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级地震是什么概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0 21:3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7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7%8C%E6%B0%8F%E5%9C%B0%E9%9C%87%E8%A6%8F%E6%A8%A1&variant=zh-cn
里氏地震规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腾堡(Beno Gutenberg)共同制定的。
此标度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规模0级的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地震规模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地震规模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近震规模 ML 若大于约6.8级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这份资料和上面意思好象有区别,仅供参考:
里氏地震级别的特征
http://www.jshlzx.net/klh/6/6111/text/6111_199.htm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里克特级数每增加一级,即表示所释放的热能量大了10倍。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1,第2级应为10,第3级应为100,依此类推,第7级为100万,第8级则为1000万。
回答者:Jimmie - 秀才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7
5级以上算破坏性地震,汶川的8.0级死了7万多人(那地方人烟较少),1976年唐山7.8级死了25万人唐山市几乎夷为平地。你想想9.1级会是什么概念(目前陆地上还没有,好像海里有过,但还不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8
一夜回到解放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58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