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适合什么工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0 04:5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适合的工作推荐:
一、土木工程及建筑人才
中国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和大量的基建工程让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主要从事摩天大厦、铺路架桥、水电站、高速公路、高铁等工程建造。由于核心技术含量高,人才供不应求,薪水也是节节攀升。
一、医疗行业人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医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那么不管是医院的各种医生、医疗保健企业、还是医药产品公司都需要大量医疗人才。
三、网络新媒体行业人才
普通的网站编辑月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中等职务的收入基本过万。整个网络新媒体行业是个上升发展趋势。企业盈利收入蒸蒸日上,行业人才收入自然非常可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1、“精芬”的年轻人
2018的年度关键词里,不少人都会提起“精芬”二字。
别紧张,这可不是什么贬义词。精神上的芬兰人,泛指的是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

在地广人稀的芬兰,1平方公里内只有18个人(在北京地铁上,一平方米可能都不止18个人了吧)。这让芬兰人把私人空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浑身上下写满了“岁月静好,请勿打扰”八个大字。
比如在中国排个队都是人挤人,而芬兰则遵循生人勿近式排队法,前后距离至少拉开一米 ↓↓↓

其他国家的公园长凳都是一长条,你必须要和别人挨着坐。而芬兰全都是独立,连座椅朝向都不一样,只是为了避免和陌生人眼神接触的尴尬。

这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又不互相打扰的界限感,让一群“精芬”突然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这并不意外,毕竟——
社恐,好像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据统计,如今99%的年轻人都患有“人群过敏反应”,病情表现一是害怕被注目时的压迫感,二是喜欢撸猫胜过找对象;

于是,在公共场合看到了个认识、但不怎么熟悉的人,他们想到的从来不是上前假惺惺地嘘寒问暖,而是千方百计躲掉这种“无用社交”;
在理发店碰见个从诗词歌赋尬聊到人生哲学的Tony,简直是要了命,恨不得付双倍的价格让他闭嘴;
上班等电梯时遇到同事,为了避免四目相对的尴尬,宁愿选择爬楼梯;下班同事还要撺掇着去团建?dbq,今日的社交值已经用尽。

2、能一个人去看电影的,都是狠人
一群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另一群善于社交的人则时不时就会表现出对社恐者的关爱。
就比如下面这张“国际孤独等级表”吧,一个人去看电影,在外人看来是注孤生;一个人来吃火锅的,更会遭到全饭店客人投来安慰的眼光。
反而是被同情的人不以为意:这有啥?本单身狗去迪士尼排单人通道,比你们快一半呢!

你看,被动独处的人觉得煎熬,主动选择独处的人则把它视为一种享受。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误解了“独处”与“孤独”的界限,将独处与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其实许多时候真正感到孤单还真不是在独处时,相反虽然处在人群,但格格不入的状态,才让人倍感孤独。越是在人前表现的游刃有余的人,消耗的能量往往越多。

因此独居的种种好处越来越被现代人奉为圭臬,谈恋爱之后反而要顾虑会打破自己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毕竟想放屁就放屁,不用考虑他人眼光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就像年轻人总被diss有晚睡强迫症,殊不知每次加班回家不玩几个小时手机都显示不出今天活过,每一夜都熬得悲壮。
虽然表面上在北上广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日日辛劳也耗尽了所有自由时光。要不是白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谁乐意牺牲为数不多的头发用命熬夜?这种躺在被窝里获得自由的时间珍贵得就像是偷来的。
只有爹妈都睡了、老板都睡了、竞争对手都睡了,我们才有在有充分理由不必参与社交的时段,尽情地玩手机刷剧挖鼻打嗝抠脚。

3、我不以孤独为荣,但我以此维生
这个道理正如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所说: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只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
可无奈的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大城市,独处渐渐成了一种奢望。太多都市人活得风光,可代价是连时间都不是自己的,可供独处的片刻实在是少之又少。
就像你羡慕公司领导年轻有为、有车有房、儿女双全,而你不知道的是——
焦虑的中产最快乐的反而是在下班开车两个小时,躲在家楼下抽根烟的那五分钟。
去年刚刚贷款买下北京五环外的三居室,背负着两万多的房贷车贷不说,面对同事“下班一起喝杯酒”的邀请也只能笑笑敷衍过去。面对父母要演的积极快乐,在孩子面前要演得坚强高大,在下属面前更要演得无所不能……
只有这一根烟的时间,除了自己谁都不用扮演,而过了这五分钟,不管再累面对家人都要元气满满。

