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5 18: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1:12
前不久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批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说接受碎片化的信息非常不利于知识的成长;细则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标题,这倒从另一方面佐证了这个论断。我同样善于用得来的醒目的只言片语四面八方地去推论,说的好听叫繁衍,实际上则是未经推敲的瞎说,过瘾了就行,你也不会无聊的去查我在哪随便记住了一句话。为什么是瞎说呢,因为我知识太匮乏了!除了我读过的不足几人高的书,和无法评价的专业课,我几乎不精通任何一个领域,精通和了解是差了若干年的:信息的快速流通在*迫我们接受大量观点的同时,也占有了本该用来消化它们的时间。
这一点非常可怕。比无知的可怕甚至还要多一点;就比如现在,我本来是个文艺写手,可这会试图讲道理举例子的时候,就开始抓耳挠腮了:我们在接受新鲜观点的时候,要么喜欢猎奇的新闻本身,不然就是作者用试图用有限的经验作新奇的结论。这两点已经最大限度的带给了你一个假象:你可能在思考。所以拐了半天我们又回到初始命题:从一篇文章里接受的信息是否可信或者有用,你是否有能力完整的思考从事件到逻辑,从作者的假设到他做出陈词这一连串的可信度;如果他的目的有问题:他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从而广告;他表达的核心观点不准确:因为这么说显得很轰动,很反转;他的信息来源很片面:我从某处看到一个未经证实的观点,尽管是值得怀疑的,但它对于证实我想说的很有利,我就告诉你;甚至的甚至,真的有这么多奇葩的作者在40岁前经历了这么多励志、苦难、无畏、高冷的故事么?我怎么一件都碰不到。你说这也有40岁后写的,发不了SCI又无卵用,把奋斗和窘迫抖给无知和竞争的年轻人,我没有这个免费的动机。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这种被欺骗的愤怒和怀疑:一篇重口气的文章,往往提供的是难以消化也无方式咀嚼的肋骨,它戳了你一下。
愤怒的原因是看到这么一篇文章:《看!美国人100年前就研究透了中国人》。这起码有数重的自卑提供潜台词支持:中国依旧是落后和不发达的,不仅现在对中国人了如指掌,而且“100年前”“就”已经研究了,还研究“透了”;说中国人你们现在自己还研究啥,整天白研究,人家多久以前就已经研究完了,我们自己整天在那瞎忙。这是假借了一个从历史书里剥离出的流行概念:近现代的落后一直在延续,在同外国人的比较中,我们是弱势和没有主动权的。这种简单粗暴又容易让大众接受的概念作为一个不需充电的插座,刺激一下,就启动了。好奇的人去看看到底怎么研究的,渊博的标题党就该直接用了: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粗鄙又有了砝码,中国人就是这么那么!
文章介绍的是这本书《中国人的性格》。编者导言是这么说的:“史密斯在结尾处点了一下题: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100多年前,史密斯首次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这种描绘即使在今天仍旧令我羞愧难当。我冒昧地把这一事件的意义夸大为:中国社会内部的肮脏第一次全面曝光给了世界历史。这本书给100多年的的留日中国留学生很大的震撼,其中便包括鲁迅。鲁迅在中年之后的写作生涯中,孜孜不倦地批判中国人的“国民性”,很可能就与这本书的刺激有关。原书太长,这里只分享其中部分文字。但仅这部分,已足够刺痛我们。”
以上引用均为编者原稿。令我奇异的是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羞愧难当的:姑且不论100年中国的时代变迁,一个美国人在没有普及成熟的研究中国社会的方法学之前,用观察似的笔触去描绘自己眼中的中国人,甚至其性格,乃至做出了一对绝对的结论,这个研究本身的信度可靠么?它又是如何让100年后的你羞愧难当的?
