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人物形象怎么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8:34
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
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
先看司马懿生平,本为曹魏帝国守护的方面。
以军事而言,攘外有讨东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诸葛北伐、退东吴两次入侵;安内有盈旬擒孟达、平定王凌叛变(再加上毋丘俭及诸葛诞合称淮南三叛,三次叛变皆被司马家所平定,不过那是后来司马师以后的事)。
内政方面,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曹丕还认为「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的司马懿有当年刘邦的萧何之风,比较起蜀汉向有粮尽退兵的传统,曹魏军事占尽优势的其中原因之一,后勤保持不断的功劳,首当其冲。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铁、灌溉国渠、引水广槽渠,建设晋坡及东南诸坡。结果灌溉良田广达数千顷,国家因此得到充实。
时间上,曹丕享年四十,曹睿只活了三十又四,父子相加不过七十又四,刚好多司马懿一岁。而司马懿光是从建安十三年就曹操文学椽起算,至嘉平元年发动诛杀曹爽止,献身曹家长达四十一年,成就可归纳成「出将入相」。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司马懿七十岁就死去,就没有后来的诛杀曹爽之事,因此司马懿安内攘外的一生,不知又该如何评价。
次看曹爽对魏主曹芳的忠诚方面,曹芳年幼登基,本与郭太后同住。曹爽先是迁太后回永宁宫,分割郭太后与曹芳相隔两地。一方面又擅权独断,除了广布党羽,还更改原有的制度,魏主无法禁止,曹爽何止功高以震主。二方面又广纳诸妾,连曹睿的后宫佳丽都不放过,又使用皇家专属的技术员、乐队、还有武装禁兵,身为臣属却用君王节度,僭越之心,俨然以皇帝自居。虽然曹芳不是曹睿的亲生儿子,但是曹爽既占曹睿的才人,又用曹睿的师工、鼓吹、禁兵,曹睿生前还是魏国皇帝之尊,曹爽忝为辅政大臣,才是真正犯上欺君。
司马懿讨伐曹爽正好是清君侧,为魏国尽心而忠心耿耿。
假意推辞在先,后来却又接受,不会是谦虚。曹操虽三辞丞相,但是后来还是接受成为汉相,但司马懿对丞相、九锡、郡公等,在世时侯,坚辞不受,若有野心的话,早就欣然接受。甚至于还上表呈现惶恐,万一四面八方的人会怎么评价为臣的议论。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阴谋论者常以「南诸葛,北司马」并称,其实不然,与其说是权臣夺占,不如说是君失人心。
君臣异位的原因不是君弱就是臣强,空穴无风,其来有因。
曹魏皇帝正如汉末的少帝及献帝,国家政局非常不稳,诸臣虎视眈眈,不只司马一族。汉献帝无力抵抗董卓、曹操的欺凌,正如曹芳无力对抗曹爽及司马懿,无奈何大势已去,曹芳已经不如当年的曹操、曹丕等强君之姿。皇权的没落正是司马家兴起的原因,兴其说是权臣进*,不如说是君弱败象。*衰微而没落,诸臣奋起有机会,正是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的现象。曹魏君权旁落,宛如东汉君权弛败,并非来自何进、董卓、曹操、袁绍及黄巾等臣民其中之一的崛起,正因*无力控制,地方纷纷脱幅而走。曹魏君臣,宛如历史重演。
曹爽先欺凌皇室在先,司马懿不过反击曹爽,对魏室而言,司马懿铲除曹爽之行为,亦为清权臣而护皇位。虽然司马懿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自已,但是不可否认的,除去曹爽确实有益于皇帝曹芳被权臣把持。
或曰司马懿不过是为了取代曹爽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与其凭空猜想可能性,不如直接检视实际发生的经过。首先曹爽拥有「封侯领邑」、「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权臣之实,司马懿拒绝取代皇室或九锡,甚至「固让相国、郡公不受」。其次曹爽侵凌皇室,僭越使用皇家人员及仪式,虽无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司马懿则是恭敬地以臣属事君,而且没有任何对皇室的侵犯。不管是虚伪也好、或有心也好,总之司马懿护卫皇帝与曹爽欺凌皇帝的行为,两相比较,可察君臣分际优劣。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对象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分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拢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冤有头,债有主:行废帝之事为司马师,命杀帝之事为司马昭,就篡位之事为司马炎,若要论奸说恶,还轮不到司马懿。除非依君君臣臣的观念,既然事魏,终为魏臣,司马家最后居然犯上不敬,追本溯源究底而波及司马懿。子孙连累祖先,责无旁贷,这亦令司马懿所死不瞑目。
后世评价何其严厉,正如任重而道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毋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司马懿的一生而言,虽有晚年的高平陵事变,不过早年的贡献却可仔细推敲。固然杀人罪孽必须谴责,但是建设杜稷的赞扬,是否到了现代,还是必须吝惜呢?司马懿固然有作错的地方,也不乏有作对的地方,在针对其错事批评之余,是不是也能以同等心态来看待造福功绩,给点掌声呢?这正是当初为文的感叹。
去争谁比谁强并无意义,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答案,钻死脑筋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有没有破解彼此之间的战略或战术,今人未必比当事人更清楚。至于偶然与必然也不再多提,因为逻辑上很清楚的事,就不必再当字典多费唇舌。就「诸葛亮一生未曾打败过司马懿」而言,这不过是一件事实的陈述,另外的角度则是「司马懿一生也未曾打败过诸葛亮」,事实同样成立。因此这不代表谁的能力强,抑谁的能力弱。若要扯什么打败的定义,战争目的的达到,那显得冗事多余而未命正鹄。以事实陈述来推断能力评价,立论失足,恰如「魏延一生未曾打败过夏侯懋」,正是讥刺原来「夏侯懋是一个魏延打不赢的三国英雄」,说出来的事实固然正确,但是却有未说出来的谬错。