都市白领每当被工作*疯,最感谢的也是公司里还有厕所隔间这样隐蔽的角落。
甭管是被严厉的领导谩骂,被刻薄的同事排挤,乃至是前一夜刚被渣男通知分手,在上班期间都不敢透露出丝毫的悲伤情绪。
在社交网络上把自己经营的井井头条,每日搭配和妆容毕竟经过精心修饰,高压的生活没有留给她们当众示弱的权利。
实在忍不住,就赶紧奔去厕所隔间,边哭还要便按冲水按钮,之后确定眼圈不再泛红,用粉饼按压掉泪痕才能回工位。因为成年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你需要安排好时间才敢崩溃。

你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作为高压快节奏的社会中专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可无奈,现代社会的又实在是太过稀缺时间和空间。
这让越来越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开始寻找一个可以随意放空和痛哭的小世界。
于是,拥挤的地铁上人人都带着日本代购回来的口罩,主要目的不是防霾,而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其他人“我想静静”;
于是,降噪耳机成了大家年末心愿清单上的必买,听什么歌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犹如一个无形的罩子为我们划分出安全领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6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而且是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不太喜欢热闹,而且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那么这样的人他找的工作肯定是不能够直接去跟别人接触沟通了工作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往往适合一个人的工作,甚至是作为幕后工作人员,那么都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试着做电商,或者是做做客服之类的,打电话之类的,那么这种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像接待之类的这一类型的工作我觉得不太适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6
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有很多,例如电商、写作、外卖等,不过真的有你喜欢的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没?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那些集体活动的工作,我觉得你应该学会克服,适应集体,因为集体真的很能让人进步,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还有就是集体活动能让你跟别人的关系更好,相处更融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我的建议是你要学会适应,不然大部分工作你都不能取得提升,如果非要说哪些适合个人的工作,我觉得是作家、画家这类偏艺术创作的工作。另外就是自己做个人生意,开店之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适合的工作推荐:
一、土木工程及建筑人才
中国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和大量的基建工程让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主要从事摩天大厦、铺路架桥、水电站、高速公路、高铁等工程建造。由于核心技术含量高,人才供不应求,薪水也是节节攀升。
一、医疗行业人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医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那么不管是医院的各种医生、医疗保健企业、还是医药产品公司都需要大量医疗人才。
三、网络新媒体行业人才
普通的网站编辑月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中等职务的收入基本过万。整个网络新媒体行业是个上升发展趋势。企业盈利收入蒸蒸日上,行业人才收入自然非常可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适合的工作推荐:
一、土木工程及建筑人才
中国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和大量的基建工程让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主要从事摩天大厦、铺路架桥、水电站、高速公路、高铁等工程建造。由于核心技术含量高,人才供不应求,薪水也是节节攀升。
一、医疗行业人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医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那么不管是医院的各种医生、医疗保健企业、还是医药产品公司都需要大量医疗人才。
三、网络新媒体行业人才
普通的网站编辑月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中等职务的收入基本过万。整个网络新媒体行业是个上升发展趋势。企业盈利收入蒸蒸日上,行业人才收入自然非常可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1、“精芬”的年轻人
2018的年度关键词里,不少人都会提起“精芬”二字。
别紧张,这可不是什么贬义词。精神上的芬兰人,泛指的是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

在地广人稀的芬兰,1平方公里内只有18个人(在北京地铁上,一平方米可能都不止18个人了吧)。这让芬兰人把私人空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浑身上下写满了“岁月静好,请勿打扰”八个大字。
比如在中国排个队都是人挤人,而芬兰则遵循生人勿近式排队法,前后距离至少拉开一米 ↓↓↓

其他国家的公园长凳都是一长条,你必须要和别人挨着坐。而芬兰全都是独立,连座椅朝向都不一样,只是为了避免和陌生人眼神接触的尴尬。

这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又不互相打扰的界限感,让一群“精芬”突然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这并不意外,毕竟——
社恐,好像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据统计,如今99%的年轻人都患有“人群过敏反应”,病情表现一是害怕被注目时的压迫感,二是喜欢撸猫胜过找对象;