冒昧的看到中国社会内部的肮脏,性格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即使文化社会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谁也不能管中窥豹似的以偏概全,认为这就是中国社会,而且还是肮脏的。这不仅是冒昧更是谄媚,用态度偷换了内容,以此启动大众对于有关事件的情绪加工,而忽视了其本身羸弱而又不通的逻辑。“鲁迅、很可能、足够刺痛”这也用同样的手段,没有证据证明这本书和鲁迅的思想变化有关,再退一步,鲁迅的描述也无法掷地有声的做出结论乃至教人如何改变,文化作为一个缩影对于个体的影响很难具体描述,如果鲁迅也难以把握,那用美国人两百年不到的文化框架去体味中国人的性格甚至让你奉为圭臬,未免也太厚此薄彼了。
这是文章的引言,后面是具体的关于一些现象和由此作者做出的结论,非常啰嗦,我没有耐心读完;但甚至可以做到逐条反驳的地步,因为他的论证非常不严谨,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需要一个苛刻的过程,而且作为难以具体形象描绘的性格特征,想要去概括团体、社会、文化、国家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效度验证,不要说作者只在中国活了26年,哪怕我们的长辈七八十年的文化孕育,也难以准确客观的去描述自己、别人,生活和变化,更不要说宏观的角度去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做注释。当然这本书的意义内容、意义、评价之类大家可以去豆瓣搜,读书是个开放的事情,而个人体验只是一个初级的交流。
我的愤怒并非来自书内容本身,而是编者总是试图用夸大的,不负责任的描述和推论去诱骗读者。就推荐这本书而言,他在试图用一些稀有的,带有严重感*彩的价值观评价去让你注意,就像贾樟柯的电影用*怜悯去博得西方人的爱慕,却难以对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做出理性有富有韵味的解读。
我们都喜欢结论性的东西,而不喜欢论证,分析他们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你在碰到吸引你注意的内容时,会快速的加工并记住,而这种短小的文章加上编者主观的编辑,其内容的合理性甚至正确性都会因为他想要的用途产生变化,更不要说你在接触一个陌生的,不甚了解的领域时,大量结论性的信息扑面而来,你甚至没来得及了解该如何学习这类新闻,就默认了知识的获取就是这样的模式,没有你自己从0到1的变化,久而久之,你的脑袋就会相信并且只知道这条结论,因为你从来没有深度加工过它,结论可以用来炫耀,而如何求知怎样批判却无人关心;至于他从哪来,为什么这么说,说的对不对,都懒得去思考了。
这就是社交媒体对于传播知识的蛊毒,你在其中获得的所谓“阅读的快感”,本质上是社交模式的盈利;自认为快速有效的刷新了知识,实际上是只美满的获取了“知道”。
原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脑子有话讲 我们思考,原创,共享;讲道理,讲故事。
朋友们,搜索并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的内容和更好的阅读体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0:14
前不久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批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说接受碎片化的信息非常不利于知识的成长;细则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标题,这倒从另一方面佐证了这个论断。我同样善于用得来的醒目的只言片语四面八方地去推论,说的好听叫繁衍,实际上则是未经推敲的瞎说,过瘾了就行,你也不会无聊的去查我在哪随便记住了一句话。为什么是瞎说呢,因为我知识太匮乏了!除了我读过的不足几人高的书,和无法评价的专业课,我几乎不精通任何一个领域,精通和了解是差了若干年的:信息的快速流通在*迫我们接受大量观点的同时,也占有了本该用来消化它们的时间。
这一点非常可怕。比无知的可怕甚至还要多一点;就比如现在,我本来是个文艺写手,可这会试图讲道理举例子的时候,就开始抓耳挠腮了:我们在接受新鲜观点的时候,要么喜欢猎奇的新闻本身,不然就是作者用试图用有限的经验作新奇的结论。这两点已经最大限度的带给了你一个假象:你可能在思考。所以拐了半天我们又回到初始命题:从一篇文章里接受的信息是否可信或者有用,你是否有能力完整的思考从事件到逻辑,从作者的假设到他做出陈词这一连串的可信度;如果他的目的有问题:他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从而广告;他表达的核心观点不准确:因为这么说显得很轰动,很反转;他的信息来源很片面:我从某处看到一个未经证实的观点,尽管是值得怀疑的,但它对于证实我想说的很有利,我就告诉你;甚至的甚至,真的有这么多奇葩的作者在40岁前经历了这么多励志、苦难、无畏、高冷的故事么?我怎么一件都碰不到。你说这也有40岁后写的,发不了SCI又无卵用,把奋斗和窘迫抖给无知和竞争的年轻人,我没有这个免费的动机。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这种被欺骗的愤怒和怀疑:一篇重口气的文章,往往提供的是难以消化也无方式咀嚼的肋骨,它戳了你一下。
愤怒的原因是看到这么一篇文章:《看!美国人100年前就研究透了中国人》。这起码有数重的自卑提供潜台词支持:中国依旧是落后和不发达的,不仅现在对中国人了如指掌,而且“100年前”“就”已经研究了,还研究“透了”;说中国人你们现在自己还研究啥,整天白研究,人家多久以前就已经研究完了,我们自己整天在那瞎忙。这是假借了一个从历史书里剥离出的流行概念:近现代的落后一直在延续,在同外国人的比较中,我们是弱势和没有主动权的。这种简单粗暴又容易让大众接受的概念作为一个不需充电的插座,刺激一下,就启动了。好奇的人去看看到底怎么研究的,渊博的标题党就该直接用了: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粗鄙又有了砝码,中国人就是这么那么!
