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3: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58
《朝花夕拾》里有这样一个女人,她身份卑微,举止粗俗,朴实善良,迷信唠叨,“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但作者对她尊敬又感激,对她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她就是长妈妈。
长妈妈是个身份低微的劳动妇女,她只是我家的一个保姆,在旧社会应该叫做下人。主家对她还客气,小主要叫她阿妈,只有老主人叫她阿长,小主人生气时候才叫她阿长,一般人也称她长妈妈。这似乎不足为奇,名字就是被人叫的嘛,但奇在阿长并不是她的名字,旧社会妇女没有官名很正常,但未出嫁前还是有一个乳名的,“花儿"“燕儿”"玲儿"“桂儿"虽然俗气,但也顺口。这阿长也被自己的父母唉做什么姑娘,至于是什么姑娘就不得而知了。她来到“我"家,因为先前保姆叫阿长,大家叫阿长习惯了,这个什么姑娘也就丢掉了自己的名字,被人唤称阿长了。
这样一位连名字都被人弄丢了的劳动妇女,也是一个粗俗至极的村妇,她“切切察察”,背地里说长道短,她上下摇动手指,指指点点,她摆成“大”字的睡相,这一切都把她的粗俗的样貌展现得一览无余,所以作者写道:“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甚至讨厌她。
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叙述着阿长的令人讨厌。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又把一个可爱可敬的长妈妈介绍给大家。
长妈妈懂很多礼节,例如吃福橘时的惶急,人过世时不能说“死掉"……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呢?不过长毛的故事却真真的是迷信了。
(在这里我要插一个小笑话。往年我检查课外阅读情况,询问学生“长毛"是什么人?一男孩课外没有认真阅读,他回答“长毛是长妈妈的儿子,过去人们爱把小孩叫小毛,因为是长妈妈的儿子,所以叫长毛。"看来课外阅读监管不到位,是会笑死人的。)
长妈妈的朴实,善良是最让我感动不已的,一个保姆,大字不识一个,却用自己的钱为小主人买来念念不忘的“三哼经”。而且是利用自己的假期。她把一个孩子的愿望放在心上,努力去帮他实现,孩子并没有求过她,因为小主人觉得这事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办到的,可她却偏偏帮孩子实现了。
所以拿到《山海经》的那一刻,“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可见这事给作者的触动之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至此,前面的“指指点点”,“切切察察”,“大”字的睡相都不重要了,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也不重要了。“我"的内心只有感激、敬佩、尊敬和祝愿。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