于是,在公共场合看到了个认识、但不怎么熟悉的人,他们想到的从来不是上前假惺惺地嘘寒问暖,而是千方百计躲掉这种“无用社交”;
在理发店碰见个从诗词歌赋尬聊到人生哲学的Tony,简直是要了命,恨不得付双倍的价格让他闭嘴;
上班等电梯时遇到同事,为了避免四目相对的尴尬,宁愿选择爬楼梯;下班同事还要撺掇着去团建?dbq,今日的社交值已经用尽。

2、能一个人去看电影的,都是狠人
一群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另一群善于社交的人则时不时就会表现出对社恐者的关爱。
就比如下面这张“国际孤独等级表”吧,一个人去看电影,在外人看来是注孤生;一个人来吃火锅的,更会遭到全饭店客人投来安慰的眼光。
反而是被同情的人不以为意:这有啥?本单身狗去迪士尼排单人通道,比你们快一半呢!

你看,被动独处的人觉得煎熬,主动选择独处的人则把它视为一种享受。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误解了“独处”与“孤独”的界限,将独处与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其实许多时候真正感到孤单还真不是在独处时,相反虽然处在人群,但格格不入的状态,才让人倍感孤独。越是在人前表现的游刃有余的人,消耗的能量往往越多。

因此独居的种种好处越来越被现代人奉为圭臬,谈恋爱之后反而要顾虑会打破自己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毕竟想放屁就放屁,不用考虑他人眼光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就像年轻人总被diss有晚睡强迫症,殊不知每次加班回家不玩几个小时手机都显示不出今天活过,每一夜都熬得悲壮。
虽然表面上在北上广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日日辛劳也耗尽了所有自由时光。要不是白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谁乐意牺牲为数不多的头发用命熬夜?这种躺在被窝里获得自由的时间珍贵得就像是偷来的。
只有爹妈都睡了、老板都睡了、竞争对手都睡了,我们才有在有充分理由不必参与社交的时段,尽情地玩手机刷剧挖鼻打嗝抠脚。

3、我不以孤独为荣,但我以此维生
这个道理正如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所说: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只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
可无奈的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大城市,独处渐渐成了一种奢望。太多都市人活得风光,可代价是连时间都不是自己的,可供独处的片刻实在是少之又少。
就像你羡慕公司领导年轻有为、有车有房、儿女双全,而你不知道的是——
焦虑的中产最快乐的反而是在下班开车两个小时,躲在家楼下抽根烟的那五分钟。
去年刚刚贷款买下北京五环外的三居室,背负着两万多的房贷车贷不说,面对同事“下班一起喝杯酒”的邀请也只能笑笑敷衍过去。面对父母要演的积极快乐,在孩子面前要演得坚强高大,在下属面前更要演得无所不能……
只有这一根烟的时间,除了自己谁都不用扮演,而过了这五分钟,不管再累面对家人都要元气满满。

都市白领每当被工作*疯,最感谢的也是公司里还有厕所隔间这样隐蔽的角落。
甭管是被严厉的领导谩骂,被刻薄的同事排挤,乃至是前一夜刚被渣男通知分手,在上班期间都不敢透露出丝毫的悲伤情绪。
在社交网络上把自己经营的井井头条,每日搭配和妆容毕竟经过精心修饰,高压的生活没有留给她们当众示弱的权利。
实在忍不住,就赶紧奔去厕所隔间,边哭还要便按冲水按钮,之后确定眼圈不再泛红,用粉饼按压掉泪痕才能回工位。因为成年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你需要安排好时间才敢崩溃。

你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作为高压快节奏的社会中专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可无奈,现代社会的又实在是太过稀缺时间和空间。
这让越来越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开始寻找一个可以随意放空和痛哭的小世界。
于是,拥挤的地铁上人人都带着日本代购回来的口罩,主要目的不是防霾,而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其他人“我想静静”;
于是,降噪耳机成了大家年末心愿清单上的必买,听什么歌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犹如一个无形的罩子为我们划分出安全领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6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而且是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不太喜欢热闹,而且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那么这样的人他找的工作肯定是不能够直接去跟别人接触沟通了工作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往往适合一个人的工作,甚至是作为幕后工作人员,那么都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试着做电商,或者是做做客服之类的,打电话之类的,那么这种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像接待之类的这一类型的工作我觉得不太适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1、“精芬”的年轻人
2018的年度关键词里,不少人都会提起“精芬”二字。
别紧张,这可不是什么贬义词。精神上的芬兰人,泛指的是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

