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1:57
传统的英语课堂一直是教师读,学生跟读;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只有教师布置了作业,学生才会去完成,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兴趣就发生了弱化。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何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人至关重要。为此,教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去学习,使学习英语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就能改善甚至改变出现的不良状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学者余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问题意识,示范例法也是所有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提出了行为指南。 一、 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必要性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培养体现了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关键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应从各类型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性的存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学习,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2.差异性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每名学生都对英语的学习充满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喜悦。 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提高。 4.激励性原则。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恰当、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或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教师要努力发现各个层次学生的闪光点和成功点,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欢乐,从而产生自信心、内驱力,从点滴成功走向以后更大的成功。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途径与方法 1.关注动机,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情感驱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得到高效发挥。它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英语的学习。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小学生是比较情绪化的,他们只有爱老师,才会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很宽松,教师的面孔很亲切,所以学习起来就会很愉快。有了亲切感,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对学习产生一种爱,那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探寻结果,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在学生面前充满亲和力,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教与学的快乐。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善于赞美学生,让他们能保持自信,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温和的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产生向上的求知欲。 2.多样的教学方式,构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实践平台。(1)设置情景 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例如我在讲授In the park时,我以去公园为导入点,把教室布置成公园,再配上适合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公园”里,教师可以随处走,公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习、讨论的话题,如:当老师走到长满草的地方时,学生立刻不由自主地用刚学的句型说:“Do not walk on the grass.” 当老师望着美丽的花感叹地说:“I can see some flowers. I can smell the flowers. They smell good. Can I pick the flowers? ”学生很激动地阻止我说:“No, you can’t .Do not pick the flowers.”我立刻道歉说:“Sorry.”学生开心地笑了。我也达到了目标: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说的*,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2)多种形式的导入 ①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我们平时又叫“free talk”,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适用范围最广,最普遍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它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问答。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还能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寻找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一次师生free talk的环节中,为了想知道更多关于老师的情况,这些二年级孩子很感兴趣地将自己所学的有限的知识加以改造用来交流。“How do you help at home?”“What color / numbers/ do you like?”“ What animals do / don’t you like?”“ What food do you like very very (best)? “What can you see in your house? ”“Who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Where do you go (on) Sunday?”虽然有些有语法错误,老师可以适时引导纠正,但课堂上生成的这些闪光点却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李婉霞同学的发言更让我惊喜,暗自惊叹孩子的潜能之无穷。她是站起来是这样对我说的:“Miss Fu, can you guess?”我疑惑地回答她:“Yes, please.”她接着说:“I can see a girl in the classroom. She’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ig eyes and big ears. She has a small mouth. 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long arms and long legs. She’s beautiful. Who is she?”(她竟然把一年级学的知识用上了!)我开始以为她问我其他有关我的问题,没想到她要编谜语让我猜。我用赞许的眼神看着她说:“I think she’s Alice.”“No.”接着我请其他学生帮忙,几乎猜遍了班上有可能的对象,但她还是用很自信的口吻说:“No.”我不得不向她投降:“Sorry, I can’t guess. Please tell me who she is.”她没有回答我,只是有点得意地说了一句:“She’s in front of me.”(我当时正好是站在她前面。)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顿时不约而同地感叹了一声:“Oh…”掌声在教室里如同雷鸣般响起…②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地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培养学生丰富地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位老师在和她的学生谈论关于water的话题时,她设计了一个Finding Water的故事:一只兔子在河边玩水,浪费水,仙女为了惩罚它就将水变没了。