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过钢琴的家长陪练心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11: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27
本人童年时期自学过钢琴,目前业余水平8级,能弹奏大部分流行歌曲,部分古典名作。为了弥补童年时期没有走“正规军”的路线,因此把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孩子5岁半开始学琴,目前在本地一家上规模的连锁琴行学习,琴龄2个半月,目前小汤二将要结束,刚开启哈农。写这篇文章只想谈谈琴行学习的利与弊和我自己的陪练心得。
首先说说为什么给孩子选择琴行学习:
1、音乐氛围浓厚。我们选择的是一家接近旗舰店规模的琴行,装修还算可以,大厅摆放着很多架立式钢琴和一架三角钢琴,走进时自带优雅的BGM。每次上课总能碰到一些一起上课或刚下课的小朋友,大家一起交流,能够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2、地点离家近,便于接送。和大多数家长的心态一致:所有补习班都在家门口1公里半径内,省去接送烦恼,最好步行即到,连电动车都不用骑,避免在接送路上浪费时间成本。
3、老师对孩子比较有耐心。个人估计,至少80%以上的琴童在琴行学琴。琴行为了稳定的生源和口碑,促进产品和课程的多次营销,必然要对老师进行幼儿教育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如何与孩子耐心沟通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寻找孩子易接受的解决方法;如何与家长沟通,提高孩子练琴的效率(上课的频次)等等。
4、性价比合适。在给娃选择老师之前,我找到朋友推荐私人钢琴老师,对方的报价一节课是琴行的2倍,真是让我吃了一惊。但后来我上网了解了一下,如果是有一定水平的老师,这个费用也是合理的。综合考虑后,我还是坚持期初的想法,孩子在启蒙阶段,不必找特别资深的老师,琴行老师毕竟教了一堆流水的小朋友,在这方面的经验值肯定是有优势的。
5、对阶段性的考级、参赛等活动流程熟悉,可以指导集训、报名。就像我们读书时候的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大多数孩子练琴的目标也是为了通过1-10级,时不时参加一些中小型比赛,能力强的孩子参加一些大型比赛,甚至国际型比赛。我们一切的努力,必须要通过一些证书、竞赛来检验是否合格。琴行在这方面的资讯、流程都比较熟悉,也便于家长给孩子选择报名。
当然,在琴行学习也有一些弊端,也是我通过这两个多月的陪课,结合与朋友之间的沟通,逐渐总结出来的:
1、流水的老师、流水的学生。
娃才学了两个半月,已经换第二个老师了。琴行之间师资竞争激烈,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跳槽去了其他琴行。细想一下她的离职原因,无非就是压力大,报酬少。
老师必须通过不停给学生上课,刷课时数,赚取提成。有些琴行甚至给老师背负销售业绩压力,也就是说,老师授课之余,也要推销钢琴给琴童家长,或其他潜在客户。这让老师这个职业变得不再纯粹,也不可能100%潜心于教学研究。
假设一位老师一天排8节课(保守估计,可能大部分更多吧,毕竟上班从早到晚),周休2天,那么一周上40节课,如果每个小朋友一周上2次课(启蒙阶段,琴行强烈建议的频次),那么这位老师最多可以教20个小朋友。这么一对多,老师能安排好教学计划吗?
