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0 1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08
德高望重
我认为于谦是一个大英雄。在瓦剌进犯北京,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虏,二十多万明军精锐丧失殆尽。瓦剌首领也先认为抓住明英宗是奇货可居,以英宗做人质要挟明朝各地守城将领就范,很多城池不攻而克。蒙古军队很快打到北京城下。
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有部分胆小的大臣主张迁都南京。朝堂上群臣吵做一团,是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啦!于谦——这个英雄挺身而出,挽救明朝与危亡!他联络一些主战大臣坚决反对迁都。力主另立新君以绝瓦剌之望,这在当时是冒很大*风险的,因为明英宗并没有死,万一以后英宗回来要秋后算账可就麻烦了。但是于谦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而是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在他力谏下,孙太后也支持,于是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彻底断绝了瓦剌的念头!然后于谦又在城内积极备战,整顿军纪,鼓励士气,调派各地军队勤王,打败了瓦剌,也先害怕后路被切断,*撤军!
后来,明英宗回到国内,趁明景帝病重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掌权,在奸臣建议下处死于谦。锦衣卫搜查于谦家里时,发现于谦家里家徒四壁,除了一些日常衣物和皇帝赏赐少量物品外,空空如也。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于谦是个非常清廉正直、一心为公的大臣。所以于谦的所做所为赢得了后人的尊敬,你不这么认为吗!
要论于谦就得先了解于谦。
于谦(于忠肃,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下狱。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于谦!!!
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不能做到的事情了。
而于谦就是这样一个人。
于谦的一生事迹有很多,但单单就站在德胜门之外的那一刻,他就无愧于清白二字。
武将不怕死,文臣不贪财,则王朝可兴!而于谦就是这样的武将,也是这样的文臣。
于谦的《石灰吟》,诗以铭志。 历史 上的于谦,是一位忠心爱国、智勇双全、耿直诚信的一流名臣。“中华民族的脊梁”,大明于谦担之无愧。
于谦是个文武双全的忠臣,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正直爱民。为国家立大功,如果没有他守住北京,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将成为第二个北宋,靖康之耻将重演。
一一这首诗是选自明代于谦《石灰吟》。全诗四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一也有作《咏石灰》的。写作此诗时,诗人年仅19岁。
一一于谦(公元1398一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市),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江西巡按、兵部尚书等职。在职期间,敢于抗上,曾当面斥责汉王朱高煦叛乱之罪,义正词严。巡抚河南、山西时,清廉刚直,不畏*,平反冤狱,赈济灾荒,兴修水利,深得民心。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战败,英宗被俘,蒙古军进*北京。这时于谦力阻朝庭南迁,坚决主张抗战。并拥立景帝,调集重兵,组织军民保卫北京,击败蒙古军。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在英宗还朝复位后,于谦被诬以“大逆不道”之罪处死。
一一于谦写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使石灰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形象浑然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诗忧国忧民,感情真挚,风格质朴刚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自勉自励的座右铭。
他是明代 历史 上的重要人物,其赫赫功业与高洁的品格一直受人景仰,而其悲剧性命运更令人扼腕。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除了各种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之外,于谦本人的性格也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对悲剧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将这一切综合起来考察,于谦的悲惨结局实在有其必然性 。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首领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不久,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
皇弟朱祁钰监国,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于谦坚决反对朝廷中有些人向南迁都避敌的主张,后来朱祁钰即帝位。
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师,于谦不为所动,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迫使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
英宗被接回后,安置于南宫,称太上皇。
景泰八年(1457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要另立太子,谋迎外藩。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妻与子于冕戍边,籍没时家无余资。
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冤,明宪宗亲自为其平反。
明孝宗弘治时,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
于谦死后,归葬于故乡杭州西湖之滨,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清代袁枚有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确实,于谦和岳飞一样,都是以悲剧收场的。
那么,于谦的悲剧是如何形成的?
