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苏轼的《永遇乐》100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07:15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一】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峰回路转,愈转愈深。被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这是第一层。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见《资治通鉴•宋纪》)。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见《宋书•王玄谟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画,虑而后动,虽未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然而收复一部分河南旧地,则是完全可能的。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了①。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
想到这里,稼轩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随着作者思绪的剧烈波动,词意不断深化,而转入了第二层。
稼轩是四十三年前,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的。正如他在《鹧鸪天》一词中所说的那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朴姑。”那沸腾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轫之始。当时,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动摇了女真贵族在中原的统治,形势是大有可为的。刚即位的宋孝宗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势,再一次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辛弃疾的鸿鹄之志也就无从施展,“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上词)了。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用意是什么呢?佛狸祠在长江北岸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永嘉二十七年,元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当时流传有“虏马饮江水,佛狸明年死”的童谣,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词中提到佛狸祠,似乎和元魏南侵有关,所以引起了理解上的种种歧异。其实这里的“神鸦社鼓”,也就是东坡《浣溪沙》词里所描绘的“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情景,是一幅迎神赛会的生活场景。在古代,迎神赛会,是普遍流行的民间风俗,和农村生产劳动是紧密联系着的。在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农民祈晴祈雨,以及种种生活愿望的祈祷,都离不开神。利用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一方面酬神娱神,一方面大家欢聚一番。在农民看来,只要是神,就会管生产和生活中的事,就会给他们以福佑。有庙宇的地方,就会有“神鸦社鼓”的祭祀活动。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对农民说来,是无关宏旨的。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而决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更不会把一千多年前的元魏入侵者和当前金人的入侵联系起来。因而,“神鸦社鼓”所揭示的客观意义,只不过是农村生活的一种环境气氛而已,没有必要再多加研究。然而辛弃疾在词里摄取佛狸祠这一特写镜头,则是有其深刻寓意;它和上文的“烽火扬州”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从“可堪回首”这句话里生发出来的。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稼轩曾不止一次地以佛狸影射完颜亮。例如在《水调歌头》词中说:“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词中的佛狸,就是指完颜亮,正好作为此词的解释。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瓜步山也留下了南侵者的足迹,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安宁祥和景象,全无战斗气氛。辛弃疾感到不堪回首的是,隆兴和议以来,朝廷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时机,使得自己南归四十多年,而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认为良机已经错过,事情已无法挽救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对于这次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
只要读过《史记•廉颇列传》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把“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和“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刘过《呈稼轩》诗中语)的辛弃疾联系起来,感到他借古人为自己写照,形象是多么饱满、鲜明,比拟是多么贴切、*真!不仅如此,稼轩选用这一典故还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遭遇放在当时宋金*、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这可以从下列两方面来体会。