2、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网上看了很多帖子,有的家长吐槽说他们家娃的老师甚至不是科班出身,有学声乐的,有学舞蹈的,还有压根非艺术专业的……一边自己练着拜厄车尔尼599一边教小朋友,这样的教学质量真是堪忧。这一点上,我还是算比较幸运的了。下文会重点谈谈两位老师的情况。
3、琴行的培训协议(霸王条款)。当初签的时候也没看太仔细,心想这琴行盘子这么大,在本地沉淀这么多年了,不会那么容易关门的,也就放心地交了50节课时费。后来发生了换老师事件,让我不得不重新评估是选择琴行还是选择启蒙老师的问题。我打开培训协议看了一眼,其中关于退费的条款,大致是这样的:上完1/3课时后,若选择退费,只能退剩余课时费的60%……鉴于如此的霸王条款,如果想要拿回剩余的全部课时费,必定耗费很大一番周折,得不偿失。再三考虑后,我还是妥协了,继续在这个琴行用完全部课时,届时根据孩子学习情况、老师的授课情况、老师的稳定度等因素再评估是否续课。
总之,琴行是充满艺术和商业气息(后者可能更浓厚)的机构。
说说我娃的这两位老师,和我自己的陪练心得吧:
第一位老师,她的收费是最普通的一档,但我对她的印象还不错,态度亲和,有耐心。可能因为资历稍浅,底下学生并不多,因此每次上课都非常用心,肉眼可见的有计划性教学。课堂以鼓励为主,会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小朋友找到断奏如何落键的感觉。对于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了然于胸。每次课后总会积极跟我沟通回家陪练的重点,督促我及时发送练琴视频给她看。每个视频她都会认真看完,并且记录反馈问题给我。按她原本的教学计划,我们可以从断奏“毕业了”,进入连奏的学习。可是她毫无预兆突然就离职了。如果她没有跳槽去其他琴行,可能我娃跟她拜厄都快学半本了。
第二位老师,她的收费是稍高级的一档,因为只跟着她上了3节课,也只能就目前接触到的情况谈谈感受。总得来说,她很有教学经验,可能因为她的学生都是十来岁甚至*更多一些,在和低龄儿童的沟通方面,稍显方法欠佳。教学过程中,亲身示范这一点做得比较好,能够带着孩子一起弹,而不是坐在旁边看着孩子一边弹,一边指正他。唯一让我颇有矛盾和微词的地方在于,上了三节课了,进度只有原来那位老师一节。大部分的时间都过于集中在纠错上。例如:1、“慢抬快落”的问题,纠正了一整节课;2、3/4节拍“强弱弱”,弱音太弱甚至手指由落键变成按键的问题,又纠正了一节课。所以我不得不自己买本书,上网查资料,认真去研究,孩子在启蒙阶段,是否要过于关注手型、触键、节奏、强弱等基本问题,以至于延缓进度,甚至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可能。
事实上,在上述第二个问题中,我发现我孩子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强弱弱了,只是在课堂上老师没有及时提出弱音并非很小声这个重点,让他在练习的过程中走向了一个极端。在本周的上课过程中,老师过于集中关注这一点,一首曲子,半个小时都在矫正弱音的问题,个人感觉没有太大必要。在教学中,孩子难免会出现一些弹奏不规范的问题,一节课45分钟时间很宝贵,孩子也希望获取到新鲜知识,获得学习进度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纠结于小错误,越弹越丧。其实老师可以课堂点拨孩子,待孩子初步掌握方法后,及时推进教学进度,并记录下出现过的问题,在课后充分跟家长沟通,让家长来担任“陪练老师”这个角色,若家长不能胜任,现在还有各种陪练app来分担。作为家长,也不希望一节课时费都浪费在一个小错误上。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就处理得比较得当,每节课对于时间的分配比较合理,有温故,有知新。
最后谈谈作为一位有钢琴基础的家长在家的陪练心得:
每次课后回家的第一练,必定是不愉快的:
1、把课堂上新学的内容融会贯通一遍,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需要时间、耐心的事。一开始必定磕磕巴巴,娃的好胜心太强,不太允许自己犯一点点错误,眼泪知道他有多难。通常情况下是一边哭,一边着急地搓着手手,一边担心我拿起拖鞋威胁他“不好好弹就要打*”。
2、作为陪练家长,我自己的心态也比较急躁,容易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孩子一弹错,我就容易条件反射去想:这也能弹错?肯定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没看谱,指尖没有力量等等问题。孩子在磕绊的道路上,我没有去关心他的感受,关注他停下来搓手的原因,而是不停催促他赶紧完成练习,完成我心里那道完美练习标准(0失误,旋律优美)。
我深刻反思过,如此长久下去,对孩子对我自己都必将两败俱伤,既打击了孩子的学琴自信和兴趣,又增加了自己患心理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破坏了亲子关系。
如何解决?
1、回家“第一练”,给定一个宽裕的时间。让时间慢下来,每首曲子的练习慢下来。不必纠结于错误,完成次数,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当他顺利通过第一遍的时候,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休息一下喘口气,再完成第二遍、第三遍……
2、搬张凳子坐在他旁边,当他弹错的时候,亲自握着他的手示范,带着他找感觉,模仿老师上课的做法带着他重新做一遍,加深手指记忆。
3、当孩子出现抵触情绪的时候,问问他此时此刻的想法,帮助他一起克服现在的困难,用非暴力沟通代替打骂。如果当下实在是不想弹,不如让孩子休息一下,转换一下情绪,等到情绪稳定后,再找时间来完成练习。
童年是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难得的是好动的孩子能喜欢弹琴,*坐得住。我曾用这种暴力沟通方式,表面上看加强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律,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反而让孩子更加懦弱,更加暴躁。其实孩子只是遇到了困难,我们作为家长不能加深他对困难的恐惧,而是应该积极寻找方法,教他如何越过这座“山丘”,帮助孩子达成一个个小小的“里程碑”,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别让纠错和恐吓“杀死”了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