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的人是什么心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5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1:31
古人常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百善孝为先,轻易践踏自己的生命,也是对父母不敬,所以在古代自杀自残都极为可耻。可是现在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大家的这种观念都渐渐地弱化,越来越多的的人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自杀自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比如分手啊,和对象闹个小矛盾啦,都要死要活的,要用自残的方式来让别人回心转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拉回心爱的人,但是殊不知,一两次别人会因为害怕而屈服,但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别人只是害怕承担责任,长时间下去,别人也会麻木,内心会留下阴影。反而对你的感情都会一步步因为害怕而消耗,直到完全失去对你的一丝丝留恋!那我就来说说我怎么看待自残的人吧!
我先来说一个例子吧,我大学认识了一个男生,他交女朋友非常谨慎,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才会确定关系,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小心,不就交个女朋友嘛,跟过个人生大关似的。他就告诉了我原因,原来他之前在高中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那个女朋友一开始很正常,可是相处时间长了他就发现了问题。那个女生她仿佛很是嫉妒这个男生,因为这个男生的学习成绩是不错的,每次发下来试卷的时候,这个女生就会把这个男生的试卷撕毁,甚至在平常,这个女生也不让我的朋友好好学习,经常让他陪自己,我朋友一不陪她,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折磨得我朋友不得不屈服。
终于有一天,我的朋友不堪重负,和那个女生提出了分手。可是这个消息就仿佛是一个重磅*,那个女生接受不了我朋友提出的分手,跑了出去拿了一把小刀就往手腕上划,我朋友一开始以为她不敢,毕竟哪个正常人能舍得做这种事?可是看见女生划上去了我朋友喊了一句你疯了就赶紧把刀子夺了下来,幸好划得不深,最后也没什么事,但是从那以后我朋友对那个女生真是唯恐避而不及,在他的心里那个女生已经在未来的伴侣名单里画上了叉,后来高中毕业了,我朋友终于能够甩脱那个女生了,他对我说,他当时的感受就好像常压在头顶的阴霾终于散去了,他终于自由了!
之后我问他还爱那个女生吗?他说怎么还会有爱?有的只是害怕。所以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了吧,那些以自残来要挟别人的人说句实话都是蠢货。你的自残除了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根本给你带不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把原来喜欢你的人推得越来越远。这种行为是愚蠢的,而能够做出这种行为的人更加是愚蠢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2:49
自残是一种*心理。
自残或者说自虐的人之所以自残或者说自虐,是因为这个人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常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以一种自残或者说自虐的非同寻常的变相发泄的特殊方式,在现实中求安慰。这,就是自残或者说自虐的机制。
由于在自残或者说自虐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不能按常态进行到底,而只能以一种自残或者说自虐的扭曲方式突围而出,在不符合社会道德与习惯要求的非自然的行为中,求得有限的满足。由此可见,自残或者说自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扰乱甚至歪曲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4:23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自残是一种*心理。
自残或者说自虐的人之所以自残或者说自虐,是因为这个人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常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以一种自残或者说自虐的非同寻常的变相发泄的特殊方式,在现实中求安慰。这,就是自残或者说自虐的机制。
由于在自残或者说自虐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不能按常态进行到底,而只能以一种自残或者说自虐的扭曲方式突围而出,在不符合社会道德与习惯要求的非自然的行为中,求得有限的满足。由此可见,自残或者说自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扰乱甚至歪曲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6:15
1、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
2、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3、当人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希望能忽视痛苦。但麻木也让人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4、人体受伤时,脑部同时分泌“脑内啡”(endorphin),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将痛苦驱除。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青少年集体公开割腕,常常是用这种自残行为,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建立同侪认同。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难以觉察,因此,如果不特别指明,自残仅仅是指对肢体的伤害。自残的最极端情况就是自杀。自残行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自残的念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已。对于很多女性,长发也被认为是肢体的重要部分。对于感情重大打击,很可能就以头发作为突破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8:23
