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推广全面提速 大宗将迎来广阔的应用场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2 21: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5
数字人民币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购物还是出行,数字人民币都在大显身手。有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全国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本月初,央行行长易纲发声“将推动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间的交互”,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易纲强调,这里所说的“电子支付工具”,不仅仅包括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支付宝、微信这种To C工具,也包括了虽不为公众所知,却在大宗商品交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To B类电子支付工具。一旦数字人民币加入助阵,大宗商品交易的电子支付手段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从交易者角度而言,采用适当的电子支付工具有利于解决大宗商品交易的传统难题:由于大宗商品本身交易标的多样,结算场景也较为灵活,并且资金量巨大,牵涉方多(平台、仓库、银行等),难以简单照搬To C场景下的电子支付工具,因为针对大宗交易的To B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远远滞后于To C,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林立、标准不一、手工记账繁冗、风控能力差等难题。如果适合大宗商品的电子支付工具能够推广,则可以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奠定坚实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基础,进而为提升大宗商品市场效率、促进市场规范 健康 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大宗商品交易支付电子化不仅有利于交易者,更有利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通过大宗商品数字人民币结算,能够发挥买方优势和规模效应,形成大宗商品现货贸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生态圈,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定价权,逐步扩大数字人民币结算规模。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可实现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采用数字人民币的交易结算机制,打破美元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垄断,有效配合国家大战略。
而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实践中已经具有成功经验。大宗商品交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已将数字货币发行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构建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经贸合作中通过主权数字货币的应用,提高了数字人民币信任度。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数字支付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初具规模。跨境支付系统服务延伸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金融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良性互动,这不但增加了大宗商品电子支付场景,为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减少了障碍,也打造了丰富的数字人民币国际市场使用场景,为最终实现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奠定了基础。
宏伟的目标,终究要靠脚踏实地的步骤来实现。数字人民币对于大宗交易的优化,也体现在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
首先,数字人民币的进入可以更好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优势,完成实体企业主体信用向数字信用的转化,有效整合交易平台、交割仓库、商业银行等优势资源,形成线上交割闭环,在大宗商品交易上实现媲美To C的秒级款货实时对付,保障交易安全,有效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例如,今年8月,大连商品交易所通过数字人民币形式向交割仓库——大连良运集团储运有限公司支付仓储费,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期货市场的首次应用。
电子支付工具的功能不仅在于支付,更重要的是支付背后大数据的分析研究。数字人民币接入大宗电子支付工具,有利于通过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对接多家银行,形成高效的跨行支付网络;整合实现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交易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不但提升数据监测的有效性,还有效提升了交易的安全等级,最大程度降低了交易风险。
数字人民币对大宗交易的优化,早已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身边的现实。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的人民币原油期货,就是数字人民币用于交易的另一实例。该期货上市三年多以来,市占率和规模稳步扩大,据彭博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其交易规模约占全球原油期货每日交易的8%,即25亿美元。其中,约51%来自自营业务,相对而言,向数字人民币交易转型会比较容易。在零售燃料市场,零售商还可以通过使用数字人民币了解燃料销售的实时现货价格,从而促进交易顺畅、优化库存分配并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