正统十四年英宗亲征时,命皇弟朱祁钰留守京师。
土木之变发生后,朝廷一片混乱。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遂命立英宗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因太子年幼,无法理政,又命朱祁钰监国 。
应该说,这种安排无论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孙太后的个人意愿出发,都是合适的。在当时国家千钧一发的危急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年长的皇室成员主持政事,收拾局面,所以由朱祁钰监国。
而从孙太后的个人 情感 来说,这也是最理想的安排。因为英宗朱祁镇与朱祁钰虽是兄弟,并非一母所生,而孙太后作为英宗的母亲(虽非亲生,但外人及英宗本人均不知)。
从人情上讲,她当然希望皇位能由英宗保持,即使英宗不能回朝,她也希望皇位能由英宗之子继承,因此决定立英宗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朱祁钰与英宗朱祁镇兄弟二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受英宗的信任。
否则,英宗在亲征的时候,也不会让他来留守。
朱祁钰监国后,一开始可能也没有什么非份之想,然而权力特别是皇权这种东西,像有魔法一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希望能真正地登上大宝之位。一个月后,朱祁钰果然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此时,朱祁钰虽做了皇帝,但英宗之子朱见深仍为皇太子,将来皇位还是会回到英宗后人手里。
对于这种结果,孙太后虽勉强接受,但并不满意。
然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 朱祁钰既然做了皇帝,当然就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景泰三年夏五月,朱祁钰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这一次的举动非同小可,因为它意味着皇位从此就从英宗一系转到景帝一系手里,英宗的后人彻底与皇位无缘。
因此,不但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也必然引起孙太后和太上皇朱祁镇的不满。虽然皇太子朱见济不久就病死了,但朱祁钰一直拒绝恢复见深的皇太子之位。
这就埋下了后来"夺门之变"的伏笔。
孙太后与英宗的感情甚深,对于景帝和太上皇朱祁镇之间的斗争,居于其间的孙太后的态度举足轻重。以太后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朱祁镇要想复辟,不取得她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于谦当时的处境及他可能采取的对策。
英宗亲征时,于谦与兵部尚书门楚极力劝谏无果,后来决定邛垫随驾,留于谦处理部里的事务。不料发生土木之变,五十万明军精锐全军覆灭,连英宗也做了俘虏。
这对于谦来说无异是晴天霹雳。作为受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于谦虽然具有忠君思想,但在大敌当前、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情况下,他还是冷静地建议皇太后以觑王监国,并劝说哪王接受。
他说得很清楚:"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
朱祁钰监国后,于谦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极力辅佐,反对南迁之议,积极部署北京的防守事宜。这个时候,邮王把于谦当作自己的左右手和国家的支柱,对其非常信任,很快提拔为兵部尚书,而皇太后对他也非常倚重。
然而,陷在敌手的英宗给于谦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他成了也先要挟明朝的工具。于谦接受要挟,明朝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国将不国;而于谦如果不接受其要挟,就意味着要置明英宗的死活于不顾,才能坚持抗敌,保卫京师,这必然会使他和英宗的关系受到影响,甚至招来祸殃。于谦虽然明白这一点,但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他毅然将个人的安危生死置之度外。(其实,他早年的明志诗《石灰吟》就已经将他这种精神 境界展示无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抱着这种信念,在面对也先的要挟时,于谦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顶住压力,坚持抗敌。
客观地说,正是因为于谦坚持抵抗,使得英宗在也先手里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才有机会被放回,但于谦的这种态度却得罪了英宗,并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
当朱祁钰称帝,特别是废立皇太子之时,于谦并没有激烈反对,最后都接受了事实,为此还受到进士杨集的指责:"奸人黄赠献议易储,不过为逃死计耳,公等遽成之。公国家柱石,独不思所以善后乎?"这也成为他后来被杀的理由之一。
其实,以于谦当时之地位,他很难动摇朱祁钰的决心,说服他改变主意。时人唐枢即认为"以景皇之锐念,不可以口舌争"。王世贞也以为"景帝之信谦,谓其能御圉,非有布衣腹心素。一不合则睽,再不合则去。夫人主以私爱欲易太子,虽留侯不能得之汉高,而谦能得之景帝乎哉?"真实地道出了于谦当时面临的困境。
作为景泰年间的名臣,于谦才华横溢。