没了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水去哪里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事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吊了学生的胃口,好奇心驱使学生要主动把问题一个个解决,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一句句精彩的话语: “Without water we can’t water the plant. Without water we can’t swim. Without water the animals will die. Without water …”“The water is in the sea. There are many fishes in the sea. The shark is fierce. The water is in the river/lake/stream …”“Don’t play with the water. We should save water …” ③ 游戏导入法 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多数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地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诙谐幽默地游戏氛围中主动接受新知。在一次Warm-up环节,我把一首chant设计成全体师生互动的游戏,我们一边有节奏地拍着手,一边说: All: 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 Billy stole the cookies fromhe cookies jar. Billy: Who? Me? All: Yes, you. Billy: Not me. All: Then who? Billy: Miss Fu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 Miss Fu: Who? Me? All: Yes, you. Miss Fu: … 反应慢的就会抓出来审问,要回答大家各种其形怪异的问题。学生兴趣极高,都抢着要发言。此chant游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将新授内容放入里面,学生在欢乐中轻松掌握新知。④ 歌曲导入法 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英文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如果能把与教材有关地乐曲联系起来,那么,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快感,乐趣和享受,而且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如,在教文具时,我以一首英文歌曲“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来直接导入新课。英文歌曲有节奏感,而且唱起来琅琅上口,人人都爱唱歌尤其是小学生。歌声能使人愉快,在愉快地气氛中导入学习,会让学生感到很轻松。⑤ 多媒体导入法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进入到我们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我们能为学生呈现出吸引他们眼球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如果在课的导入阶段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展示,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有益的。如教学“My bedroom”内容时,只要点击鼠标就进入“my bedroom”,里面的物品立刻呈现在眼前,学生还可以看着单词和图画,听着标准读音来学习单词。由此导入对话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3)组织新颖有趣、多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单一、古板的课堂教学活动,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反,新颖有趣、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备受学生的亲睐,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如:在教名词时,可以采用Golden Touch,Missing Game, Hide and Seek, Grouping, Little Train … 在教动词时,可以采用Simon Said, Listen and Do, Look and Say, Guessing Game … 在教单词时,可以采用Bingo, WorChains, Cowboy Shout-out … 在教句型时,可以采用Describe and Guess, Information Gap, Ask Anyone You Like, Passing Game …(4)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悟,它具有亲历性和独特性。小学生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依据自身的经历或已知的经验。根据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教师应尽量将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在学习Chapter3 Tasting things时,我通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食物和调料,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它们有不同的味道。如:陆柏林尝了桔子后说:“Green oranges are sour. Yellow oranges are sweet.”傅鹏鸣尝了辣椒酱后说:“Chilli sauce is hot.”邓成威尝了薯片后说:“Potato chips are salty.”同时,我又拿出颜色很相似的食物和配料让学生尝,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颜色一样的食物不一定是同一中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时要注意健康饮食。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食物和配料,个个都争着要尝,杨汉全在尝之前说那杯透明的液体是水:“It’s water.”我没说什么,直接让他尝,让他自己去感受,尝了以后,他立刻做出很搞笑的表情说:“Oh, it’s sour. It’s not water. It’s vinegar. I don’t like it. It’s too sour. ”学生能够主动用所学知识表达情感,已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兼顾个体差异,在发展中学习。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要从差异出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太笼统,往往使优等生敷衍了事,能力得不到提高,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从下手,坐在那里只能当观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师不但要分层次,每个层次的要求都得清楚明白,学生根据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份成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更好地自信成长。同时又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是学生不满足于现有层次,又一个希望和挑战的目标,通过和基础好的学生合作交流、挑战自我,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4.*评价,在激励中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激励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语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进而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一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所以,针对课堂上孩子生成的哪怕是很微弱的进步,老师也应该多鼓励,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那么课堂上自然会生成更多令我们预料不到的闪光点,同时也优化了英语课堂。如:在教交通工具时,我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平时很少发言的刘肇康同学小声地说了一句:“I can see a boat(小舟).”实际上那是“ship”(轮船),我没有立刻否定他,而是很肯定地说:“Oh, you know the boat. Well done.”还让他为自己的组加了一个苹果,然后再引导他认识boat 和ship的区别。接下来其他同学也受了很大的鼓励,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片里的事物,虽然并不是这节课所要求的语言点,但利用即时评价能促进学生语言的拓展,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灵活使用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反馈、激励和改进功能,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