在地广人稀的芬兰,1平方公里内只有18个人(在北京地铁上,一平方米可能都不止18个人了吧)。这让芬兰人把私人空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浑身上下写满了“岁月静好,请勿打扰”八个大字。
比如在中国排个队都是人挤人,而芬兰则遵循生人勿近式排队法,前后距离至少拉开一米 ↓↓↓

其他国家的公园长凳都是一长条,你必须要和别人挨着坐。而芬兰全都是独立,连座椅朝向都不一样,只是为了避免和陌生人眼神接触的尴尬。

这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又不互相打扰的界限感,让一群“精芬”突然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这并不意外,毕竟——
社恐,好像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据统计,如今99%的年轻人都患有“人群过敏反应”,病情表现一是害怕被注目时的压迫感,二是喜欢撸猫胜过找对象;

于是,在公共场合看到了个认识、但不怎么熟悉的人,他们想到的从来不是上前假惺惺地嘘寒问暖,而是千方百计躲掉这种“无用社交”;
在理发店碰见个从诗词歌赋尬聊到人生哲学的Tony,简直是要了命,恨不得付双倍的价格让他闭嘴;
上班等电梯时遇到同事,为了避免四目相对的尴尬,宁愿选择爬楼梯;下班同事还要撺掇着去团建?dbq,今日的社交值已经用尽。

2、能一个人去看电影的,都是狠人
一群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另一群善于社交的人则时不时就会表现出对社恐者的关爱。
就比如下面这张“国际孤独等级表”吧,一个人去看电影,在外人看来是注孤生;一个人来吃火锅的,更会遭到全饭店客人投来安慰的眼光。
反而是被同情的人不以为意:这有啥?本单身狗去迪士尼排单人通道,比你们快一半呢!

你看,被动独处的人觉得煎熬,主动选择独处的人则把它视为一种享受。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误解了“独处”与“孤独”的界限,将独处与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其实许多时候真正感到孤单还真不是在独处时,相反虽然处在人群,但格格不入的状态,才让人倍感孤独。越是在人前表现的游刃有余的人,消耗的能量往往越多。

因此独居的种种好处越来越被现代人奉为圭臬,谈恋爱之后反而要顾虑会打破自己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毕竟想放屁就放屁,不用考虑他人眼光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就像年轻人总被diss有晚睡强迫症,殊不知每次加班回家不玩几个小时手机都显示不出今天活过,每一夜都熬得悲壮。
虽然表面上在北上广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日日辛劳也耗尽了所有自由时光。要不是白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谁乐意牺牲为数不多的头发用命熬夜?这种躺在被窝里获得自由的时间珍贵得就像是偷来的。
只有爹妈都睡了、老板都睡了、竞争对手都睡了,我们才有在有充分理由不必参与社交的时段,尽情地玩手机刷剧挖鼻打嗝抠脚。

3、我不以孤独为荣,但我以此维生
这个道理正如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所说: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只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
可无奈的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大城市,独处渐渐成了一种奢望。太多都市人活得风光,可代价是连时间都不是自己的,可供独处的片刻实在是少之又少。
就像你羡慕公司领导年轻有为、有车有房、儿女双全,而你不知道的是——
焦虑的中产最快乐的反而是在下班开车两个小时,躲在家楼下抽根烟的那五分钟。
去年刚刚贷款买下北京五环外的三居室,背负着两万多的房贷车贷不说,面对同事“下班一起喝杯酒”的邀请也只能笑笑敷衍过去。面对父母要演的积极快乐,在孩子面前要演得坚强高大,在下属面前更要演得无所不能……
只有这一根烟的时间,除了自己谁都不用扮演,而过了这五分钟,不管再累面对家人都要元气满满。