^小茜是个大二女生,长得清清爽爽,担任班干部的她主持起班日活动表现得出色能干。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在老师同学眼中挺阳光且又积极努力工作的女孩,近来,却总用小刀割伤自己……她的行为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背景?当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曾乃卓将该案例向记者讲述后,引起了长期关注心理案例的记者的好奇心。
^童年的阴影使她潜藏“愤怒”
^曾乃卓老师介绍:据观察,小茜发生自伤自残自虐行为的诱因表面上是“失恋”――她喜欢的男友离她而去,无法接受感情挫折的小茜不知该怎样排遣痛苦,于是用自伤的方式宣泄愤怒,欲将自己快速地从那种内心的痛苦中解救出来。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受到创伤时,身体会快速分泌快乐素(儿茶酚氨、肾上腺类物质),让肌体愉悦轻松,这也是自虐者为什么会自虐的原因之一。”曾老师说,对于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不够完善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在选择某种能够让自己快速解脱的方式时(如抽烟、喝酒、打群架、头撞墙等),自伤也是其中一种。“然而,小茜一而再地割伤自己,又说明她的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释放,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在接下来的进一步咨询中,曾老师了解到,小茜成长历程中的确存在着*的“印痕”,这或可用于解读青春后期的小茜行为异常的线索:小茜才几个月大就被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寄养,4岁多时奶奶生病住院,临时把小茜托付给邻居一个孤身老汉帮忙照看,幼年的小茜有过被性侵性猥亵的创伤经历。上小学后,小茜回到父母身边,虽然一直以来父母对小茜是疼爱有加,但小茜似乎并不“领情”。“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心理不健康的成年人,往往都有着早期的分离经历。若母亲短时间喂奶或不喂母乳,过早地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等孩子要上小学了才接回父母家,这时,不管父母怎么满足孩子,孩子还是会觉得父母不爱他。”据曾老师介绍,对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2岁以前是儿童发展形成对人的“安全感”、“共情”、“深层的依恋”的关键时期,这是在与妈妈交流中形成的。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机会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而是被送走或不断更替抚养人,客体关系的混乱会导致孩子在心理上将难以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也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孩子会选择一种逆来顺受的方式接受现实――表面上看似很听话,内心却潜藏着“婴儿的愤怒”,这种愤怒在青春期和成年后常常指向最亲密的人,如父母、恋人,对外人却能保持理性与克制。有时候由于内心没有经由依恋而获得安全感,会很努力发展自己,获取稳定的社会认同,但在婚姻恋爱方面却容易失败。
^解开生命历程的两个“结”点
^曾老师分析:小茜幼年的创伤经历,在她长大有了性意识并爱上一个人后,发生了“记忆的苏醒”,并被自己建构成性创伤体验(觉得自己的身体曾经被男人看过、摸过甚至碰过了,自己变得不干净、不纯洁、不完整了,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形成低自尊,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男友的离去更引发她对自己的愤怒,她反复伤害自己的目的在潜意识层面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自我惩罚自我折磨自我攻击。此外,心理上的自卑会使小茜对爱情的追逐成为潜意识里“依恋饥渴”需要的替代性满足,因为小茜所渴望的真正的爱并没有得到。而她在班级里的积极努力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她内心的挣扎和对自尊的渴望及补偿。
^曾老师告诉记者,她对小茜的心理辅导思路是:
^1.坚持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帮助小茜领悟并尽可能地将她的行为解读成她是在采取幼稚的防御体系,幼年的创伤和现在的失恋只是她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结”点,抛开它,帮助她重新发展,重新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会发现生活的绝大部分时光都还是阳光灿烂的。
^2.引导小茜发展一点“自恋”心理,学会爱自己,对自己感兴趣,要在心理上重新建构对自己的评价:要觉得自己依然是可爱的美丽的完美的女人,从而放弃自贬。
^3.调整对父母的态度,用心去感受父母的爱,不再追究过往,而是去着眼未来。
^4.培养起正确的恋爱观,学会顺其自然,缘来认真把握,缘去健康分手。
^5.发展对外部事物的兴趣,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做好生涯规划,让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
^曾老师说:“相信经过心理疏导以后,小茜会开始一个新的人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0:47
1,自责,内疚。
2,希望通过身体的痛苦来缓解精神上痛苦。
3,希望得到关爱,自我伤害,以得到亲人爱人等等的关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3:29
1、自残的目的多是为了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是自残者最常想达到的一种效果。
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
2、自残也是一种自我惩罚。
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6:27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
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难以觉察,因此,如果不特别指明,自残仅仅是指对肢体的伤害。自残的最极端情况就是自杀。 自残行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自残的念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已。
只要是有意识的,自我主动的,在自主控制下的对自我肉体和精神的(会产生疼痛感的)伤害,皆属于自残。
据美国精神健康协会(Mental Health America)对不同国家共1000名的受访者的调查发现,其中约有4%的成年人和15%的青少年在情绪危机的时候使用过不同方式进行自残。
其中有自残心理倾向的青年中,女孩占80%,因为男孩子的暴力倾向更多体现在破坏行为,女孩子则对自己进行伤害。
许多自残行为甚至是无意识中,或神情恍惚中进行的。往往代表着无法自我处理和表达的复杂负面情绪。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自残行为呢?
