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疼是什么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5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31
脚底板疼可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第一种: 脚跟血脉不活。这类病人症状表现为:如早上
起床下地行走,脚底会像针扎一样疼,但是行走一会疼痛的症状逐渐
消失,再在坐下休息一段时间下地行走又疼,就这样反反复复。
第二种:脚跟受风湿。这类病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由于长时间受风湿的侵袭,
天气忽冷忽热时,行走时脚底板会疼痛难忍。
第三种:跟腱炎,脚跟骨刺,跟垫炎等足跟炎症。这类病人症状表现为
下地行走脚后跟就疼,严重时脚跟浮肿最严重时脚跟侧面起包。
脚底板疼如何治疗?
由于脚底板疼痛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可用中医膏药贴||足跟痛.宁消贴||外敷的方法,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可迅速消除肿痛,促进功能恢复而快速达到治愈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8:06
很多人都发生过脚底板疼痛。早晨下床行走的第一步,长期不动后迈出的前几步会感觉脚底有酸痛,亦或者是长时间逛街、行走后脚底板变得不舒服?
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那么你很有可能患上了“足底筋膜炎”。
那么什么是足底筋膜炎呢?
我们先看看足底筋膜炎的定义: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
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无菌性炎症。不要以为发炎就一定是受到外伤导致细菌感染,当我们身体内部的软组织张力失调,导致骨骼与肌肉之间不正常的摩擦与牵拉,也会发生炎症。这种由于内部软组织与骨骼之间的失调导致的炎症就是无菌性炎症。
那么足底筋膜炎这种无菌性炎症是由哪些软组织与骨骼关节失调导致的呢?
我们再次搬出解剖列车的筋膜链来给大家解释:首先,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是一个确切的名词,它位于我们的足底,从脚跟延伸至脚趾,它的组织强度是很大的,而且它也是维持足弓的主要力量之一。
我们的足底筋膜属于身体后侧的后表链(superficial back line)中的末端,这条链一直往上行走至帽状腱膜,途中经过:跟腱,腓肠肌,腘绳肌,骶结节韧带,腰骶部筋膜,竖脊肌,最后到达起点帽状腱膜。
我们的足底筋膜炎往往是足底筋膜长期受到牵拉,当它的组织开始承受不了这种牵拉力,再加上我们几乎无法避免不使用我们的双脚来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行为,足底筋膜的疼痛就此爆发出来。
那我们的足底筋膜受到的拉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让我们回头看看足底筋膜炎的症状表现:
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
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
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
这三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后表链中的某些肌肉一直在缩短。
如果大家能理解之前我所说的长在身体后侧表层的一系列肌肉组成的后表链的概念,那就不难理解,当这条链的一部分缩短,势必会牵拉其他部位。
比如晨起时足底有疼痛,我们简单会想一下,我们睡觉时肯定不会勾着脚背睡,通常都是把脚掌伸直睡着。这种体位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讲过,这叫做足跖屈,这个动作是小腿后侧腓肠肌的功能之一。当我们睡觉时一直保持足跖屈,那么我们的腓肠肌就会一直缩短,导致我们的足底筋膜承受一整晚的牵拉力。
同理,当我们行走时,我们的腓肠肌也会一直在用力,过度使用后,它的张力会变得很高,这个时候也会对足底筋膜产生牵拉力。当一个的足底筋膜长期处于牵拉的状态,那么他站得久了,也可能会感受到足底的疼痛。
明白了足底筋膜炎的原理后,我会在下一篇给大家解决和改善的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9:57
问题分析: 你好,脚底痛,一般有几种可能,一是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脚掌前面一点;二是跟骨骨刺,是骨质增生的结果,疼痛的部位主要是靠近跟骨的地方,也就是脚掌靠后面一点,但这病是有慢性病史,老年易患,而您只是最近一段时间起病,且您还年轻,
意见建议:一般不考虑;三是跟腱炎,这病疼痛主要在脚后跟肌腱处,疼痛厉害的话,可以牵连脚后跟.根据这些病的发病特点,现在本人考虑趾腱筋膜炎可能性较大,.注意休息,走路不要走多了.3.睡前热水洗脚,脚底也可热敷.4.如果症状重的话,影响步行,那么建议针灸或推拿治疗,祝你健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12:05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另外,现在认为一般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