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1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5:13
为何河北的一些地区,会禁止种小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从中可见粮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我国农耕的历史非常悠久,粮食安全是*的重要保障。我国把粮食种植,尤其是其中的小麦种植放在了重要地位。但是在河北有项听起来很奇怪的*,那就是部分地区禁止种植小麦,并且给予每亩地500元的补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01,从直接目的来看
河北的部分地区禁止种植小麦就是为了减少地下水位下沉。小麦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源来对其进行灌溉,而河北省作为华北平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春旱夏涝的特点,再加上小麦的主要生长季节在春季,需水量很大,农民只能通过引用地下水来灌溉小麦,这样一来地下水位不断下沉,地区的干旱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数不胜数。
02,从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性来看
地下水位下降是该地区水量减少的表现,水位下降,原有的水井就会出现打不上水的现象,造成工业,农业,家庭生活用水困难。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容易诱发地面下沉的现象,这一点可以用有效应力原理加以解释。地下水位的下降减少了土中的孔隙压力,从而增强了土颗粒间的效应力,有效应力的增加要引起土的压缩,这种现象的表现就是地面沉降。
03,从河北省的区域特点来看
河北省地处中纬度亚欧*东岸,属于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其极端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四十多度。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这样一来华北地区的气候明显不利于种植小麦。从河北的地形来看,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由于区域属于温带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春季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并不强。
04,从效益来看
部分地区禁止种植小麦,其生态效益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对农民来讲经济效益也很大。由于*导向,国家对那些放弃种植小麦的农民给予每亩地500元的补贴,不妨让我们来算笔帐,现在小麦的亩产量约为1000斤,每斤的价格约为1元,这样种植一亩地小麦农民可获得约1000元,但是去除农药、种子、化肥,劳动费用,那么纯利润寥寥无几。
在选择不种小麦的情况下,一方面农民可以获得每亩地50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农民也可以选择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种植小麦。
以上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您评论补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5:14
2018年,河北省制订了《河北省2018年度农用地周期性休耕规章制度示范点实施意见》,在该计划方案中,要对河北省在其中的200平方公里农用地推行休耕。为了更好地填补农户的损害,当地*提前准备了150元1亩的价钱对大力支持的农户开展补助。
地下水匮乏在我国是一个备受旱涝灾害的我国,在其中南方地区每个省区因为降水量较多,非常容易产生洪水灾害;而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非常容易产生大旱。
除开旱灾以外,农牧业对水源的需要量很大,且对周期性规定较高。一般状况下,北方地区的多雨关键集中化在6月-8月,别的月较少。而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在栽种时,必须苗情,在其中6月、9月、3-4月等对降水有要求。假如做不到”顺顺当当“,这时就必须人力灌溉。
河北省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河北省归属于比较严重经济转型少水地域,平均水资源量300立方上下,仅为全国各地均值的1/7。因为水源比较严重贫乏,近30年来总计超采地下水1500万立方米,超采区总面积做到6.七万km2,变成我国最大的地下水布氏漏斗区。从而引起地下水位降低,导致了地面塌陷、湿地公园萎缩等一系列环境条件灾难。
麦子归属于用水量很大的农作物,假如选用传统式的畦灌,冬麦全生育期1亩灌溉总产量在200立方之上,假如选用喷灌设备、小白龙等节约用水灌溉方法,1亩灌溉总产量也在150立方之上。假如大规模缩小冬麦栽种总面积,改种耗水量少的农作物,是能够根据降低灌溉量来减轻地下水位降低。
比如河北省在廊坊市、保定市、衡水市、沧州市、邢台市、邯郸市6市地下水布氏漏斗区进行周期性休耕200平方公里,执行当然休耕和绿色生态休耕。改冬麦栽种为二月兰、紫云英、油菜子等绿肥作物,可亩均降低地下水采掘180立方,年可完成地下水压采3.六亿立方。
