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语文(报任安书)读后感,400字左右,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23:00
读《报任安书》有感
其实早在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中我就已经深刻的接触过《报任安书》了,但当时只是被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那悲愤情感的文辞所打动。同时被司马迁的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的人格和实录精神所感染。直到今天再次重读《报任安书》我终于通过这篇天下奇文走近了司马迁,走入了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天汉二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以对李陵的深刻了解,私下认为李陵投降委实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汉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毫无顾忌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殊不知这极大地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司马迁有口难辩,就这样得了罪,被打入地牢,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转变。在生死面前,司马迁没有畏惧过。选择死是一种解脱,但为了《史记》,他选择了“痛下蚕室”,这需要更大的勇气。他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对他的身心是极大的摧残和侮辱。信中写道:“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字字血,句句泪,渗透着无尽的哀怨之情。 司马迁与李陵非亲非故,亦非受人之托,为其辩解,只是出于对李陵正直人品的熟知,出于一个直言敢谏的大臣的良知。然而却触怒了专横的汉武帝,身受奇耻大辱,精神又遭到沉重的打击,他能不怨恨专横的君主吗?“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也是司马迁的遭遇吗?然而怨归怨,一想到自己的家族,世代都是史官,父亲司马谈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著作,但无奈年事已高,便只好寄厚望于作为儿子的他,希望他实现修史这一宏愿。若是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去,岂不遗憾?何不努力完成父亲这一夙愿?死既无益,生而有用,于是,司马迁隐忍苟活着,这恰是他的伟大之处,非有胸怀大志者不能为之。 司马迁自幼胸怀大志,攻读经传史籍,年轻时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古代遗闻佚事,访贤搜史,了解风俗民情;三十八岁时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充分利用汉朝宫廷图书馆,阅读大量的文献典籍,为著述《史记》搜集有关资料,经过五年的搜集工作,便开始了他的史学巨著的著述。四十八岁时虽遭受腐刑,但司马迁没有停止在怨恨上,也没有选择“死节”,而是以古代圣贤发愤为作的事例激励自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也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这些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先驱,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惨淡笔耕十三年,著成《史记》一百三十篇,开创了中国记传体史书的先河,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奋斗目标,并以此书“偿前辱之责”,这是他精神、人格上的涅槃。
司马迁志向高远,雄心万丈,对于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超越了庸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是啊,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然而,死就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司马迁认为自己受辱之后“引决自裁”“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面对侮辱、嘲笑、误解,他选择忍辱负重地活下来。忍辱负重,苟且屈生,比一死了之更痛苦,更需要勇气,也更能显出英雄气概来,可以说生死观的背后透者他的万丈雄心。司马迁重视生命的存在,更重视生死的意义,他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原则,认为人生在世要么立德,要么立功,要么立言。在《史记》中,司马迁歌颂那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赞赏他们为了某种信念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及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以其豪迈而达观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影响后人,激励后人。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句;诗人臧克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
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为人类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人们永远记住他,他们虽死犹生,超越庸常,千古不朽。
