能得以开发,天性得以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能分析出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中绘画与发展的关系,甚至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心理以及情绪状况。
2.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20世纪中期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德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
他提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物,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阶段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模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
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二 研究内容
1.绘画包含幼儿情感倾诉的语言
想要正确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的内涵,需要了解他们绘画的动机和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过程不同,早讲话的不到一周就会牙牙学语,晚的孩子要快两岁才开始表达。
但是当儿童还不会说话时,儿童执起画笔的时段早于语言发育的时间。
当儿童能手执画笔后,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记录自己生活中影响情绪、表达情感的事件了。
让儿童在自由放松和谐的环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拿起画笔,在空白的纸上画下所想所悟。
绘画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每个幼儿绘画的表达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能外化人的内心素乱,倾听内心痛苦,从而使人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