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1 02: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35
对于文人来说,如果是能够死于谏言,对自己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在明朝的读书人,都希望能够为皇帝做事,能够让整个朝代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他们并不怕皇帝打骂自己或者是责罚自己,他们怕的是自己的建议没有收到接纳。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当时风俗对人的影响。
当时的封建礼教最重要的是忠义。你要对皇上必须有足够的忠诚。既然要足够的忠诚,那就无论是自己受了多大的苦,遭受了什么样的乐曲都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让皇上得到真正的建议,最终使整个国家繁荣昌盛。在这些原因的造就下,都造成了明代的文人比较有骨气。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古代读书的时候都是需要磨练意志的。因为要从科举考试当中脱颖而出,自己必须在前期经历许多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磨难。自己每天要待在家里面,长时间的去学习。长时间的去背一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意志经历过科举考试后,变得异常的坚韧不拔。所以当他们在碰到一些痛苦的事情的时候,就没那么难受了。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得到皇上的贬斥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没能够得到实施,皇上骂他几句或者是自己受一些苦来说,自己都是能够接受的,最害怕的就是他的的建议没有接纳,自己辛辛苦苦专研出来的东西没有得到应用,那么他这一辈子的心血可能也就浪费了。自己这时候才是最心寒的。自己读了一辈子书最终却没有的到应用,恐怕是最难受的事情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36
因为明朝的文人就是这么有骨气,他们敢和皇帝对着干,甚至认为自己以死相谏是光荣的事情,可以青史留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36
因为那时候,他们所接受的熏陶就是这样的,而且这还是一件比较光荣的事情,甚至能完成死柬,能被当朝者接纳谏言,就算死又何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37
在明朝很多读书人都是这样的,也许书里面的知识给他们的影响力太深刻了,导致他们完全跟着书里面讲的去做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38
因为明朝的社会风气吧,明朝的这些读书人都是很有骨气的人,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硬骨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