文章介绍的是这本书《中国人的性格》。编者导言是这么说的:“史密斯在结尾处点了一下题: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100多年前,史密斯首次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这种描绘即使在今天仍旧令我羞愧难当。我冒昧地把这一事件的意义夸大为:中国社会内部的肮脏第一次全面曝光给了世界历史。这本书给100多年的的留日中国留学生很大的震撼,其中便包括鲁迅。鲁迅在中年之后的写作生涯中,孜孜不倦地批判中国人的“国民性”,很可能就与这本书的刺激有关。原书太长,这里只分享其中部分文字。但仅这部分,已足够刺痛我们。”
以上引用均为编者原稿。令我奇异的是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羞愧难当的:姑且不论100年中国的时代变迁,一个美国人在没有普及成熟的研究中国社会的方法学之前,用观察似的笔触去描绘自己眼中的中国人,甚至其性格,乃至做出了一对绝对的结论,这个研究本身的信度可靠么?它又是如何让100年后的你羞愧难当的?
冒昧的看到中国社会内部的肮脏,性格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即使文化社会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谁也不能管中窥豹似的以偏概全,认为这就是中国社会,而且还是肮脏的。这不仅是冒昧更是谄媚,用态度偷换了内容,以此启动大众对于有关事件的情绪加工,而忽视了其本身羸弱而又不通的逻辑。“鲁迅、很可能、足够刺痛”这也用同样的手段,没有证据证明这本书和鲁迅的思想变化有关,再退一步,鲁迅的描述也无法掷地有声的做出结论乃至教人如何改变,文化作为一个缩影对于个体的影响很难具体描述,如果鲁迅也难以把握,那用美国人两百年不到的文化框架去体味中国人的性格甚至让你奉为圭臬,未免也太厚此薄彼了。
这是文章的引言,后面是具体的关于一些现象和由此作者做出的结论,非常啰嗦,我没有耐心读完;但甚至可以做到逐条反驳的地步,因为他的论证非常不严谨,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需要一个苛刻的过程,而且作为难以具体形象描绘的性格特征,想要去概括团体、社会、文化、国家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效度验证,不要说作者只在中国活了26年,哪怕我们的长辈七八十年的文化孕育,也难以准确客观的去描述自己、别人,生活和变化,更不要说宏观的角度去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做注释。当然这本书的意义内容、意义、评价之类大家可以去豆瓣搜,读书是个开放的事情,而个人体验只是一个初级的交流。
我的愤怒并非来自书内容本身,而是编者总是试图用夸大的,不负责任的描述和推论去诱骗读者。就推荐这本书而言,他在试图用一些稀有的,带有严重感*彩的价值观评价去让你注意,就像贾樟柯的电影用*怜悯去博得西方人的爱慕,却难以对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做出理性有富有韵味的解读。
我们都喜欢结论性的东西,而不喜欢论证,分析他们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你在碰到吸引你注意的内容时,会快速的加工并记住,而这种短小的文章加上编者主观的编辑,其内容的合理性甚至正确性都会因为他想要的用途产生变化,更不要说你在接触一个陌生的,不甚了解的领域时,大量结论性的信息扑面而来,你甚至没来得及了解该如何学习这类新闻,就默认了知识的获取就是这样的模式,没有你自己从0到1的变化,久而久之,你的脑袋就会相信并且只知道这条结论,因为你从来没有深度加工过它,结论可以用来炫耀,而如何求知怎样批判却无人关心;至于他从哪来,为什么这么说,说的对不对,都懒得去思考了。
这就是社交媒体对于传播知识的蛊毒,你在其中获得的所谓“阅读的快感”,本质上是社交模式的盈利;自认为快速有效的刷新了知识,实际上是只美满的获取了“知道”。
原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脑子有话讲 我们思考,原创,共享;讲道理,讲故事。
朋友们,搜索并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的内容和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