首先,廉颇在赵国,不仅是一位“以勇气闻于诸侯”的猛将,而且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他是一位能攻能守,猛勇而不孟浪,持重而非畏缩,为秦国所惧服的老臣宿将。赵王之所以“思复得廉颇”,也是因为“数困于秦兵”,谋求抗击强秦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因而廉颇的用舍行藏,关系到赵秦抗争的局势、赵国国运的兴衰,而不仅仅是廉颇个人的升沉得失问题。其次,廉颇此次之所以终于没有被赵王起用,则是由于他的仇人郭开搞阴谋诡计,蒙蔽了赵王。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从这一故事所揭示的历史意义,结合作者四十三年来的身世遭遇,特别是从不久后他又被韩侂胄一脚踢开,落职南归时所发出的“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乙丑奉祠舟次馀杭作》)的慨叹,再回过头来体会他作此词时的处境和心情,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忧愤之深广,也会惊叹于他用典的出神入化了。
岳珂在《桯史•稼轩论词》中说: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人们往往从这一段记载引出这样一条结论:辛弃疾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可谓严肃认真。而这条材料所透露的另一条重要消息却被人们所忽视:以稼轩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终于改动不了呢?这不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赏析二】
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
此词的写作有着特定的创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倔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资本,巩固在朝势力。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他,贬之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是词。
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的*,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用典故。辛弃疾是很会用典的,他作此词时,已年届六旬。人上了年纪,自然喜欢讲古,再加之题为“怀古”,托古讽今,不用典故行吗?全词用典虽多,却都相当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碍思想,而且用简炼的语句,表现了丰富的内容,非一般“掉书袋”可比。首先,词人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词中所选典故,均与京口北固亭相吻合,与帝王将相有关,且远涉前代南北分离史事。使用这些典故,可直而不露、隐而不晦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让人何等郁郁于怀;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急于“封狼居胥”,建盖世奇功,反遭惨败,来类比韩倔胄不修战备、轻战冒进的路线,使人多么提心吊胆;用廉颇被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令人久久扼腕长叹。其中,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生活中的宋宁宗、韩位胄,足见用典之精,又显作者胆量之大,不畏当权者。其次,将典故当为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若用典多且不好,如沙入眼中;用得多且好,可收言简意丰之功效。词中所用典故,都是经过了再创作,毫无面目刻板、呆滞生涩之感。写刘裕北面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拓跋焘庆功的场面,“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写自己年岁老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怨愤之情萦绕笔端。一个个典故,在作者笔下化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使读者宜于理解、乐于接受。
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何等豪迈,何等雄壮!这是辛弃疾做不到的。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悲凉、惆怅之情。上片“千古江山”,起句伟岸、挺拔,“英雄无觅”却笔锋一转,调子低了下来。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曾自诩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后来,孙权被曹操激赏为“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而今风流余韵安在?只剩下风雨之后,落红满地而已。一个“总”字,让人心头闷闷的。刘裕住处,已沧海桑田,易为寻常巷陌,堂前燕子可曾记得旧时主人?斜斜的如血残阳给杂草茂树抹上了一层红晕,让人想哭。遥想刘裕当年壮举,令人徒唤奈何!下片起首“草草”二字,道尽刘义隆、王玄谟辈利令智昏,误国误民。词人从北归南,历时四十三载矣,人生能再有一个四十三载吗?可自己的雄心壮志、抗金大业却一直难遂。此时,眺望江那边曾经战斗过的热土,老百姓依然在异族统治下苦苦挣扎,心中又苦恨相煎。拓跋焘庆功的场景,一想起来,就使人拊胸痛惜。廉颇虽老,赵王尚有起用之意,而自己此时却连遭贬斥,天子不闻不问,空怀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其幽怨、悲愤、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典妙而雅,情深而切,用典与抒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辛弃疾真不愧为个中高手!(
李清照一开头便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运用叠字手法,把孤独寂寞的迷离彷徨之感,大笔渲染,绘上了浓重的色彩。“寻寻觅觅”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寻找什么失掉的东西,其实词人要寻觅的,是国破家亡之前烹茶论文的生活。这四个字是一种动作情态,是作者心情茫然时的初步感觉。“冷冷清清”则是寻觅的结果,是经过“寻觅”发现确实不见之后的内心体验。“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由于发现确有所失,有“冷冷清清”的感受之后,心情更趋悲凉和寂寞。李清照这十四个字字字含情,由动作写到感受,再写到内心的悲痛,一层深入一层,流畅自然,十分感人。
