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02:5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9:15
古时候的谋士之所以会提出“上中下”三个等级的计策,其实是为了定一个目标,因为一般来说,很少能有达到该策略的预计效果。上中下三种计策最早出现于《孙子兵法》,书中说如果你求的是上策带来的效果,那么得到的就是中策带来的效果,如果你求的是中策的效果,那就会得到下策的效果,那若是追求下策的效果,就一定会失败。古时候的谋士因为不同的思考角度,看待计策带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三国时期,曹操得到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如今看来,实在是上上策,因为那时候人们最抵触的就是“自立门户”的势力,所以曹操选择了挟持汉献帝,这对曹操的阵营来说也是上上策,然而在袁绍的军师郭图看来这却是下策,因为郭图认为挟天子会遭到群臣抵触,会失去民心,此乃下下策,然而,事实证明,曹操的选择才是正确的,而郭图的错判,让袁绍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其次,“上中下”三种计策的效果其实很难准确预估。因此,谋士们给出这三种建议给君主选择,一来君主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二来也是将决定权给了君主,让君主自己来决定怎么做,也是给了君主一个自己思考的机会,否则像刘禅那样没有思考能力的君主,即便是有诸葛亮也扶不起来;最后,这样的方式还将自己心中的预测告诉了君主,让君主自己权衡利弊,这也是减轻了谋士们的负担。综上所述,古代的谋士给出“上中下”三条计策其实有很多好处,毕竟没有到只有一条“非走不可的道路”的时候,因此,给出有层次的多种方案,其实对君主也好,对己方阵营也好,都有很大的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9:16
这与古代的时局以及谋士的职责和定位有关系。时局复杂,应对的策略也就不可能只有一种,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种策略,以便于穷尽一切的可能。第二点,谋士的定位在于“谋”而不是“断”,谋士在提出自己的不同策略时也有一定的倾向,他们用“上中下”来区分,不仅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又能把决断权交给上面,不用承担相应的风险。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9:16
因为谋士的定位在于“谋”而不是“断”,谋士在提出自己的不同策略时也有一定的倾向,他们用“上中下”来区分,不仅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又能把决断权交给上面,不用承担相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