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古诗诗中的水为什么会变翠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30 12: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08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二:⊙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三:⊙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其四:⊙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为平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说来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其标准答案认定: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觉得,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明镜之始蒙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能光洁明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暗淡无光的样子。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平,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暗淡无光”为妥。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08
意思是: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一、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三、出处
唐·刘禹锡《望洞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二、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