接下来,词人写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是保养、调养的意思。这句话从字面上看,词人是说“在这种冷暖无常,阴晴不定的日子里,身体是最难调养的”。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结合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她在这里欲言又止。词人“最难将息”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悲凉和寂寞。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三句写的是词人喝了“三杯两盏淡酒”,原以为可以派遣一下寒意,解除一些寂寞,不料秋风秋雨,到傍晚更啊“急”了。这里写词人借酒御寒,寄真意于词外,词人虽不直说,但读者已不难看出词人的愁肠难解。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看到雁又飞来了,这些雁是从北方,从词人沦陷的家乡飞来的,像老朋友一样,是“旧相识”。可是旧时的雁虽可以相见,但旧时的人却和家园旧国一样已不再可见,这种“物是人非”,使词人不禁感慨万千。
上阕,作者正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当中一些极平常的事物,一步紧*一步,一层深入一层,倾诉出自己内心的满怀愁苦。
下阕,词人从地上写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是实写,写出词人对落英满地的菊花的怜惜。同时,词人以菊花来喻人,写菊花憔悴落净,其实是词人自我感觉的写照。无论是“旧时相识”的鸿雁,或是眼前的“满地黄花”,引起的都是词人“物是人非”的感觉,光景今昔不同之愁,因此她感到度日如年,时光难挨,于是词人接着“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句话是说活得这样的凄苦,怎样才能捱到天黑!词人白天过于难捱,于是幻想着黑夜会比白天过得好一点。
接下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词人好不容易捱到了黄昏,但梧桐树叶沙沙作响随风飘落,何况又飘着细雨,这种客观景物本身的黯淡色彩与词人内心的烦愁交织在一起,词人触景生情,更加重了内心的惆怅,以致使人真正感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面对着眼前的光景,回忆起半生来或苦或乐的往事,词人思绪万千,觉得已经不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了,可见她内心愁苦至极。
总观全词,这首词的调子是低沉的,表现了李清照南渡之后的哀愁。全词感情层层递进,客观景物与人的内在情绪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增加了艺术感染力。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就先到此,请同学们下课后思考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07:15
仿写一句:美人如月,圆月如盘,良辰美景.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⑴。
明月如霜⑵,好风如水⑶,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⑷,铿然一叶⑸,黯黯梦云惊断⑹。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⑺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⑻。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⑼。
异时对、黄楼夜景⑽,为余浩叹。
注释
⑴ 彭城夜宿燕子楼三句: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没,彭城有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知徐州时作。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⑵ 明月如霜: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⑶ 好风如水:好风清凉如水。
⑷ �如三鼓:三更鼓响了。�,打鼓声。如,助词。《晋书·邓攸传》引吴人歌:“�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⑸ 铿然一叶:这时夜深人静,所以一片落叶的声音都听得出是那么清脆。铿然,形容声音之美,如金石、琴瑟。
⑹ 黯黯梦云惊断:梦中惊醒,觉得黯然心伤。宋玉《高唐赋》载楚王梦一神女自称“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梦云用此典。
⑺ 觉来:醒来。
⑻ 天涯倦客三句:是说自已倦于作客远方,很想寻找归路到山中去过田园生活,可是故乡渺远,徒然存此心愿罢了。
⑼ 何曾梦觉二句:是说人生的梦没有醒,因为还有欢怨之情未断。
⑽ 异时对、黄楼夜景:作者设想后世的人凭吊自已时,也会发出感叹。黄楼,彭城东门上的大楼,苏轼在徐州时所建造。
赏析
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此楼乃唐张尚书为爱妓关盼盼所筑。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张氏死后,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白居易有《燕子楼》诗三首并序叙其事。历代诗人有感于此,也为燕子楼留下了不少诗篇。
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自熙宁四年(1071)以来,苏轼已相继接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其时正改知徐州。由于仕途上的波折和远离*中心,加以频繁迁调,孤寂落寞之感不时袭上心来,以致使他十分向往探寻心灵上的超脱和自由。这首词以“夜宿燕子楼,梦盼盼”为题,可能是托为此言,但他不从红粉艳情著笔,只用“梦云惊断”稍作点染,便一笔宕开,由燕子楼生发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慨。