于谦志向远大,品行高洁,为官不贪不贿。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都是两手空空。有人劝他送些当地的土特产,于谦笑着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于谦如此刚正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王振借故将其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后来,因为贵人相助,才将他释放。
于谦不事田宅,多次拒绝朝廷的封赏,这也引起那些信奉"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原则的*不满,招致其强烈反对,因为这挡了他们的财路。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行赏,加于谦少保衔,总督军务,于谦固辞:"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景帝不允。
景帝改立皇太子,命兼任东宫官者领两份俸禄,唯独于谦两次谢绝。因为于谦的居所简陋,景帝特在西华门赐给他一所府第,于谦也坚决拒绝:"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实在推辞不掉,他也从来没去住过,只把景帝赏赐的东西保存在里面,每年去看一看而已。
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于谦在当时的朝廷上显得比较孤立、无助。
在正统、景泰年间的大臣中,于谦有德有才,然而其性格中确实有一些致命的缺陷,致使他与同僚的关系紧张,甚至最终将一些人推向对立面。
其一,于谦"性故刚,待人严苛,不容人过。”所谓眼里不揉沙子,如发现*有过错,就当面斥责,丝毫不留情面。其"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不给转圜的余地。
土木之变后,朱祁钰命群臣商议战守事宜。侍讲徐理认为星象有变,应当南迁避难。于谦马上厉声斥责:"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徐理当即被赶出朝堂。
后来他又以为于谦阻止其升迁,"尝切齿谦"。为了自己的前程,徐理不得已,只好改名徐有贞,最终成为夺门之变的主谋人,并将于谦送上了断头台。
大将石亨本以于谦荐举而得重用,对其充满感激之情。北京保卫战获胜后,石亨因守卫德胜门之功被进 封侯爵。他觉得于谦的功劳在他之上而没有封侯,心里不安。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反应强烈。其实, 不管石亨的做法妥当与否, 完全是一片好心, 于谦即使不接受, 也完全可以婉言谢绝, 大可不必在景帝面前指责石亨, 导致两人由并肩作战的战友变成仇敌。
其二, 恃才傲物, 刚愎自用。于谦才能出众, 勇于任事, 这本来是好事, 然而过犹不及, 过于专断, 盛气凌人, 就会招致别人的反感, 对自己不利。
于谦与石亨共事时, “ 谦论议断制, 宿将叹伏, 而亨不能赞一辞, 衔之” 。后来, 石亨联合其他人发动夺门之变, 拥英宗复位, 随即唆使言官陷于谦于死罪, 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恨。时人李贤亦认为“ 亨辈不过因于谦平日总督军务, 一切兵政, 专而行之, 不遂其意, 因乘机图谦” 。
故而《明实录》评于谦“ 恃才自用, 矜己傲物, 视勋旧国戚若婴稚, 士类无当其意者, 是以事机阴发, 卒得奇祸。 ”
【总结】
于谦悲剧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他无意中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面对英宗、景帝兄弟的争斗, 他难以抉择, 而以他所受的教育, 也不可能抛弃君父、社稷急流勇退, 避祸保身, 最终成为令人惋惜的牺牲品。
于谦性格中具有明显的缺陷, 使他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朝臣之间的关系, 创建比较和谐的执政环境, 从而将许多同僚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最终使悲剧无法避免。
性格决定命运, 由此看来, 此言不虚。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毫无疑问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在后世的我看来,于谦是一个真正的以国事为重的*家,完全无愧他诗中“粉身碎骨全不怕,为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
不久前曾回答过一个问题时曾评价于谦“谋国不谋身”,他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学习典范,是忧国忧民的良臣、忠君爱国的忠臣、刚正不阿的直臣。
于谦在永乐十九年间进士及第,历仕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景泰帝五朝,曾追随明宣宗出征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于谦为人刚直清正,不畏权贵,进京述职从不带任何礼品,自言只带“两袖清风”,因此得罪了大太监王振,被诬陷下狱,不久迫于压力而释放。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携大胜之势大军南下,进攻大明京师北京城,这时候是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力排众议,坚持防守,坚决反对迁都南下,在朱祁钰、于谦等人的调度指挥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瓦剌军无奈撤回草原。仅仅这一件事就足以使于谦千古留名!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在新帝景泰帝朱祁钰的支持下革除弊政,整肃军纪,严肃政纪,加上于谦本身严于律己,很快使得已经开始走向衰败的明王朝又有了转机。