情绪宣泄,将心理痛苦转移到身体
1
自伤是青少年不良情绪。严重沮丧和恶劣的心情,以及孤独、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青少年自残前通常感觉非常糟糕,对家人或其他人怀着不满和敌对,自残者通过对自己的伤害来表达这些情绪,从而帮助自己从无法忍受的消极情绪中获得一种解脱。
有的被访者认为自伤是为了“转移压力”;另有一位被访者说,“划完心里会好受些”、“只是发泄一下”。他们将心理摸不着的痛苦,转移到肉体上真真切切的疼痛,从而达到自己情绪的转移目的。
引起他人注意
2
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压力,自伤行为就是个体对挫折和压力无法应对的体现。虽然自伤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它却向他人传达了一个信号:
让别人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强迫他人正视自己的需求。
自残者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受欢迎,是被忽视的群体,在他们看来,采取极端的方式就可以引起足够的关注。
寻求感觉刺激
3
有些学生进行自我伤害是因为“刺激”、“个性”、“好玩”。
国外研究表明,21. 9%的青少年自我伤害想法来源于报刊、影视及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很可能会影响青少年,使其产生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好奇心误认为这是好玩、前卫的行为,从而去模仿这种行为,追求很“酷”、很“勇敢’的感觉。
模仿心理导致自残
4
看到自残的同学得到了一些好处,盲目模仿导致自残。“初一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喜欢自残,当时我就和她学。”当时第一次觉得自残真的很酷,后来越来越狠了。
因为第一次的刺激往往比接下来的自残所带来的的刺激要深刻,所以自残的程度会慢慢加深,而且这种由于学生好奇模仿心理引起的自残行为,会向感冒一样传染,像*一样上瘾。
攻击*的宣泄
5
针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自伤个体大多伴有攻击行为,在他们没有其他可利用的交流方式来表达攻击性,并且缺乏延迟满足和延缓敌对*的能力时,自伤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避免攻击他人的行为出现。
因为攻击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排斥,自残者就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攻击目标的替代品,来宣泄攻击的冲动。
家庭环境和教育
6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背景,家庭环境对自残行为有很大影响。
在12--18岁的自伤者中在家庭内存在困难的占很大比例,由于离婚、分离或死亡等造成了家庭破裂的儿童自伤机率是享有良好照顾的青少年的20倍。
另外,社会上普遍认为自残和自杀是直接相关的,但康奈尔大学研究表明,尽管自残在造成身体的损害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死亡,但是自残者的目的并不是要自杀。
比如如果是自恨产生的自我惩罚行为,当自恨进一步恶化,则易于导向自杀;但如果是对痛感成瘾,则基本和自杀关系不大,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9:41
一般而言,是现实和理想距离太远吧。这样的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达不到标准就采取这种方式来平复精神上的内疚、自责、愤懑等,心理比较阴郁。不严重的能通过自我心理调整恢复正常,严重的就需要一些开导和疏导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23:13
一般这样的人多是由压力比较大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发泄途径而引发,长期下来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依赖,就像吸毒一样,做完之后会觉得很轻松,属于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03:01
引起关注。这是他们应对外界压力以及表达内在的一个方式,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掉内心的压力。同时,也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某些东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07:05
这是报复心理引起的,小时候的自虐或是自残可能是为了报复父母,长大后这种行为就比较复杂,因人而异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11:27
一:喜欢自残的人都比较悲观。
许多喜欢自残的人在性格上面都比较悲观,经常觉得自己是被世界抛弃的人,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疼爱,遇见一点小事,也会往糟糕的方面去想,觉得自己解决不了。
而且他们会觉得世界对他们非常的不公,似乎所有的不幸都会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所以他们会选择自残来发泄自己对世界的不满。面对这样的人,大家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帮助他们从悲观中走出来。
二:喜欢自残的人普遍压力大。
有些人性格比较好强,什么事都不肯意服软,也接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因此这样的人通常外貌上看上去非常优秀,可是其实他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生怕被人超越,所以他们总是会觉得被压得喘不外气来,但由于不懂得如何排解这些压力,因此有的人就会选择自残来发泄,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仿佛只有身体上的疼痛,才能让他们喘上一口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16:05
绝望 ,不安 ,难过 ,伤心 ,无可奈何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20:59
自残的人都是特别扭曲的心理,应该和他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压力比较大,承受不住了,精神崩溃了。
昨天就看到一个这样的视频,说的是一个妇女送大娃去学校,回来还要哄小娃。
不知道怎样子,就忽然狂扇自己,还是当着自己的小孩子的面。
当时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感觉特别难受,进入这个视频的评论区只能对他说,加油吧,生活不容易,但是要努力坚持。也看到很多人对他说加油。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不管碰上什么,坚持下去就是美好的。
尤其是还有两个孩子,一定要挺过来,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和家人沟通一下,交流一下,听听家人的想法,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自残,影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