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6: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2:33
小孩做作业不自觉有什么好办法
小孩做作业不自觉有什么好办法,我们都知道,现在养一个孩子和教育孩子是要很多心思和心血的,不但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上心,也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方面上心。以下分享小孩做作业不自觉有什么好办法?
帮助孩子制定制度
孩子贪玩而忘乎所以,主要是约束力不够,制度的制定正是纠正的最佳方式。比如制度可这么定:放学后马上做作业,不做完作业或不做完任一科作业不准看电视,也不准出去玩。
制度定出来后,要照着做,家长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督促检查,不要一阵风,时冷时热、时管时不管,那样制度就不起作用了。
2、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一步一步来。只要孩子能做到先做完一部分作业再看电视或看电视和玩的时间比以往减短了就算进步了,逐渐再提高要求。
3、做好总结。最好一星期进行一次总结,如果孩子表现得好,星期天可以让他看动画片、或带他去公园玩玩,也可以给孩子买点他喜欢的学习用品,作为一种奖励。
不断给孩子正面强化和刺激
1、要逐步引导孩子克服不良习惯,向好的习惯发展。家长可讲一些古人或现代科学家们勤奋好学的故事,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同时,如果用孩子身边的同伴作为激励,则更有说服力。
2、要注意言传身教。家长自身也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是从家长那里模仿来的,生活习惯如此,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家长的言传身教一定不能忽视。
家长要有正确的育儿态度
教育孩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家长千万不能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心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切忌打骂。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惩罚不可能带来孩子行为的根本变化,惩罚针对的是结果而不是孩子的行为过程,只能带来暂时的、表面的变化而引起较大的副作用,因而惩罚的教育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家长应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积极方面,及时、真诚地予以赞扬,尝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就会改变他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
造成孩子自觉性欠缺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长过分骄纵溺爱
家长过分纵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被宠得无法无天,越没有规矩和纪律牵制,孩子就越发变得肆意妄为,对啥事都缺乏主动性,不催促就不学习,就很容易形成不良习惯。
2、剥夺孩子的决策权
一些家长喜欢为孩子事事做好包办,啥都不让孩子碰,从而剥夺了孩子的决策权,久而久之,孩子就心里会觉得啥都不用自己考虑,直接交给爸爸妈妈搞定就行了,自觉性也会变差。
给足孩子充分的信任,适度放手,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别事无巨细给孩子安排打点妥当,这样他们的自主性就会越发差,依赖性会更加强。
3、总是打扰孩子的专注
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本来就比较差,当他们在认真做某样事情的时候,你总是间接性打断他们,破坏孩子的专注,就让他们很难再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分神、拖沓、不自觉。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培根
孩子的自觉性,得越早培养越好,一旦被定型之后,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想改都难了。
往往能看到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大多都是比较自觉的,学习积极性高,管得住自己,写作业的时候精神注意力也集中,这样下来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没有自觉性的话,就很难让孩子真正的独立成长起来,但是如果家长每天只会唠唠叨叨,孩子听着就心烦,从开始的说教慢慢就变成了抬杠,争吵,上升到亲子矛盾中,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
那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正确去引导孩子呢?
树立良好家风
每位优秀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优秀的家长,海清14岁的神级儿子,就让每个人都想为之表赞。
有一次,海清带儿子坐飞机,在飞机上海清在看剧本,儿子也在一旁认真做作业,主动学习,孩子能够养成如此自律的好习惯,少不了海清的引导教育。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良好的家风也有正向引导的作用,因为海清自律,所以她也能给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则,儿子自然也以此为榜样,如此正面的家风,自有一股精神力量,激励着孩子共同进步。
还有之前我看过一个开挂的家族,甚是让我为之惊叹,这个家族5个孩子中有4个就上了清华北大,最小的妹妹也丝毫没有落后,时刻在备战考研,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才。
这对淳朴的夫妻,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以自己作为孩子的榜样。
每天,5兄妹一听到父母起床了,就会自觉起来洗漱,然后在灯下背书,自律让每个人都成为了彼此的好榜样,有了如此出色的家风教育,也让孩子们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
以身作则,为孩子灌输自律意识,让孩子有目标,有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如果自律性、自控力差的'话,对家长的教育也敷衍了事,觉得没什么,不听也罢,或者听了也左耳进右耳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先树立好权威,让孩子知道分寸,让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是有规则和标准的,如果自己恣意妄为的话,也会有责罚。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要适时*孩子一把,推孩子一把,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比如做作业时间不准玩手机,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吃饭的时候不能玩游戏等等。
让孩子在心里自觉形成一套规则,有意识去提醒自己,这个不该做,应该怎么做,严格管束自己,循序渐进之下,也就能慢慢养成自律的习惯。
在此过程中,家长也要做好监督的职责,一旦孩子有越矩的行为,也要秉持着“不包庇、不心软”的原则,要有底线,不要孩子一撒娇,或者一哭闹就放纵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骄纵。