但是由于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支持朱祁钰登基,同时尊奉朱祁镇为太上皇,让朱祁镇把他列入朱祁钰一党。再加上于谦当政期间严格执纪执法得罪了不少权贵(主要是“夺门之变”那几个主谋),因此在朱祁镇复位之后没来得及下令废除朱祁钰的情况下,先下令处斩于谦。
于谦一生清廉,死后家无余财,被养子于康葬于杭州西湖湖畔。
他对于大明来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管朝廷怎样对他,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他都回去做,根本就不怕掉脑袋。
《大明风华》里的于谦还原度很高。
于谦,于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为人刚正,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明英宗时因不畏权贵入京觐见时不向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百姓、官吏乃至藩王都*,使他官复原职。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他主张反对南迁,坚守国门,升任兵部尚书。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他是这么以诗言志的,也是这么躬身践行的。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土木之变”中,他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他为官清廉,忠耿正直,却被诬陷处死,留下了天下奇冤。评价他这样一个人是困难的,困难在于仰望不知其高,感佩不知其深。让我们来回顾他在 历史 重要关节点的表现,试着走近他。
扶保代宗得罪英宗这是他最大的亮点,也是他最大的“原罪”。1449年8月,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在权监王振的“瞎指挥”下,被瓦剌包围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明王朝面临分崩离析的巨大危机。有人建议迁都避祸,于谦坚决主战。他联同其他大臣,支持监国的郕王调集各地军队防守京师。铲除王振余党,支持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正肃朝纲。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进攻。瓦剌用明英宗威胁,他回以“社稷为重,君为轻”。同时,他不准其他边关将领与瓦剌接触,让瓦剌挟天子以谋利的愿望落空。瓦剌送回英宗,他继续支持代宗为皇,英宗被软禁南宫七年,过着惊恐不安的生活。1457年,明代宗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迎接明英宗恢复帝位,诬陷于谦谋反,于谦惨被处斩。于谦在皇权的争夺中没有站在明英宗的一边,这是他被诬陷的根本原因。
位高权重遭人嫉恨直接诬陷于谦的人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这三个人分别代表武将系统、内官系统和文官系统,三个权力系统又统一于皇权。“土木之变”后于谦任兵部尚书,选将、练兵、设垒均自他出,在军队各级中威望很高。于谦本对石亨有恩,但不愿与石亨结党营私而反目成仇。徐有贞建议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对于谦恨得咬牙切齿。内侍曹吉祥是王振门下,深恨于谦。于谦受到明代宗信任,国事、政事、人事每多问于他,很多人的利益受损。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于谦,以前有明代宗这把“保护伞”,现在皇帝是也恨于谦的明英宗,于是于谦成了“人人皆曰可杀”的“叛逆”。
官场清流不容于世于谦早年就因为不送礼得罪过王振,被判处死刑。后来百姓联名上书救了他。他历来为官清正,任职的每个地方都受到老百姓甚至是藩王的拥戴。他主持兵部后,明王朝危机加深,他机变行事,即使是勋臣老将不守法度,也请旨责备。明代宗很了解于谦,对他推荐的人提拔重用。有些没有得到推荐的人就非常怨恨他,连御史也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他。这些事实说明,不是为官清正就人人拥护你,在明朝整体官场贪污腐化的背景下,于谦的清正妨碍了别人图利,这些人联合起来要置他于死地。其实,贪腐也是一种影响力非常大的*生态环境,清官不容贪官,贪官更不能容清官。风气不正,贪官都是一窝一串,在他们的*生态环境下,清官无容身之地,无生长空间。
不结朋党无以存身于谦身上,具备中国传统文人的完美性格,他们仗节死义,从不结党营私为自己考虑。无朋党则祸至无依。于谦被冤,为他辩护者少 ,落井下石者多。也许,他早就感受到身处危墙之下,但崇高的家国情怀,大道为公的宏愿,不允许他退缩。于谦处斩后抄家,家无余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共哀之。于谦最后由他养子于康归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于谦死后几年徐有贞被充军,石亨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于谦冤情*大白。于谦被百姓记在心中,杭州、河南、山西等奉拜祭祀于谦至今。
结论:于谦*上清廉自守,能力上超拔于群,律己上一身正气。他的死,是封建王朝的结构性悲剧,是给明王朝敲响的葬钟。但于谦是英雄,他是黑暗中点亮的微光,他是怒海中显露的桅尖,他是黎明中眩目的亮红,他是中华5000年 历史 文化中值得我们推崇、值得我们怀念的那一部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