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9 17: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9:25
简单认识对联
对联起源于桃符,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悬桃符了。形成于五代,广泛应用则在宋代,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力提倡,这一时期对联艺术蓬勃发展,到了清代,对联已经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为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简称“对”,俗名“对子”或“联语”,后来因为大多贴在对称的“楹”(即柱子)上,又称为“楹联”或“楹对”。“对联”的前一部分叫“上联”、“出句”或“上比”,后一部分就叫做“下联”、“对句”或“下比”。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十分奇特的对称文学,包含对偶、独立、独特三个特点。对联是在我国文学领域对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备律诗中的一切特点,并且有独立意义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联必须具备律诗中对句的一切特点 这些特点即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平仄相偕、文字相别、内容相关等六方面。
1:字数相等,指的是上先联的字数必须一样多,长联中每个分句的字数也必须相同,这是 不难理解的。
2:词性相当,就现代汉语来说,指的是名、动、形、数、量、代等六类实词跟副、介、连、助、叹等五类虚词,按严律来说,都应词性相对。但在实际创作中,有时代词可以与名词相对,形容词可以跟动词相对,对于虚词均可稍放宽。
3:结构相同,既指句子结构,如动宾词组、主谓词组、无主句结构等要求相同;又指词组结构,如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偏正词组、联合词组、连惟词组、兼语词组、介词词组、数量词组、方位词组等,都要同类相对。
4:平仄相谐,有三层意思,一指的句中的平仄必须按规定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两字为一句步点交替;二是指上、下联相应词语的平仄必须相反,如“平平仄仄平平仄”按格律下联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三是指上下连落底字按正应为仄起平落。
5:文字相别,是指上下联不能有异位重字的现象。
6:内容相关,是指上、下联的内容和情调都必须一致、相互关连,务求上、下联构成一个整体。<br>以上六条要求,就称之为“联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违背的,只有在长联中,因某种特殊情况某些规定才可以稍宽。
二:对联与我国古代诗问中的对偶句包括律诗中对偶句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有“独立意思”
在对联产生之前,诗文作品中就有大量的对偶句,但是都称不上是对联,因为它们只是诗的一部分,离开诗这个整体,就缺乏独立性与确定指向。即使有时律诗中抽出某些对偶句来说明问题。也只能是一般泛指意义,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如此。而对联必须针对一种事物,提炼出一个中心,来组织上下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有独立意义的表述单位。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独立性,是与一篇文章、一首诗词完全平起平坐的文学形式。由此可见,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具有固定的表现结构,就是一个中心,两个侧面,由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上、下两联构成,这就形成了它特有的对称形式而区别于其它的文学形式。
三: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个就不多说了,关键一条,外国文字没法对,没四声,它出现不了。我国的对联,经过文人墨客长期探索,才形成的。
参考资料: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243445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877116.html