都市白领每当被工作*疯,最感谢的也是公司里还有厕所隔间这样隐蔽的角落。
甭管是被严厉的领导谩骂,被刻薄的同事排挤,乃至是前一夜刚被渣男通知分手,在上班期间都不敢透露出丝毫的悲伤情绪。
在社交网络上把自己经营的井井头条,每日搭配和妆容毕竟经过精心修饰,高压的生活没有留给她们当众示弱的权利。
实在忍不住,就赶紧奔去厕所隔间,边哭还要便按冲水按钮,之后确定眼圈不再泛红,用粉饼按压掉泪痕才能回工位。因为成年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你需要安排好时间才敢崩溃。

你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作为高压快节奏的社会中专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可无奈,现代社会的又实在是太过稀缺时间和空间。
这让越来越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开始寻找一个可以随意放空和痛哭的小世界。
于是,拥挤的地铁上人人都带着日本代购回来的口罩,主要目的不是防霾,而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其他人“我想静静”;
于是,降噪耳机成了大家年末心愿清单上的必买,听什么歌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犹如一个无形的罩子为我们划分出安全领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6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而且是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不太喜欢热闹,而且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那么这样的人他找的工作肯定是不能够直接去跟别人接触沟通了工作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往往适合一个人的工作,甚至是作为幕后工作人员,那么都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试着做电商,或者是做做客服之类的,打电话之类的,那么这种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像接待之类的这一类型的工作我觉得不太适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有很多,例如电商、写作、外卖等,不过真的有你喜欢的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没?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那些集体活动的工作,我觉得你应该学会克服,适应集体,因为集体真的很能让人进步,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还有就是集体活动能让你跟别人的关系更好,相处更融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有很多,例如电商、写作、外卖等,不过真的有你喜欢的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没?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那些集体活动的工作,我觉得你应该学会克服,适应集体,因为集体真的很能让人进步,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还有就是集体活动能让你跟别人的关系更好,相处更融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5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适合的工作推荐:
一、土木工程及建筑人才
中国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和大量的基建工程让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主要从事摩天大厦、铺路架桥、水电站、高速公路、高铁等工程建造。由于核心技术含量高,人才供不应求,薪水也是节节攀升。
一、医疗行业人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医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那么不管是医院的各种医生、医疗保健企业、还是医药产品公司都需要大量医疗人才。
三、网络新媒体行业人才
普通的网站编辑月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中等职务的收入基本过万。整个网络新媒体行业是个上升发展趋势。企业盈利收入蒸蒸日上,行业人才收入自然非常可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6
1、“精芬”的年轻人
2018的年度关键词里,不少人都会提起“精芬”二字。
别紧张,这可不是什么贬义词。精神上的芬兰人,泛指的是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

在地广人稀的芬兰,1平方公里内只有18个人(在北京地铁上,一平方米可能都不止18个人了吧)。这让芬兰人把私人空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浑身上下写满了“岁月静好,请勿打扰”八个大字。
比如在中国排个队都是人挤人,而芬兰则遵循生人勿近式排队法,前后距离至少拉开一米 ↓↓↓

其他国家的公园长凳都是一长条,你必须要和别人挨着坐。而芬兰全都是独立,连座椅朝向都不一样,只是为了避免和陌生人眼神接触的尴尬。

这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又不互相打扰的界限感,让一群“精芬”突然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这并不意外,毕竟——
社恐,好像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据统计,如今99%的年轻人都患有“人群过敏反应”,病情表现一是害怕被注目时的压迫感,二是喜欢撸猫胜过找对象;

于是,在公共场合看到了个认识、但不怎么熟悉的人,他们想到的从来不是上前假惺惺地嘘寒问暖,而是千方百计躲掉这种“无用社交”;
在理发店碰见个从诗词歌赋尬聊到人生哲学的Tony,简直是要了命,恨不得付双倍的价格让他闭嘴;
上班等电梯时遇到同事,为了避免四目相对的尴尬,宁愿选择爬楼梯;下班同事还要撺掇着去团建?dbq,今日的社交值已经用尽。

2、能一个人去看电影的,都是狠人
一群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另一群善于社交的人则时不时就会表现出对社恐者的关爱。
就比如下面这张“国际孤独等级表”吧,一个人去看电影,在外人看来是注孤生;一个人来吃火锅的,更会遭到全饭店客人投来安慰的眼光。
反而是被同情的人不以为意:这有啥?本单身狗去迪士尼排单人通道,比你们快一半呢!