有时候强制一点不代表压制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形成一种惯性,像教育孩子的话,约束力一定要够。
自从孩子发现不自觉如此差的时候,我更不能坐视不管了,给孩子制定了一张计划表,并且表明,一旦落实执行就必须遵守,不然会有惩罚。
计划表明确规定他每天6点50分起床,10分钟搞定刷牙洗脸,20分钟吃早餐,5分钟整理着装,然后7点30分准时出发去上学,不能有任何延迟。
写作业的话也是有标准的,不能“鬼画符”,不能随便,一旦发现字迹潦草,应付了事,那么就要重写,书写要求简洁、工整,还有做完习题之后,要检查,查漏补缺,看是不是有单位漏写,没有写标点的。
还有每天晚上,要先做好第二天课程的预习,熟悉一下课文,课后也要做好复习,不懂的生字生词要做好标注,直到弄懂为止。
现在这个规则已经执行一段时间了,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孩子表现还是不错,只要闹钟一响就会自觉起床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赖床了,也慢慢养成了早睡早起、睡前检查书包的好习惯,学习也自觉了许多。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自律性,加强他们对时间管理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不然孩子总是想着拖延,时间很快过去,事情又没有完善好。
鼓励孩子参与实践,锻炼各方面能力
每天只是口头说教,对孩子来说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地吹来又轻轻地走了,压根一点影响都没有。
有时候说太多,不如让孩子多用行动去表现去做,鼓励孩子参与实践,做一些自己擅长,且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只有自身多经历一些,才能让孩子懂得更多,心智被磨炼过后才能更加成熟,各方面能力才能提升,当孩子自主性强了,很多事情自然会更上心更自觉,都不需要你去提醒。
有远见的父母,一定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参与抉择,将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孩子,从不去安排他们的人生。
结语:
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我们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太多太完美,什么东西都要慢慢来,慢慢引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懂得果断抉择,有远见,而不是被动式去做事情,一旦做了决定,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守矩
养成孩子自律的好习惯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会形成自律的好习惯,后天外界相应的培养很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相应引导与严格要求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去慢慢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1、孩子不自律的表现
经常有家长会去抱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要大人看管着,自己去玩电脑一玩一整天,经常是睡觉、上学、吃饭都得催促。
不管大事小事,都需要别人帮助完成,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都是不太喜欢的课程,就会使孩子出现爱偷懒还爱拖延的情况,真是拿孩子没办法了。"
也许你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一样大的孩子,有些孩子自律性很好,而有些孩子不管怎么训斥都完不成任务?
2、家长相应引导孩子
孩子是的天性就比较贪玩,家长和老师制定的计划,很多时候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很多父母不明白其中原因,着急上火时便为孩子打上“爱偷懒”的标签。
孩子的拖延磨蹭、不自律都是有原因的,需要家长主动去寻找,家长如果都看不到问题,那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及时引导对于不自律的孩子来讲很重要。
孩子讨厌被直接的委派任务
这样会对孩子直接产生抵触情绪,大多数的时候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会制定一些计划,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如果家长在布置的时候不注意方式和方法,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进而不愿意配合完成任务,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学会制定计划
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最忌讳的就是简单粗暴的对待。可以给孩子制定相应的计划,明确每一步要做的事情,一点一点去引领着孩子们入门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制定孩子的规则时候,要尽量的照顾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不能一味只遵循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一般更倾向尊重他们意见、喜欢他们的家长。我们应该与孩子多多沟通,这是解决孩子抵触情绪最好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自信心的培养
有的孩子会有害怕失败,有畏难情绪在自己学习的时候产生,这些情况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目标定得太宽泛,比如学好英语、好好听课。这些,孩子并不知道怎么去执行这个目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不愿意脱离自己内心的舒适区,害怕新环境和改变自己。也有的孩子会担心自己做事情了也做不好,为了避免最后并没有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孩子会去直接选择逃避问题。
第三、习惯养成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都是最困难的。家长不能完全靠孩子自己的自律,还需要主动孩子来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这个阶段只需要孩子勇敢迈出双脚,走进自律的大门。
一旦孩子有了进步和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现象。当孩子需要完成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时,父母可以先帮助孩子,把这个目标拆分成小的计划,一项项慢慢完成。
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掌握了其中的方法,就会非常有信心地说:“我能完成!我可以追得上!”
第四、学会自我调整
在一件事情持续久了孩子就会去产生一种抵制的情绪。而且孩子处于家长的不断压迫下,孩子会感到害怕而使学习任务完不成,就会变得对自己要求降低、不自律。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考虑调整一下原本的计划。比如,孩子现在不想写日记了,可以让孩子写写读书笔记,尝试写一些喜欢的文章。
当孩子感到厌倦了,可以推荐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籍来阅读,如科普书、小说、故事书,孩子比较感兴趣有益的书籍,可以作为孩子阅读时的素材,不一定非要读相同一种书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