在《报任安书》中写到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时,他列举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但不一定都去“死节”,在“发愤著书”一节中,又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完成了流传后世的不朽之做,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文章纵横捭阖,内容丰富,笔力雄健,震烁古今。司马迁幼年从师儒学大师孔安国,道学大家董仲舒,系统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时两年的漫游不仅使他游历,名山大川,陶冶情操,也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报任安书》又显示了司马迁这位古代散文学家的文学才华。古人早就称此文为“天下奇文”。它的“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磅礴,作者长久积郁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它的纵横捭阖,起伏跌宕。作者是坦率的,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因而他一一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曲折反复,一唱三叹,与他的《史记》一样,也是一篇“无韵的《离*》”。再说,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总之,《报任安书》是《史记》千载不绝的余音,是我们解读司马迁生活、思想的一个窗口。
历史总爱蒙着面纱,等待被那些见微知着的人揭开。美好与丑陋,阴谋与背叛,忠诚与奸淫,在他笔下倾泻开来,仿佛上演着一出一出的独角戏。而他笔下的古人,也是真正的人,是历史舞台上的戏子。他们人生的血泪和欢颜,却因司马迁而能够留在泛黄的书页间,然后,两千年过去,他们的戏,依旧可以被我们观看,并且由衷感慨。在那个繁华而苍凉的年代,他以一颗历尽劫难却仍鲜活丰盛的赤子之心,一笔一画的描刻历史,为它染上同自己一样的纯蓝。因为司马迁也明白自己也将是历史中的一员,在他为他人写好剧本后,睡去了,永远的睡去了。
使我感到好奇的是,他那种是怎样的意志,竟能让他在痛苦的边缘奋不顾身。那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才成就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才铸就了流芳百世的辉煌。我不禁长吁一声,如果是我,怕是没有这份坚强。读完《报任安书》,我才明白这样一个史官的难处。不同的选择,在我看来,有的时候活着比死去更难能可贵。在艰难的命运面前,个人的抗争也许软弱,但由此而彰显的精神与刚毅,再渺小也是永恒。使我知道一个人无论在碰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有精神不倒,所有都能够持续的道理。
司马迁,这个悲情英雄的执着,让人记住的不仅是历史,也让人记住了这本史家绝唱的背后,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那个经历坎坷人生,却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司马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23:00
(报任安书)读后感
[《报任安书》读后感]
司马迁是古之奇才,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名学者,是不屈不挠忍辱含垢完成《史记》的天下良史,《报任安书》读后感。这都不错,但是这是历史给予他的评价,准确而不贴切。我读了《报任安书》之后,更愿意用自己的满腔情感把他描述成为一个身负不羁之才的,至纯之烈,至情至性之人。 似乎一直以来,敢于说真话的人总是要遭到命运的诅咒。比干是,伍子胥是,司马迁也逃脱不了这个毒咒。“李陵”一案,武帝食不甘味,听朝不怡,而司马迁竟“不自料其卑贱”,偏偏要去同这个马蜂窝,不知“全躯保妻子”。李长之认为这是个必然,因为这才是这个不羁才子的性格。我以为此言得之:因为他至纯,在两千多年前那个封建等级如此森严的城堡中,他竟不知自保,以一己之肉身,去顶撞武帝的尖刀利刃,如何不被刺的浑身是伤,血迹斑斑?!因为他至纯,不屑于明白*中的黑色漩涡,见坐在龙椅上皇帝“惨怆怛倬”,竟欲效其款款余忠,终不能自列,而为诬上,招致一代奇才身陷囹圄,惨受*,佴于蚕室,为天下笑;因为他至纯,为官清廉,所以家贫不能自赎,;因为他至纯,以为“载盆何以望天”,所以绝宾客之知,忘家室之业,一心一意地依靠他的明主,尽其所能,唯思尽忠,以至于一朝为人主所弃,身陷囹圄,则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迁十岁治《尚书》,二十学《公羊》,饱读诗书,博闻强记,游学海内,西至巴蜀,东至齐鲁,有“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才,自比随和,形若由夷,读后感《《报任安书》读后感》(http://www.unjs.com)。这样的司马迁竟因为“其质纯”而遭受中材之人尚不能忍的刑罚。可怜司马迁心属慷慨之士,托于君子之林,存鸿鹄之志,有“文采定要表于后世”之雄心,有不世之才,却身为刀锯之余、阘茸之贱隶!悲夫!司马迁定是切肤剜骨地痛! 所幸的是,司马迁有着自己的刚烈与坚持。他在乎名节,比任何人都在乎:“刑不上大夫”,即使画地为牢,削木为吏,也定然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且迁慷慨之士,托君子之林,如何忍得了这常人尚不能忍得天下至阴至辱的刑罚呢?!但是正如李鸿章在他的绝笔诗中写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死,何其容易的一件事!连氓隶之人也能够“引决自裁”,而况迁乎?!但是,死又是多么艰难:因为害怕一生壮志难酬,所以他不能死得轻于鸿毛;因为害怕父亲遗训不能实现,所以他不能因此弃世;因为害怕文采不表于后世,所以他只能“隐忍苟活”——这是多么坚定而勇敢的抉择!世间有很多人,能为了理想去选择死亡,这不难;但是有多少人能像司马迁一样,为了理想,选择坚定的生!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比他的“引决自裁”更加艰难。因此他法古人,效豪俊,破千难,历万险,而终成《史记》!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用血泪写出的,字字句句都讲述了他内心的悲苦,但是又宣告了他的坚忍。终于,他用自己的隐忍,用自己的血泪,用他皎如日月的品性,照亮了那三千多年的历史!
如果肯定我的回答 请选为最佳答案 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