你看,被动独处的人觉得煎熬,主动选择独处的人则把它视为一种享受。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误解了“独处”与“孤独”的界限,将独处与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其实许多时候真正感到孤单还真不是在独处时,相反虽然处在人群,但格格不入的状态,才让人倍感孤独。越是在人前表现的游刃有余的人,消耗的能量往往越多。

因此独居的种种好处越来越被现代人奉为圭臬,谈恋爱之后反而要顾虑会打破自己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毕竟想放屁就放屁,不用考虑他人眼光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就像年轻人总被diss有晚睡强迫症,殊不知每次加班回家不玩几个小时手机都显示不出今天活过,每一夜都熬得悲壮。
虽然表面上在北上广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日日辛劳也耗尽了所有自由时光。要不是白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谁乐意牺牲为数不多的头发用命熬夜?这种躺在被窝里获得自由的时间珍贵得就像是偷来的。
只有爹妈都睡了、老板都睡了、竞争对手都睡了,我们才有在有充分理由不必参与社交的时段,尽情地玩手机刷剧挖鼻打嗝抠脚。

3、我不以孤独为荣,但我以此维生
这个道理正如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所说: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只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
可无奈的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大城市,独处渐渐成了一种奢望。太多都市人活得风光,可代价是连时间都不是自己的,可供独处的片刻实在是少之又少。
就像你羡慕公司领导年轻有为、有车有房、儿女双全,而你不知道的是——
焦虑的中产最快乐的反而是在下班开车两个小时,躲在家楼下抽根烟的那五分钟。
去年刚刚贷款买下北京五环外的三居室,背负着两万多的房贷车贷不说,面对同事“下班一起喝杯酒”的邀请也只能笑笑敷衍过去。面对父母要演的积极快乐,在孩子面前要演得坚强高大,在下属面前更要演得无所不能……
只有这一根烟的时间,除了自己谁都不用扮演,而过了这五分钟,不管再累面对家人都要元气满满。

都市白领每当被工作*疯,最感谢的也是公司里还有厕所隔间这样隐蔽的角落。
甭管是被严厉的领导谩骂,被刻薄的同事排挤,乃至是前一夜刚被渣男通知分手,在上班期间都不敢透露出丝毫的悲伤情绪。
在社交网络上把自己经营的井井头条,每日搭配和妆容毕竟经过精心修饰,高压的生活没有留给她们当众示弱的权利。
实在忍不住,就赶紧奔去厕所隔间,边哭还要便按冲水按钮,之后确定眼圈不再泛红,用粉饼按压掉泪痕才能回工位。因为成年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你需要安排好时间才敢崩溃。

你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作为高压快节奏的社会中专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可无奈,现代社会的又实在是太过稀缺时间和空间。
这让越来越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开始寻找一个可以随意放空和痛哭的小世界。
于是,拥挤的地铁上人人都带着日本代购回来的口罩,主要目的不是防霾,而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其他人“我想静静”;
于是,降噪耳机成了大家年末心愿清单上的必买,听什么歌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犹如一个无形的罩子为我们划分出安全领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6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而且是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不太喜欢热闹,而且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那么这样的人他找的工作肯定是不能够直接去跟别人接触沟通了工作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往往适合一个人的工作,甚至是作为幕后工作人员,那么都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试着做电商,或者是做做客服之类的,打电话之类的,那么这种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像接待之类的这一类型的工作我觉得不太适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我的建议是你要学会适应,不然大部分工作你都不能取得提升,如果非要说哪些适合个人的工作,我觉得是作家、画家这类偏艺术创作的工作。另外就是自己做个人生意,开店之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有很多,例如电商、写作、外卖等,不过真的有你喜欢的不是集体活动的工作没?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那些集体活动的工作,我觉得你应该学会克服,适应集体,因为集体真的很能让人进步,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还有就是集体活动能让你跟别人的关系更好,相处更融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我的建议是你要学会适应,不然大部分工作你都不能取得提升,如果非要说哪些适合个人的工作,我觉得是作家、画家这类偏艺术创作的工作。另外就是自己做个人生意,开店之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7
我的建议是你要学会适应,不然大部分工作你都不能取得提升,如果非要说哪些适合个人的工作,我觉得是作家、画家这类偏艺术创作的工作。另外就是自己做个人生意,开店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