词的开端以景生发,融情入景,铺写燕子楼小园之夜。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词人提笔就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结著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泼剌有声;圆荷泻露,晶莹可爱。港之曲,荷之圆,足见画面的线条与图案美。鱼之上跳,露之下泻,呈现了一上一下的动态美。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寂寞无人”之意,先已逗出,“见”字也于句外知之,盖得见然后才能写也。但“跳”之倏忽,“泻”之细微,又非胸次无尘,心中有会,何能见而写之?“寂寞无人见”一句,含义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已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所以就此景而论,迳说“寂寞无人见”,亦无不可。《记承天夜游》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很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东坡往往有此妙语,二例可互参。
以下转从听觉写出: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落叶,铿然作声。梦被鼓声叶声惊醒,更觉黯然心伤。“�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好梦难圆,怅然若失,自有寻梦之举。词人于半睡半醒中寻绎断梦,然夜色茫茫,寻梦无处,惆怅满怀,低徊欲绝,便踏遍小园以自遣。“茫茫”既描绘了无边的夜色,也写出了猛醒后的茫然之情。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又因这一布局之巧,前六句小园之景既是寻梦时所知所见,也成了词人著意要表现的一种悟境;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已睡里梦里,眼前身畔有多少良辰美景交臂失之。这真是“清景无限”可叹“寂寞无人见”!词人心与境会,借景抒怀,于上片已透出消息。
下片直抒感慨,议论纷陈,触处生辉。词人登高望远,油然而起身世之感。“倦”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限怅惘和烦恼。七载外任,久别京城,怎不牵动去国怀乡的愁思!山隐隐,路茫茫,望不到迢迢故乡,欲归无期,徒存此愿,何处可诉心曲?面对燕子小楼,幽情难已,不免发出“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喟叹。发生在楼中悲欢交织的爱情故事,有道不完的要眇情,写不完的凄迷境,但苏轼只十三个字便说尽了,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其感慨超越了自我,推及了人生和宇宙。词人的词思还在驰聘,他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已,亦同今日自已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这是词人思考人生的结晶。词人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致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波折而带来的感情镣铐,精神获得了解放。尺幅中竟蕴含了如此深广的喟叹,沉挚之思,浩瀚之气,令人玩索不尽。
此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首先是章法的独到之处。上片前六句正写燕子楼小园夜景,后六句则追述梦醒之由和寻梦之行,用的是倒装逆挽手法,因其倒装逆挽,凸出了小园清幽的夜景,使其成为上片的主体。其次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发。景是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情为词人于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楼关盼盼事而悟得的“人生如梦似幻”之理。然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燕子楼小园之无限清景和深夜寻幽的词人之澄澈心境可谓合而为一,心不为名利所绊,所见之景则淡远清空。而寂寞无人见之美景与“寂寞而莫我知”之词人又何其相似。物我一境,情与境谐。梦断盼盼之情黯黯,望断故园之情惘惘,词人悟得古今同梦,使情为理化,从情之缠绕中获得解放,变得超旷放达,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全然无意留存于心间,见出格高韵胜。故此词虽和婉淡丽而不失其高旷清雄,议论洒脱而不流于枯燥寡味。
词中论及的人生哲理,无疑是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词人在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连失败,于是便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在这样的情况下,借景抒怀难免有些超尘绝俗之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07:16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⑴。
明月如霜⑵,好风如水⑶,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⑷,铿然一叶⑸,黯黯梦云惊断⑹。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⑺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⑻。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⑼。
异时对、黄楼夜景⑽,为余浩叹。
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此楼乃唐张尚书为爱妓关盼盼所筑。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张氏死后,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白居易有《燕子楼》诗三首并序叙其事。历代诗人有感于此,也为燕子楼留下了不少诗篇。
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自熙宁四年(1071)以来,苏轼已相继接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其时正改知徐州。由于仕途上的波折和远离*中心,加以频繁迁调,孤寂落寞之感不时袭上心来,以致使他十分向往探寻心灵上的超脱和自由。这首词以“夜宿燕子楼,梦盼盼”为题,可能是托为此言,但他不从红粉艳情著笔,只用“梦云惊断”稍作点染,便一笔宕开,由燕子楼生发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慨。