黑白分明并不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否则就是偏见与局限。若站在曹爽的立场来论司马懿,当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9:52
司马懿是一个集*家、军事家、权谋家于一身的儒家奇才。当然,这是他成功之后,人们给他定的性质。
人们会说,儒家以“忠孝”为本。司马懿本就不是魏之纯臣,也不尽忠于曹氏,怎么还能说他是儒家奇才呢?其实,儒学的根基是一个“仁”字。司马懿除魏之苛政、抚民于安乐,这不是“仁”吗?司马懿消乱世之纷争,统一天下,拯万民于战火之中,这不是“仁”吗?——“仁”比“忠”更大呀!这才是真正的儒者应持的观点。
因为仁者无敌,所以司马懿无敌。
司马懿从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应归功于他的人生规划做得完美无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机遇期里,他总能把握住最佳时机出手,而且一抓就是硕果累累,这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他能忍: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灿的亮点,就是他的“忍”——坚百忍以图功业之终成。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一个“忍”字,造就了千古一帝司马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1:27
抄来抄去,这些人也真是的,我觉得司马懿是伟大的懦夫。完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3:18
一.早期:蓄华敛芳,偶露峥嵘
司马懿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干。而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尤其是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首先,从司马懿最初的性格取向来说,他并不十分赞成曹操那种挟天子而纵横天下的行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以至于在曹操慕其名想把他收罗帐下的时候,他假扮患“风痹”之症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还以“坚卧不动”的高超演技骗过了曹操派去深夜刺探虚实的人。然而同智谋与势力同样显赫的曹操相抗衡毕竟是很困难的----曹操做了丞相之后,再次敦请司马懿出仕,而且还以“若复盘桓,便收之”相威胁,迫使他“惧而就职”。显而易见,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已加入到曹操阵营之中,却很难马上就发挥出其过人的抱负与谋略。 其次,曹操既重才又忌才的双重性格指导下的用人思想决定了司马懿的才干不可能在早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司马懿深知:恃才傲物、功高盖主,在曹操面前抖机灵是不明智的;聪明尽显于外的下场是可悲的----在这方面,弥衡、杨修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在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选择了蓄华敛芳的策略,在明哲全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同时等侯时机,蓄势待发。
再次,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整体情节发展来看,司马懿虽与曹操、周瑜同为衬托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但其活动的主要情节都设置在后期,因而不宜在前期出现的过多;同时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一员,如其聪明才智表现的过于突出,对于体现作者拥刘反曹的主题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在小说前期,司马懿较少出场。曹操虽了解其才干,却没有让他去独当一面的执行重要任务,而只是用之为主簿,以一个参谋人员的身份带在身边。究其原因,乃在于小说后来借华歆之口说的一番话:“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然而,司马懿毕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因此作者不得不在前期作些必要的描写,以给读者留下足够深刻的的印象,从而为其后期建立的丰功伟业作出含蓄的预示和合理的铺垫。所以,司马懿虽在前期出场不多,但每次出现,都被设置在一定的关键时刻,发挥与众不同的独特作用。
