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3-6岁年龄特征怎么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14: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33
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动作发展快:3-6岁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动作发展是其重要标志。他们的身体和手的动作日益发展,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他们特别好动。如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能在跑时躲避他人等。能够熟练地用勺吃饭,涂涂画画,能够穿脱简单的衣裤等。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参与户外活动,发展大肌肉动作。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发展精细动作。鼓励、支持、放手,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认识靠行动:3-6岁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或边做边说,他不会想好了再做。幼儿的认识活动需要亲身参与,在看、听、说、触摸、摆弄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下提升对事物的感受、了解,从而认识。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开阔幼儿的视野,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动手、动眼、动嘴、动脑、触摸等。
情绪作用大: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他们对亲人有强烈的依恋,一旦离开常常伴有哭闹、不安等情绪,也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闹。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如果能用有趣的、新异的事物吸引他们,能够分散或转移注意力。幼儿在家依恋父母,到园所后也会依恋一个*。3-6岁幼儿期的许多活动都是“情绪化”的,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需要给予幼儿关爱、陪伴、安抚。群体活动、有趣的游戏能够引发积极的情绪。
爱摸仿:模仿是3-6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和老师。随着交往范围的增加,模仿同伴、他人、媒体等。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在模仿中他们喜欢重复,在重复中增加了解、认识和理解,在重复中不断积累认知的经验,在重复中不断熟悉、熟练掌握某些技能和方法,从而树立自信。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要提供安全、优良的教育环境,以身作则,耐心引导。尽量少的接触电子产品。
常把假想当真实:3-6岁幼儿常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想象有夸张性的表现,有时想象与现实混淆。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中,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这种情况会使*误认为幼儿在“说谎”。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要接纳、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引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事物、判断简单的是非,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应避免一味地说教。
常把动物或物体当*:3-6岁幼儿有泛灵论的思想,人们认为什么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常常把动物和物体当*,甚至和娃娃、桌椅板凳等说话,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同时他们也以拟人化的活动形式理解和参与活动,满足爱模仿的心理需求。他们喜欢听故事,自己也常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对家庭教育的启示:用拟人化的口吻、方式引导幼儿行为,运用故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阅读等习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6:35
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动作发展快:3-6岁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动作发展是其重要标志。他们的身体和手的动作日益发展,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他们特别好动。如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能在跑时躲避他人等。能够熟练地用勺吃饭,涂涂画画,能够穿脱简单的衣裤等。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参与户外活动,发展大肌肉动作。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发展精细动作。鼓励、支持、放手,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认识靠行动:3-6岁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或边做边说,他不会想好了再做。幼儿的认识活动需要亲身参与,在看、听、说、触摸、摆弄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下提升对事物的感受、了解,从而认识。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开阔幼儿的视野,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动手、动眼、动嘴、动脑、触摸等。
情绪作用大: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他们对亲人有强烈的依恋,一旦离开常常伴有哭闹、不安等情绪,也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闹。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如果能用有趣的、新异的事物吸引他们,能够分散或转移注意力。幼儿在家依恋父母,到园所后也会依恋一个*。3-6岁幼儿期的许多活动都是“情绪化”的,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需要给予幼儿关爱、陪伴、安抚。群体活动、有趣的游戏能够引发积极的情绪。
爱摸仿:模仿是3-6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和老师。随着交往范围的增加,模仿同伴、他人、媒体等。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在模仿中他们喜欢重复,在重复中增加了解、认识和理解,在重复中不断积累认知的经验,在重复中不断熟悉、熟练掌握某些技能和方法,从而树立自信。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要提供安全、优良的教育环境,以身作则,耐心引导。尽量少的接触电子产品。
常把假想当真实:3-6岁幼儿常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想象有夸张性的表现,有时想象与现实混淆。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中,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这种情况会使*误认为幼儿在“说谎”。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要接纳、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引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事物、判断简单的是非,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应避免一味地说教。
常把动物或物体当*:3-6岁幼儿有泛灵论的思想,人们认为什么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常常把动物和物体当*,甚至和娃娃、桌椅板凳等说话,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同时他们也以拟人化的活动形式理解和参与活动,满足爱模仿的心理需求。他们喜欢听故事,自己也常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对家庭教育的启示:用拟人化的口吻、方式引导幼儿行为,运用故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阅读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