词的开端以景生发,融情入景,铺写燕子楼小园之夜。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词人提笔就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结著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泼剌有声;圆荷泻露,晶莹可爱。港之曲,荷之圆,足见画面的线条与图案美。鱼之上跳,露之下泻,呈现了一上一下的动态美。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寂寞无人”之意,先已逗出,“见”字也于句外知之,盖得见然后才能写也。但“跳”之倏忽,“泻”之细微,又非胸次无尘,心中有会,何能见而写之?“寂寞无人见”一句,含义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已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所以就此景而论,迳说“寂寞无人见”,亦无不可。《记承天夜游》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很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东坡往往有此妙语,二例可互参。
以下转从听觉写出: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落叶,铿然作声。梦被鼓声叶声惊醒,更觉黯然心伤。“�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好梦难圆,怅然若失,自有寻梦之举。词人于半睡半醒中寻绎断梦,然夜色茫茫,寻梦无处,惆怅满怀,低徊欲绝,便踏遍小园以自遣。“茫茫”既描绘了无边的夜色,也写出了猛醒后的茫然之情。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又因这一布局之巧,前六句小园之景既是寻梦时所知所见,也成了词人著意要表现的一种悟境;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已睡里梦里,眼前身畔有多少良辰美景交臂失之。这真是“清景无限”可叹“寂寞无人见”!词人心与境会,借景抒怀,于上片已透出消息。
下片直抒感慨,议论纷陈,触处生辉。词人登高望远,油然而起身世之感。“倦”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限怅惘和烦恼。七载外任,久别京城,怎不牵动去国怀乡的愁思!山隐隐,路茫茫,望不到迢迢故乡,欲归无期,徒存此愿,何处可诉心曲?面对燕子小楼,幽情难已,不免发出“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喟叹。发生在楼中悲欢交织的爱情故事,有道不完的要眇情,写不完的凄迷境,但苏轼只十三个字便说尽了,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其感慨超越了自我,推及了人生和宇宙。词人的词思还在驰聘,他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已,亦同今日自已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这是词人思考人生的结晶。词人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致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波折而带来的感情镣铐,精神获得了解放。尺幅中竟蕴含了如此深广的喟叹,沉挚之思,浩瀚之气,令人玩索不尽。
此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首先是章法的独到之处。上片前六句正写燕子楼小园夜景,后六句则追述梦醒之由和寻梦之行,用的是倒装逆挽手法,因其倒装逆挽,凸出了小园清幽的夜景,使其成为上片的主体。其次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发。景是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情为词人于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楼关盼盼事而悟得的“人生如梦似幻”之理。然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燕子楼小园之无限清景和深夜寻幽的词人之澄澈心境可谓合而为一,心不为名利所绊,所见之景则淡远清空。而寂寞无人见之美景与“寂寞而莫我知”之词人又何其相似。物我一境,情与境谐。梦断盼盼之情黯黯,望断故园之情惘惘,词人悟得古今同梦,使情为理化,从情之缠绕中获得解放,变得超旷放达,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全然无意留存于心间,见出格高韵胜。故此词虽和婉淡丽而不失其高旷清雄,议论洒脱而不流于枯燥寡味。
词中论及的人生哲理,无疑是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词人在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连失败,于是便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在这样的情况下,借景抒怀难免有些超尘绝俗之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07:16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⑷,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⑺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赏析:
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此楼乃唐张尚书为爱妓关盼盼所筑。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张氏死后,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白居易有《燕子楼》诗三首并序叙其事。历代诗人有感于此,也为燕子楼留下了不少诗篇。