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统大军,收降张鲁,占据汉中、东川,时逢刘备刚刚从刘璋手中夺取西川,自领益州牧,立足未稳。司马懿立即向曹操建议“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然而,司马懿的意见并未被仍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曹操所采纳,他感叹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放弃了乘胜南下,挥师入蜀的良机。不久,刘备集团的势力在西川得到巩固之后,乘机兴兵夺取了汉中和东川,这使曹操对自己当时怀着知足常乐的超然心境做出的错误决定追悔不已。这里把司马懿直接与曹操相对照进行描写,更加突出了司马懿的远见卓识。 建安二十四年秋冬两季,发生在荆州、襄阳、樊城地区的这一系列战役,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此后,孙曹刘三大集团之间的势力格局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蜀、吴之间的矛盾因关羽被杀而趋向深化和尖锐,两年之后,刘备为报杀弟之仇,一意孤行,兴兵伐吴,被东吴陆逊火烧联营七百余里,蜀国元气大伤,精锐力量几乎损失殆尽;同时,东吴的实力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从此,蜀、吴与曹魏的实力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显而易见,在次这关乎全局的事件中,司马懿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洞察和分析不同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能力,以及基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联合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都使他明显的区别于曹操身边的其他谋士。他从中表现出的智慧、干练、冷静和统领全局的魄力无疑是其自身非凡将才的一次预演。实际上,作品中显示出他联吴击蜀的战略观点,已经把他与主张联孙抗曹的诸葛亮相抗衡,为以后诸葛、司马之间的正面交锋埋下了伏笔。 总之,正如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所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对于司马懿而言,经过几十年“隐介藏形”和“潜伏”的历练,纵横四海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二.中期(上):运筹帷幄,锋芒毕露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汉丞相、魏王曹操因头风病反复发作,于洛阳病逝.曹操病危时,召司马懿与曹洪、陈群、贾诩等人同至榻前,嘱以后事。洪、群等皆是曹操心腹,可见此时,曹操已经把司马懿当作自己的股肱之臣看待了。 然而,司马懿真正飞黄腾达、建功立业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和曹睿当权时期。曹操进封魏王之后,司马懿曾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和当时身为王太子的曹丕关系非常密切,“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因而曹丕称帝后,司马懿迅速得到重用,历任丞相长史、督军、御史中丞、侍中等要职,封向乡侯。 汉章武三年夏,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联营,大败而归,病逝于白帝城。曹丕欲乘蜀汉新败、国中无主之机兴兵讨伐。司马懿献计,召集羌王轲比能取西平关;蛮王孟获攻益州、永昌等四郡,以击西川之南;东吴孙权攻两川峡口,径取浦城;降将孟达攻汉中;魏将曹真出阳平关取西川,五路大军,共五十万,五路并进,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不料诸葛亮技高一筹,洞察到联军虽然势大,却彼此不相统属,并不同心协力;于是根据其不同弱点,各个击破,最终五路大军无功而返,蜀国转危为安。这就是小说中所描写的“安居平五路”。 “安居平五路“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在运筹帷幄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司马懿的计策虽然没有成功,但足以显现出他纵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设计能力。曹丕深知:此时曹魏阵营内能与诸葛亮较量的,恐怕无人能出司马懿之右。这就更增加了他对司马懿的倚重。此外,通过这次失败,也使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略战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以后必然出现在自己与诸葛亮之间、更高层次的较量积累了经验。 魏黄初五年秋,文帝曹丕亲统水陆大军三十余万伐吴,临行前“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曹丕在位时的几次亲征,都命司马懿留守后方,“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曹丕还曾下诏说“吾东(征东),抚军(司马懿)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足见其对司马懿的特殊信任和重用。 黄初七年夏,魏文帝曹丕病逝,十五岁的明帝曹睿即位。曹丕临终前召见曹真、陈群和司马懿,托付后事,命其辅政。显而易见,此时的司马懿已经进入曹魏政权最高决策者的行列。 三.中期(下):祁山斗智,不败而胜 与曹丕在位时期主要镇居后方,调理内政不同,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在曹睿当政时期,司马懿开始走上战场,为主实施与蜀、吴之间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从而使司马懿的军事指挥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由此也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精彩故事。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其白帝托孤之恩,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先是结好孙权,免除外患;既而亲率大军,直入南中,七擒孟获,平定蜀国后方。他所做的这一切,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