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4 06: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08:24
在假期里,我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感想颇深。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而王老师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课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视理论的探讨,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读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撑。没有适当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如果讲课有艺术,能吸引学生,则管理就相对容易得多。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学也有管理功能。因此,我想,要让自己的课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同样,也要把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王晓春老师认为,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而生活是活泼的、不拘一格的。课堂管理越严格,它离生活就越远,就越缺乏生活的情趣。课堂不但是个学习的地方,而且是个过日子的地方,过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乐趣。所以,课堂管理过分严格,反而会刺激学生在课上干课外的事情,只不过转入地下了。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和与学生交流,其次才是维护“规矩”的尊严。
王老师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事例,这些事例差不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或亲眼目睹过的,让人读来倍觉亲切。更重要的是,许多困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在他的这本书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找到对策,找到理论依据。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但是并未影响他人,或者对他人影响较小,这时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师建议应点到为止,速战速决,不可和孩子较劲;比如某个孩子迟到,教师批评他五分钟,这对于全班绝大多数从未迟到的孩子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公平,那么这种情况下王老师建议教师一般简单询问一下就可以了,也可连问都不问,先让他回座位听课,课下再询问也不迟;这些建议,对我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明灯,是迷途中的路标,是课堂管理的指南。
王老师在此书中给我们介绍了17种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分别是: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2、沉默、注视;3、请求学生安静;4、压低声音;5、做手势;6、题外话;7、倒计时;8、评比;9、提示声等等。
王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在处理课堂管理问题时的一些具体做法。1、震动面小的问题,装作没看见。2、一定要分清影响课堂秩序与影响教师心情两种情况。不要把个人情绪问题上升为“纪律”问题。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评。提醒的方式要委婉。4、能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解决问题,就不靠嘴说。5、能课下解决问题的,就不在课上解决。6、避免“导火索”似的语言。说话不要太尖刻,伤害学生的自尊。还有,不株连、不扩散、不翻老账、不纠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学生赶出教室等等。这些看似我们做教师都懂的解决方法,往往在遇 到问题时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管理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
王老师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交流,不是外部控制;课堂管理是质的管理而不是量化管理;课堂管理是柔性的,而不应是刚性的;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教育者的业绩。认识到这些,我们就能正确面对课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让课堂管理不再困难!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课堂管理,真的不难。
我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急切地想寻求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妙计。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给了我一些启示。
一、我认识到了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以前,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就是应该遵从教师的规定,该干嘛,不该干嘛,都应由教师说了算。殊不知,学生处在课堂,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不一定会有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勃然大怒,觉得自己失败万分。其实,只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为教师,当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课堂的把握。一个人的注意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该思考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投其所好,来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上英语课时让孩子们做游戏,唱歌谣,当记者,当小老师,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欢的,课堂管理应用了这些妙计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对英语的学习培养起了兴趣。
二、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在课堂管理中语言上的技巧尤为重要。同样表达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说的话,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的说教语言应该尽量简短,速战速决。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如果太过冗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说的第一句话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责的语气,避免发生无谓的争吵。*使用“你应该”,这是指挥性的语言,而不是指导性的语言。这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永远的发号施令。用“让我们”代替“你们”,减少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那样学生才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课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视,这是静态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计时,这招也挺管用,时效性很强,但是维持时间不久。评比,这个技巧相对来说比较有用,因为小孩子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尽力保持安静来获得老师的奖励。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压低声音,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变化,进而意识到自己也许出了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