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自熙宁四年(1071)以来,苏轼已相继接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其时正改知徐州。由于仕途上的波折和远离*中心,加以频繁迁调,孤寂落寞之感不时袭上心来,以致使他十分向往探寻心灵上的超脱和自由。这首词以“夜宿燕子楼,梦盼盼”为题,可能是托为此言,但他不从红粉艳情著笔,只用“梦云惊断”稍作点染,便一笔宕开,由燕子楼生发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慨。
词的开端以景生发,融情入景,铺写燕子楼小园之夜。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词人提笔就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结著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泼剌有声;圆荷泻露,晶莹可爱。港之曲,荷之圆,足见画面的线条与图案美。鱼之上跳,露之下泻,呈现了一上一下的动态美。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寂寞无人”之意,先已逗出,“见”字也于句外知之,盖得见然后才能写也。但“跳”之倏忽,“泻”之细微,又非胸次无尘,心中有会,何能见而写之?“寂寞无人见”一句,含义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已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所以就此景而论,迳说“寂寞无人见”,亦无不可。《记承天夜游》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很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东坡往往有此妙语,二例可互参。
以下转从听觉写出: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落叶,铿然作声。梦被鼓声叶声惊醒,更觉黯然心伤。“�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好梦难圆,怅然若失,自有寻梦之举。词人于半睡半醒中寻绎断梦,然夜色茫茫,寻梦无处,惆怅满怀,低徊欲绝,便踏遍小园以自遣。“茫茫”既描绘了无边的夜色,也写出了猛醒后的茫然之情。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又因这一布局之巧,前六句小园之景既是寻梦时所知所见,也成了词人著意要表现的一种悟境;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已睡里梦里,眼前身畔有多少良辰美景交臂失之。这真是“清景无限”可叹“寂寞无人见”!词人心与境会,借景抒怀,于上片已透出消息。
下片直抒感慨,议论纷陈,触处生辉。词人登高望远,油然而起身世之感。“倦”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限怅惘和烦恼。七载外任,久别京城,怎不牵动去国怀乡的愁思!山隐隐,路茫茫,望不到迢迢故乡,欲归无期,徒存此愿,何处可诉心曲?面对燕子小楼,幽情难已,不免发出“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喟叹。发生在楼中悲欢交织的爱情故事,有道不完的要眇情,写不完的凄迷境,但苏轼只十三个字便说尽了,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其感慨超越了自我,推及了人生和宇宙。词人的词思还在驰聘,他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已,亦同今日自已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这是词人思考人生的结晶。词人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致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波折而带来的感情镣铐,精神获得了解放。尺幅中竟蕴含了如此深广的喟叹,沉挚之思,浩瀚之气,令人玩索不尽。
此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首先是章法的独到之处。上片前六句正写燕子楼小园夜景,后六句则追述梦醒之由和寻梦之行,用的是倒装逆挽手法,因其倒装逆挽,凸出了小园清幽的夜景,使其成为上片的主体。其次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发。景是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情为词人于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楼关盼盼事而悟得的“人生如梦似幻”之理。然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燕子楼小园之无限清景和深夜寻幽的词人之澄澈心境可谓合而为一,心不为名利所绊,所见之景则淡远清空。而寂寞无人见之美景与“寂寞而莫我知”之词人又何其相似。物我一境,情与境谐。梦断盼盼之情黯黯,望断故园之情惘惘,词人悟得古今同梦,使情为理化,从情之缠绕中获得解放,变得超旷放达,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全然无意留存于心间,见出格高韵胜。故此词虽和婉淡丽而不失其高旷清雄,议论洒脱而不流于枯燥寡味。
词中论及的人生哲理,无疑是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词人在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连失败,于是便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在这样的情况下,借景抒怀难免有些超尘绝俗之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参考资料:http://www.138h.com/zhongguolishiwenhua/shicigefu/2007/07/29/57883.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07:17
原文: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⑷,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⑺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仿写: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堆金缕。
赏析:
此词追怀名妓而不写红粉艳情,格调高旷。怀古而不胶着于古,借古伤今,探究人生哲理,超尘绝俗,空灵超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