休耕的益处实际上上升地下水位的方式一共有二种,一种是开源系统,也就是用大量水去填补地下水位。此外是节流阀,降低灌溉自来水便是在其中一个方式。很有可能很多人要说,我们可以选用滴定管技术性来发展趋势新型农业,但此项技术性有一个缺点,那便是机器设备资金投入高,管路铺装的长短很大,对农户素养规定较高。在中国发展趋势滴灌设备有一定的难度系数。
此外,休耕的另一个益处是能够修复土壤有机质。许多土地资源在应用全过程中,会持续的栽种农作物,非常少会休耕,以致于土壤层中的营养元素被消失殆尽,只有应用有机肥填补肥效,最后造成 土壤退化,而休耕能够促使土壤层修复一定的肥效。
此外,一些土地资源因为环境污染,造成 该地域的土壤层带有很多重金属,假如这时栽种粮食作物,可能造成 重金属聚集到绿色植物上,再根据人们服用进到身体,对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休耕的益处是,能够让野生动植物消化吸收土壤层中的重金属,再将这种绿色植物做无污染管理方法。谨记不能将这种绿色植物作为精饲料,这是由于重金属没法在家畜身体被新陈代谢掉,造成 家畜身体也会聚集重金属,而人们服用家畜又可能造成 重金属聚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5:14
像玉米这样的农作物基本上不用浇地,靠天上下雨就可以了,但是小麦不一样,农民种小麦,要浇三次水,小麦发芽的时候浇一次、灌浆的时候浇一次、抽穗的时候浇一次,小麦生长期相对而言比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为了节约地下水资源,使用地下水浇地的地方就禁止种小麦了。
为了弥补禁止农民种小麦的损失,每年都会给农民一部分补贴,有的地方是每亩每年补贴500块钱。不种小麦可以种一些其他的农作物。
河北很多小麦种植地都有深水井,每年都要接水管, 并且还不止接一次。有时候接了水管,100多亩地浇不玩一遍,又要接水管,地下水的下降确实非常严重。并且接了水管还要增加电机的马力,浇地也多花钱。
为了保护地下水,也为了子孙后代。只能在某些地区禁止种植耗水高的小麦了。
耕地,种子,播种,浇地,化肥,农药,收割,这些费用加起来,不会低于500。在一些地区,平均每亩地的小麦能卖1000左右。再扣除人工费,每亩地小麦收入到不了500。从经济角度讲,还不如拿补贴划算。
有的农民还是想种小麦,小麦比种玉米省事,从种植到收获,能好管理,减少劳动力投入,收益也比较高。想要实施节水资源的话,必须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
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必须控制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工厂、学校、企业单位、服务行业等都要限量供应水,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农村要多推广小麦的抗旱品种,在农业上采取节水的灌溉方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采取严格措施治理水污染,建设污水净化的配套设施。多管齐下,从多个方面解决缺水的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5:15
可能看到标题很多人会惊讶,河北的一些地区会禁止种小麦?对的,河北省要求全省200万亩耕地(赔偿标准500元每亩每年)不能在进行粮食种植(官方说法叫做“休耕”),不管是种麦还是种玉米都不允许,归根结底就是确保地下水位不再降低。
仅在2018年,河北省实施休耕的耕地面积总量高达200万亩,几乎覆盖了省内的所有地市,其中廊坊市、衡水市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休耕面积分别在70万亩和14万亩左右。而河北省的休耕究其原因,这主要还是由于当地的处于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已经非常低,不再适合进行大量的地下水开采来进行农业灌溉,或者为了减轻当地的用水压力。从当地反馈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年多来的土地休耕,确实对于缓解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以及环境退化等问题,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另外,为了将这项任务推进下去,河北省对此准备了10亿元的专项资金,为这200万亩的休耕土地的承包者以每亩500元的补偿标准来进行赔偿,以弥补因为无法进行传统粮食作物种植而造成的的收益的降低或者影响。这也是响应当地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藏粮于地”号召,给不少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的耕地进行减负的一种体现,毕竟土地的肥力或者承受能以及地下水都是有限的,一旦超出某个程度就会带来比较大的麻烦。不仅仅是河北,轮作主要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试点,比如说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大豆轮作补贴就是典型的代表。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实施土地休耕的典型地区还有——湖南多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区、以及西北或者西南部分省份的生态严重退化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5:15
因为这些地方,如果种植小麦的话,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点的影响,所以才会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