在课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帮助的我,通过阅读《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以后,得到了一些启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明确了方向,对课堂管理工作增强了信心,相信能改善现在的局面。
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急切地想寻求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妙计。 王晓春 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给了我一些启示。
我认识到了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以前,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就是应该遵从教师的规定,该干嘛,不该干嘛,都应由教师说了算。殊不知,学生处在课堂,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不一定会有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勃然大怒,觉得自己失败万分。其实,只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为教师,当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课堂的把握。一个人的注意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该思考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投其所好,来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上英语课时让孩子们做游戏,唱歌谣,当记者,当小老师,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欢的,课堂管理应用了这些妙计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对英语的学习培养起了兴趣。
王老师认为建设课堂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有安全感的课堂,二是有秩序的课堂,三是有效的课堂。其中建设有安全感的课堂给我的感受最深。“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基本上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安全课堂。”这个标准不高呀。事实上我们的课堂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并不多。从我县中考各校与考数可了解到,厌学生比例仍然较大,问题生不少,有的学生已经发展到了学校恐惧症的程度,说明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并无安全感。我以为无安全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害怕上某些课,这些课老是听不懂,在课堂上如坐针毡。二是“孤独”,有孤独感的学生在课堂上心情不好,没有朋友,与人很少交流,走进课堂的感觉就像走进沙漠一样。三是教师的强势,课堂上教师“肋迫性气势”起主导作用。为此,王老师书中介绍的几种解决方案很有借鉴作用。一要创造非胁迫性的课堂氛围;二不能用分数给学生加压;三对学生即要*,又要尊重;四是给学生安全感的教室环境。
课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视,这是静态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计时,这招也挺管用,时效性很强,但是维持时间不久。评比,这个技巧相对来说比较有用,因为小孩子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尽力保持安静来获得老师的奖励。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压低声音,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变化,进而意识到自己也许出了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
当我们懂得了这些,就会发现,课堂管理,真的不难。
近日学习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 会者不难》一书,有春风沐面,亲切之感。
王老师以简朴的语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几位美国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策略,力图帮助广大教师搞清课堂是什么,课堂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差异,树立正确的课堂管理理念,创设有安全感的、有秩序的、有效的课堂。读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1.关于课堂本性
学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课堂度过。王老师认为,课堂 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课堂对于教师和对于学生,含义是有差别的。对学生而言,课堂是*的,不但是学习的地方,也是过日子的地方。过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乐趣。我校第七周最受学生欢迎的'一节课评选,七年(1)班在32节课中,选出了一节音乐课,理由是“老师教我们唱歌很好笑、我们大家都喜欢唱歌。”;七年(7)班选出了一节*课,理由是“因为苏老师上课很会和我们开玩笑。”虽然有失偏颇,但从学生角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要让自己的课堂更让学生接受,就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想方设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反之,课堂上教师教学枯燥无味,即使你课堂管理严格,学生不取造次,但他们可能到了其他课又去发泄情绪和精力。
2.关于惩罚
当下,谈惩罚学生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今年秋季开学,上海全面启动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沪上部分小学纷纷出台具体实施措施。一位小学老师反映:新学期,学校规定老师批改课堂作业时,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师质疑,难道连孩子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也不用培养了?更多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王老师认为“作为教育者,头脑一定要清醒---教育是有强制性的。” “教育惩罚是一种客观需要,是教育手段之一。我们即不回避它,也不可迷信它,最需要的是把惩罚条理化、具体化、明晰化。”文中例举了美国优秀教师的案例,他们对待惩罚问题很坦率、很平静,定义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可见,其实惩罚也没有那么可怕。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惩罚的方式很多,也可以有多种色彩,并不一定都是剑拨弩张的,也可以是轻松平静的。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欢迎自己是因为太负责地管理学生,是片面的。我校不少优秀教师严格管理学生,但严而有格,同样深受学生欢迎。
3.关于课堂安全感
王老师认为建设课堂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有安全感的课堂,二是有秩序的课堂,三是有效的课堂。其中建设有安全感的课堂给我的感受最深。“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基本上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安全课堂。”这个标准不高呀。事实上我们的课堂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并不多。从我县中考各校与考数可了解到,厌学生比例仍然较大,问题生不少,有的学生已经发展到了学校恐惧症的程度,说明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并无安全感。我以为无安全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害怕上某些课,这些课老是听不懂,在课堂上如坐针毡。二是“孤独”,有孤独感的学生在课堂上心情不好,没有朋友,与人很少交流,走进课堂的感觉就像走进沙漠一样。三是教师的强势,课堂上教师“肋迫性气势”起主导作用。为此,王老师书中介绍的几种解决方案很有借鉴作用。一要创造非胁迫性的课堂氛围;二不能用分数给学生加压;三对学生即要*,又要尊重;四是给学生安全感的教室环境。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课堂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正好看到了王晓春老师的这本《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完以后,给了我一些启示。
一、我认识到了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以前,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就是应该遵从教师的规定,该干嘛,不该干嘛,都应由教师说了算。殊不知,学生处在课堂,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不一定会有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勃然大怒,觉得自己失败万分。其实,只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为教师,当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课堂的把握。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注意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该思考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投其所好,来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语文课时开小火车,当小老师,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欢的,多用用允许全民参与的形式教学,课堂管理或许就会容易一些。
二、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在课堂管理中语言上的技巧尤为重要。同样表达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说的话,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的说教语言应该尽量简短,速战速决。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如果太过冗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说的第一句话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责的语气,避免发生无谓的争吵。*使用“你应该”,这是指挥性的语言,而不是指导性的语言。这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永远的发号施令。用“让我们”代替“你们”,减少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那样学生才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课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视,这是静态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计时,这招也挺管用,时效性很强,但是维持时间不久。评比,这个技巧相对来说比较有用,因为小孩子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尽力保持安静来获得老师的奖励。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压低声音,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变化,进而意识到自己也许出了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
在课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帮助的我,通过阅读《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以后,得到了一些启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吸收内化的一些东西运用在课堂上,效果很好。
在假期里,我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感想颇深。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而王老师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课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视理论的探讨,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读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撑。没有适当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如果讲课有艺术,能吸引学生,则管理就相对容易得多。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学也有管理功能。因此,我想,要让自己的课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同样,也要把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王晓春老师认为,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而生活是活泼的、不拘一格的。课堂管理越严格,它离生活就越远,就越缺乏生活的情趣。课堂不但是个学习的地方,而且是个过日子的地方,过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乐趣。所以,课堂管理过分严格,反而会刺激学生在课上干课外的事情,只不过转入地下了。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和与学生交流,其次才是维护“规矩”的尊严。
王老师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事例,这些事例差不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或亲眼目睹过的,让人读来倍觉亲切。更重要的是,许多困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在他的这本书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找到对策,找到理论依据。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但是并未影响他人,或者对他人影响较小,这时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师建议应点到为止,速战速决,不可和孩子较劲;比如某个孩子迟到,教师批评他五分钟,这对于全班绝大多数从未迟到的孩子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公平,那么这种情况下王老师建议教师一般简单询问一下就可以了,也可连问都不问,先让他回座位听课,课下再询问也不迟;又如两个孩子打起架来了,教师只要把他们分开,让他们不再打下去就好,不宜当时开庭审案。这些建议,对我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明灯,是迷途中的路标,是课堂管理的指南。
王老师在此书中给我们介绍了17种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分别是: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2、沉默、注视;3、请求学生安静;4、压低声音;5、做手势;6、题外话;7、倒计时;8、评比;9、提示声等等。
王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在处理课堂管理问题时的一些具体做法。1、震动面小的问题,装作没看见。2、一定要分清影响课堂秩序与影响教师心情两种情况。不要把个人情绪问题上升为“纪律”问题。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评。提醒的方式要委婉。4、能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解决问题,就不靠嘴说。5、能课下解决问题的,就不在课上解决。6、避免“导火索”似的语言。说话不要太尖刻,伤害学生的自尊。还有,不株连、不扩散、不翻老账、不纠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学生赶出教室等等。这些看似我们做教师都懂的解决方法,往往在遇到问题时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管理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
王老师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交流,不是外部控制;课堂管理是质的管理而不是量化管理;课堂管理是柔性的,而不应是刚性的;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教育者的业绩。认识到这些,我们就能正确面对课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让课堂管理不再困难!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课堂管理,真的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